商业洞察

【老年人】离谱的血糖手表 -无创-验出糖尿病,实测数值翻倍

查看信息来源】   11-21 8:57:05  
老年人】【糖尿病】【贝壳财经

  “绝对挨坑被骗了!主播吹牛的说辞和实际效果完全不一样!”

  68岁的林先生将从直播平台近300块钱购买的“无创测血糖”手表扔进垃圾桶,“10分钟内屡次测试,每次数据都不同,甚至能达到一两倍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群体的日益扩大,也让血糖手表走红。和传统抽血测试和微创动态监测不同,这些商品号称只需要通过佩戴就能实现“无创测血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一家直播间买了血糖手表,实测显示,记者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血糖值达到9.3mmol/L(毫摩尔每升),换手测试后数值降至6.2mmol/L。当天几乎同一时间,记者通过抽取指尖血的传统方式测试,血糖值仅为4.3mmol/L。

  “血糖手表市场水太深。部分不良商家和主播抓住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状态,借口‘高科技’幌子向高血糖人群推销此类商品。”在重庆一家医院工作的张捷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其实,很多手表所测出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天差地别,如果老年人贸然轻信并以此判断身体情况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手表测血糖:血糖值超过10mmol/L,全家慌了

  林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年需要通过抽取指尖血的形式进行血糖值检测。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针扎进手指的疼痛也有些犯怵。

  他在直播间浏览时,无意中看到主播正在推荐一款号称“只需佩戴就能监测血糖”的智能手表。主播介绍,手表的无创测血糖功能不仅不用抽血,还可随时监控血糖数据。在对方的连番“科普”下,动心的林先生立即下单购买。

  不过,当手表戴上手后,林先生发现,空腹状态下测出的血糖值达到14mmol/L,远高于自己日常的7.4mmol/L数值。林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5分钟后再次进行了测试,此次血糖值差距更大,自己也对手表测血糖功能的准确性发生怀疑。

  据介绍,为了检测该功能是否真实有效,他让妻女也佩戴了手表,结果显示,一家人血糖都在10mmol/L以上,远超过正常数值。

  “感觉就是随机弹出个数值,压根没有准确性可言。”林先生讲,“如果以此判断的话,几乎全家都得了糖尿病。”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国民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据《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4亿,居世界首位。市场的巨大需求,逐渐涌现出多款号称能无须扎针采血,且可以持续提供血糖监测的 智能穿戴 设备,并凭借几百元的低廉价格迅速吸引老年人。

  其实,类似产品的实际效果备受争议。在微博、贴吧等多个社交平台上,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很多网友留言“纯纯智商税”“血糖值基本测不准”,吐槽测血糖手表的不靠谱。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血糖手表”的投诉量达到近200条,多位消费者表示,其所测出的数据不仅无法真实体现血糖值情况,甚至还可能引发老年人心理恐慌、不妥治疗等情况发生。

  “这些商品利用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心理状态,和对智能产品的不了解,以‘专业’‘权威’的幌子让老年人信以为真,进而陷入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一位买家说。

  智能手表功能宣传。截图

  商家玩文字游戏,实测结果差近一倍

  直播间里的血糖手表,“花式”功能于老人而言布满诱惑。

  贝壳财经记者在直播平台搜索“无创血糖手表”时发现,很多主播正在销售类似商品。价格则根据款式、功能的不同分为数百元到数千元多个档次。主播在介绍商品时,大多都会提及“无需扎针”“精准丈量血糖”“随时监控身体健康”等。

  一位主播介绍一款价格为268元的智能手表时称,“采用光学信号与 人工智能 算法技术,24小时全天候连续自动血糖监测,实时了解血糖变化趋势,更可设置血糖私人模式,让数据更精确”。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说明中,这款智能手表除了能检测血糖外,还有着“测血脂”“测尿酸”等许多功能。

  为调查所需,贝壳财经记者在一家销售量达到500多单的直播间,买了一款血糖手表。到货后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其具备“测血压”“监控睡眠质量”等功能,说明书上却没有关于“血糖测试”的功能介绍,在表盘所预设的APP中同样没有相关显示。

  据客服后续发来的视频显示,血糖测试功能需要通过AI助手唤醒,并需要输入之前的血糖相关数据才能正常使用。贝壳财经记者在清晨未进食的状态下测试时发现,手表数据显示血糖值达到9.3mmol/L。

  随后,贝壳财经记者换手进行了第贰次测试,手表数值显示血糖值为6.3mmol/L。然而,贝壳财经记者当天空腹状态下的医院检测血糖值仅为4.3mmol/L。

  记者换手进行了第贰次测试,手表数值显示血糖值为6.3mmol/L。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覃澈摄

