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APP】用-魔法-打败算法,很用心但并不够
【查看信息来源】 12-15 6:31:31最近,媒体透露称很多年轻人玩起了花活,对抗“越用越贵”“越看越烦”的算法。例如某网友分享她在平台上评论几句“机票太贵,不去了”,就让高价机票骤降了3000多元。因为系统给她的人物画像从“想要进行跨国旅行的富人”变为一个“旅行决定于机票价格的没啥钱的人”,从而成功让票价大幅下降。
许多人将信将疑的同时,回想起自己有过的遭遇:用价格不一样的电话,在同一个电商APP搜出的同一件商品的价钱也不同;在某门户网站偶然输入了一件商品的称号,下一秒其它购物平台点开,首页都是这个商品的宣传广告;作为某电商APP的资深熟客,历来不会收到优惠券,而新注册登入账户,则优惠券密集如雨落。此类遭遇多了,也的确忍不住想方设法尝试各种操作,以期待这些APP对自己好一点。
作为理性社会人,对以上种种,许多人或许有过自己的研究和判断。例如APP到底能不能偷听到我们的谈话,实际上确有可能。因为在下载使用手机APP时,我们时常会根据要求习惯性授予其包含手机麦克风在内的电话权限。这就让一些APP有隙可乘,当使用这些APP时,就有可能被通过麦克风“偷听”。“听”的前提达成后,一些APP就会在联网的情景下偷偷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上传,对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后,将广告精准地投放给我们。
另外,使用手机时,用户难免会留下一些痕迹,例如地理位置、浏览器搜索记录、购买物品记录等一系列信息, 大数据 会对这部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再通过算法分析,判断消费者存在的潜在需求,进而选取与之相匹配的宣传广告精准推送。当然,如果手机APP一贯推送的商品其实不准确,我们自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联想。如果算法只是精准推送而已,相信大部分群体尚可接受。但若基于网络窃听的 大数据 算法,在掌握我们的隐私之后,开始进行精准杀熟,那就不禁要问:有没有人能管管?
同一件商品,价格浮动是常情,不同季节,甚至一天当中的不同时段,价格因存货规模变动有差距也是可以理解。这时商家依赖算法定价,没啥问题。因为算法本质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种方法或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其实不存在价值观的偏好问题。可是算法的使用者有价值观,如果一种算法只算计顾客、算计骑手,唯独漏了自己,显然是一种恶法,而这种恶是使用者强加的,与算法本身无关。例如利用算法技术,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频率,对忠诚度高或能承受价格弹性大的顾客实行区别待遇,或给予不同客户以不一样的优惠券、返现等行径实现价格不同,则具有更强的精确性和隐蔽性。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经济学上的价钱歧视,不一定是违规行为。但此举有违商业伦理道德,涉嫌侵犯用户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等权利,影响经济市场的公正性与有序性,应受法律规制。
不能让算法作恶,年轻人尝试的那些“魔法”,可能有一点效果,但未必普遍适用。归根结柢还需要完善算法本身,同时需要相对成熟的问责体系、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能够为及时纠偏提供保障。当前不同职能部门并未对“价格欺诈”的内涵、构成要件统一阐释,对同一种价格坑骗行为的处罚手段和力度也是千差万别,造成了价格法律体系的过度竞争,不仅消费者难以找到维护权益依据,执法部门也容易因为职能冲突而陷入消极懈怠。
近期,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专项行动,治理算法典型问题,让人有所期待。短时间看,起码要刹住利用算法实施 大数据 “杀熟”,和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不同化定价等典型乱象。 □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