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潘华刚】爱心人寿总经理潘华刚 - 利差损的本质是资产负债的平衡管理,保险公司要思考如何将波动收益转化为稳定收益
【查看信息来源】 11-21 15:24:4411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4金融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
在“求解利差损”研讨会上,爱心人寿总经理潘华刚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今年不明确的因素较多,业内关于中小险企的生存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在交流中,很多从业者都认为行业前30%的机构才能在本轮危机中生活下去。”潘华刚表示,当前中小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假如想要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就务必从夯实底盘和特色发展这两方面入手。
中小险企要扎实底盘、特色发展“两条腿”走路
所谓“底盘扎实”,在公司运营中具体指的是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资产负债管理(涵盖利差损问题)、净资产与利润管理、新业务价值与内涵价值、剩余边际的管理,和渠道与产品管理等多个方面均需达到基本要求,确保不出现重大问题,这些构成了公司稳固发展的前提条件。
“做到这些是保险公司打好底盘的前提。近年来,寿险公司高管班子的调整变化明显,众多具有总精算师背景的人才晋升为总经理,这一趋势反映出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潘华刚表示,过去寿险行业曾尝试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型,但受市场条件等条件的约束,业务发展往往仍偏向粗放。然而,当前环境已不允许这种管理方式继续存在。
在此条件下,中小寿险公司仅凭稳固的底盘还远远不够。即便底盘稳固,小公司仍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与认可度,可能会在将来的市场洪流中被淘汰。“公司的基本盘稳固后,还是要去考虑创新性发展的问题。”潘华刚表示,客户仍然是保险机构面临的首要课题,所以创新务必围绕客户需求去做。
潘华刚表示,前阵子发布的新“国十条”特别提到,要持续健全保险市场体系,支持大型保险机构做优做强,同时引导中小保险公司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发展。这为中小险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如何做出特色化就是中小险企需要去思考的问题。“特色发展的前提一定还是要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展开。这是中小险企创新的根本,也是中小险企社会价值的真实写照。”
潘华刚同时呼吁,“希望政策能够给予中小保险公司更多的领会和支持,让中小企业能够施展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增进中小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
利差损的本质是资产负债的平衡管理
对于“求解利差损”,潘华刚认为,“利差损”本质是资产负债的平衡管理。“寿险长期发展的基石实际就是三差,即死差、利差、费差。利差损问题日益突出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产品结构的问题。”潘华刚介绍道,近年来,理财型产品已逐渐成为销售的主流,而以往的平准终身寿险和长期健康险的占比则大幅下降。
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行业缺乏其它产品来有效抵消利差的影响。另外,保险机构产品背后的精算体系设计也存在问题,从业者们习惯于在顺周期情境下进行假设设计,而逆周期管理则缺乏更积极的行径。同时,保险机构的对冲工具也不足。最后,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也对保险机构发生了影响。
因此,潘华刚认为,利差损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求解。例如,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投资策略,完善精算体系设计,并积极应对新的会计准则造成的挑战。而爱心人寿的做法则是做好资产负债的平衡管理。
在投资端,险企要去思考如何优化权益投资,将波动性的权益收益转化为稳定的 利润。潘华刚表示,尽管权益投资存在风险,但同时也存在机会。如何做好权益投资,与公司的投资策略和方法论密切相关,这甭管是对支持核心资本的补充,还是形成必要的收益,或向股东提交更好的答卷,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产品端,险企要关注产品结构的调整。在现今市场环境下,爱心人寿紧跟市场趋势,同时也要兼顾自身的特色和发展,积极布局终身寿险、养老年金和健康险领域中的防癌险产品。“例如,我们的防癌险产品与市场上其它产品有所不同,我们更重视通过健康管理来实现风险减量。”潘华刚表示,爱心人寿希望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正确的市场布局。
其次,推进利率浮动型产品的开发。从去年直到今天,分红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但从保险公司角度来审视,分红险的类型繁多,在选择分红类型时,不能盲目跟风,而应根据自身资源天赋和市场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将市场因素和自身资源天赋相结合。虽然我们希望分红险在未来能够占据50%的市场份额,但考量到银行等原因,我们可能还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固收类产品。”潘华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