  “甭管是传统抽血检测,还是动态血糖检测,都需要刺破皮肤。而网上所销售的无创血糖手表仅需凭借佩戴在手上就能得到相关数据,这种说法其实不可信。”医院一位护士表示,自己接待过多位前来进行血糖检测的病患,其中不乏购买过类似手表的老人,“手表和扎针方式得出的数据有着一定出入,感觉其实不是其介绍中那么精准。”

  贝壳财经记者在多个直播间浏览智能手表时注意到,大多未提供正规“医疗器械注册证”,即便在主播介绍商品时提问,同样也没得到相关答复。不过,在商品详情页里,较小的字体显示“本产品非医疗器械,丈量数据和结果仅供参考,冷眼旁观治疗依据”的说明。

  据多位早前曾购买过血糖手表的网友表示,其曾尝试将手表放置在矿泉水瓶身、水果和椅子脚凳等物品上测试,表盘上都能显示出不一样的血糖数值。

  “妈妈曾对血糖手表深信不疑,几乎每天都要随时观察数据,心情也会随着数据的变化而时好时坏。”曾屡次劝导妈妈不要贸然轻信手表数据的魏杰吐槽称,“直到看抵家里的矿泉水也有7mmol/L的血糖值后,才完全认为这款产品的不可信。”

  丈量方式准确性存疑,提防错误用药

  “当初选择血糖手表,除了看中其便捷性外,也是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同样患有2型糖尿病的周科坦言称,“一度以为前期投入数百元能一劳永逸。没想到却掉入陷阱。”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老年人每月用于血糖检测的花销并很多。据电商平台某血糖测试品牌价格显示,血糖仪搭配针头、测血糖试纸和酒精棉等一次性消耗品的50天套餐价格为99元。另外,当下流行的动态血糖检测仪价格是270多元。相比之下,血糖手表不足300元的价钱显然让老年人更加心动。

  血糖手表凭借“无创”“24小时监控”等幌子出圈,但医药和智能制造业内却其实不看好。

  早在2024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安全信息,警告消费者、患者、护理人员和医疗保健提供者,使用声称无需刺破皮肤即可丈量血糖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戒指存在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丈量不准确可能造成糖尿病管理错误,甚至贸然服用错误剂量的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或其它可快速降低血糖的药物。如果过量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迅速造成危险的低血糖状态,进而在数小时内出现昏迷甚至去世的危险。

  “这其实不是危言耸听。”张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隔着皮肤进行监测的形式一定会受到外界干扰。

  多位科技 智能穿戴 领域从业者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早前包含华为、苹果在内的大牌科技公司和强生、罗氏等医疗健康公司都曾尝试研发无创血糖监测设备,直到今天没听说这些厂商推出过能精准测出血糖具体数值的设备,即便华为WATCH所带有的血糖监测功能也仅是评估是否有高血糖风险。如今,市场中活跃的能精准测出数值的商品大多都是中小科技公司制造。

  “无创血糖监测手表是通过给皮肤施加微弱的电流,将葡萄糖从组织间液提取出来,根据葡萄糖被 传感器 上的酶氧化后引发的正负离子,计算出血糖水平。”曾在 智能穿戴 行业工作多年的何斌分析称,由于人体的电导性与血糖浓度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因此这种丈量方式的准确性经常受到疑问,“由于其结果受运动、出汗等原因影响,精准度不高。也限制了无创血糖监测手表的发展。”

  一家知名健康手表企业责任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公司曾尝试涉足这一市场,但在多方调研和造访后发现,不管哪种方法都无法达到医疗级别的无创测血糖数据,最终才无奈放弃。

  “现在市场上的手表,没有一家通过FDA(美国标准)与CFDA(中国标准)的血糖医疗器械认证,这意味着目前达不到医疗级,如果老年人贸然轻信数据的话,很可能发生错误判断血糖情况而造成不良影响。”上述人士如是说。

  据期刊《 传感器 》早在2020年发表的文章显示,无创血糖监测技术一般可分为光学法、微波法和电化学法。这些技术都是间接而不是直接估计血糖水平,因此丈量的血糖水平和实际血糖水平之间相关性不高。

  “目前市面中血糖手表的出厂商,不管技术水准还是研发投入都无法和大厂媲美。如果连大公司都没能研发成功的话,那么这些血糖手表精准度到底有多高,谁也说不清楚。甚至不排除其中掺杂部分不良商家针对老年人而设下的坑骗陷阱。”何斌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覃澈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