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第三方支付】年内八家机构被摘牌 - 第三方支付行业持续出清

查看信息来源】   11-22 1:58:14  

  第叁方支付行业持续出清。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支付牌照注销名单,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银商”)的支付牌照已经被正式注销,注销时间为2024年11月11日。今年以来,央行注销的支付牌照总数达8张,直到今天全行业累计注销的支付牌照数量已经有94张。

  累计近百张牌照被注销

  刚刚被注销支付牌照的北京银商建立于2002年7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由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联商务”)作为其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5.5%,北京京融信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持股14.5%。自2011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北京银商一直持有银行卡收单( 北京市 )、预付卡受理( 北京市 )、互联网支付(全国)等牌照,其支付牌照的有效期至2021年5月2日。

  记者了解到,为了与控股股东银联商务进行整合,2021年5月北京银商等几家公司向央行提交了中止续展审查的申请,在审查中止期间,相关业务仍可正常开展。尔后,北京银商的股权与资产经历了屡次转让,最终在2022年11月以6605.95万元的价钱转让给了银联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今年以来,第叁方支付行业持续出清。3月15日,上海纽斯达科技主动申请注销支付牌照;4月4日,上市公司 海联金汇 拟将旗下支付公司联动优势转让给抖音;5月17日,银视通信息科技牌照被央行注销;5月20日,因经营问题,上海申鑫电子停止支付交易业务;7月15日,湖北第壹家持牌支付机构 武汉市 金源信正式注销支付牌照;9月12日,曾经的知名收单机构卡友支付决定暂停存量银行卡收单业务。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8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而自2011年签发首批第叁方支付牌照算起,截至发稿,已累计注销94张支付牌照,已获许可的支付机构现有177家。

  “行业持续出清的背后有多重因素,一是部分巨头为响应监管精神主动整合支付牌照、精简支付业务布局,二是部分中小机构审时度势过后选择主动退出。”素喜智研顶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今年5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未来存量支付机构首先需要健全及完善支付相关的内控制度,将具体的支付业务责任落实到人;其次需要对标支付新规并梳理近年来的罚单情况,深入合规短板区域及时查漏补缺;最后,回归支付根源业务,在缔造优质综合服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水平。

  罚单频现敲响合规警钟

  11月11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称,2024年10月30日,针对2024年以来举报处理中发现的特约商户挪用收款码或挪用网络支付接口等诸多问题,协会分别对11家会员单位责任人进行了约见谈话,并在约谈中通报了各单位存在的违规问题。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出,进一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规范特约商户入网审核,加大巡检力度,强化交易监测和支付账户管理,进一步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等自律管理要求,并重点强调要根据要求持续推动整改,收到实效。

  行业严监管更体现在“金银财宝”的处罚上。11月14日,央行上海分行披露公告显示,汇潮支付有限公司(简称“汇潮支付”)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根据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警告并被处以128万元罚款。当时担任汇潮支付总经理杨某春,因对汇潮支付“未根据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处以2.4万元罚款。

  此前,汇潮支付曾被中止牌照续展。2022年6月,央行官方网站公布第四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显示,汇潮支付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贰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决定中止对其《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申请的审查。

  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央行针对第叁方支付领域合计开出24张罚单,机构合计被罚没金额超过1.18亿元人民币。其中,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曾两次被罚。

  “今年以来,支付行业监管依旧处于高压态势,一方面体现在央行、外汇管理局等监管职能部门开出的罚单中,另一方面也反映在支付清算协会相关通报、约谈动作上,表明支付合规正受到多部门联合关注,也为支付机构合规展业敲响了‘警钟’。”苏筱芮分析称,今年来支付行业的处罚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处罚频次增加,随同着监管顶层制度的日益完善和监管科技水平的精进,违规机构的“小动作”已难以藏身,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是罚没金额屡创新高,对于违规情形恶劣、违规次数较多的“累犯”型机构,监管通过重罚表明其根治乱象的决心。“罚单将对支付机构形成有力震慑,推动其从源头重视与搭建合规体系。”

  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相关主管部门对违规机构的约谈和罚金举措,一方面能够增进行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行业整合转型。

  “当然,上述举措也会增加机构运营成本。”盘和林表示,相关机构未来势必在合规经营的条件上,通过并购整合实现规模化和技术创新实现不同化两种方式谋求生存空间。

  行业格局不断优化

  面对行业洗牌,很多机构积极应对。目前,央行 北京市 分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央行 北京市 分行同意北京理房通支付注册资金增加至2亿元;易宝支付注册资金增加至3亿元人民币,顶级管理人员(合规责任人)更改为王家生;另外,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由戎华更改为景君儒。

  对于增资事项,易宝支付相关责任人表示,此次增资不仅是响应《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要求,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布局。“一方面我们会将更多的钱财投放到技术研发领域,进一步提高支付全面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便捷性,增进业务稳健发展;另一方面,也将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市场机遇和智能化技术与场景的融合,与更多合作伙伴推出更多创新的交易服务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易宝支付相关责任人称。

  近年来,支付机构增资举措屡见不鲜。今年3月,央行同意财付通支付增加注册资金至153亿元人民币,财付通也成为注册资金最高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更早之前,云汇支付、滴滴支付、湖南潇湘支付、贝宝支付、网易宝等支付机构也完成了增资。

  对此,苏筱芮表示,金融机构增资为常见动作,能够在增强资本实力的同时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根据有关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央行根据审慎监管原则分别确定从事储值账户运营业务和支付交易处理业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注册资金最低限额,和注册资金与业务规模的比率要求。

  在专家看来,行业格局正在不断优化,未来存量支付机构需要健全及完善相关内控制度,回归支付根源业务。

  苏筱芮认为,在支付费率“薄利”的大环境下,面对洗牌,机构选择横向拓展“支付+”解决方案、拓展合作商户及场景方成了大势所趋。后续机构可考虑切入异业场景合作、“支付+SaaS”、银行联合收单等“支付+”路径,在合规展业的条件上谋求更多支付产品及合作模式的创新路径。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梺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