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未来股份】退市公司遭重罚 -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零容忍

查看信息来源】   12-13 19:45:46  

  12月13日,上海智汇未来医疗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原未来股份)公告收到行政处理事先告知书。告知书认定该公司2022年通过虚构煤炭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利润,拟对公司、实际控制人及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2675万元人民币,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

  未来股份股票已于2023年6月28日被终止上市暨摘牌,但其上市期间存在的财务做假行为不会“一退了之”,立体追究责任持续跟进。

  行政执法紧追不放做假事实终遭揭露

  记者关注到,未来股份因连续两年财务报表被年审会计师出具审计非标意见,已于2023年被依规实施强制退市。年审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表示,公司煤炭贸易引发的应收账款存疑,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此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

  尽管未来股份财务做假手段隐蔽且已退市,监管职能部门仍然坚持一查到底的态度,对所涉信息披露非法立案,并持续推进调查核对程序,最终做假事实得以揭露。

  行政处理事先告知书显示,2022年下半年,未来股份通过安排其关联方及第叁方公司充任煤炭贸易业务参与方、统一拟定相关合同及单据、安排资金划转、伪造货物流转等方式,虚构煤炭贸易业务,以此虚增收入、利润,造成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中,2022年第叁季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9.56亿元人民币,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95.20%,虚增利润总额1183.96万元人民币,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29.26%;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10亿元人民币,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66.61%,虚增利润总额1.10亿元人民币,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837.84%。

  财务做假零容忍坚决打击不手软

  财务做假一直是监管严厉惩戒的关键事项。新《证券法》颁发以来,罚款上限大幅提升,非法成本明显提高,对财务做假等非法行为的追究责任力度正不断加强。

  前期,针对未来股份2021年出现的大额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虚假记载等诸多问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对公司罚款300万元人民币,对公司及8名责任人累计罚款金额达1145万元。

  未来股份在次年再度被查出财务做假行为,情节恶劣,行政处理力度进一步加大。该公司被处以900万元罚款,实控人、控股股东谢雨彤组织、指使实施做假行为,俞倪荣知悉做假情况但予以隐匿,涉嫌犯法行为情节较为严重,被分别处以700万元、60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公司、实际控制人及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2675万元人民币,足以可见监管打击财务做假行为的决心。

  退市绝非终点追究责任救济并行推进

  未来股份及相关责任人被相继严厉责罚,再次为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任何恶性违规绝不会因为退市而消除,立体追究责任将逐步跟进。

  记者了解到,本案的“首恶”除了要承担行政处理的后果外,或还将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另外,随着投资者追偿救济手段日益完善,民事救济也在逐步跟进。在未来股份退市前,就已经有投资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因该公司虚假陈述受到损失的适格投资者,可以通过司法救济保护自身利益。

  新“国九条”要求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整治财务做假等重点领域非法行为。未来股份等案例相继落地,彰显了对财务做假“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资本市场的非法成本不断提高,对关键少数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究责任的力度不断加强,正施展着更大的威慑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投资环境。

  校对:陶谦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企业会计准则】  【内部控制】  【财务造假】  【普利制药】  【2024】  【2021】  【2022】  【董事长】  【营业收入】  【普利转债】  【2025】  【发行人】  【退市风险】  【披星戴帽】  【利润总额】  【行政处罚】  【爱迪尔】  【违法违规】  【净资产为负】  【私有化】  【港交所】  【强制退市】  【净利润】  【莫高股份】  【杜广真】  【皓天科技】  【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  【行政处罚决定书】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