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毕马威】郑州如何赢在AI时代?这场对话聚焦三个关键词
【查看信息来源】 12-10 20:53:38新一轮科技革命呼啸而来,抢滩发展 人工智能 成为共识。当前, 河南省 围绕九个重要行业制定了“ 人工智能 +”行动计划表,省会 郑州市 将如何完善 人工智能 产业生态和竞争力?又将如何赋能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
12月10日,2024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一场围绕“数化万物、智赋未来,AI助力郑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对话就此展开。
夯实算力基础
缔造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数港
数据、算法、算力是推动 人工智能 产业的核心要素,也是驱动新质生产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中,算力之于 人工智能 ,如同厨房煤气之于美味菜肴,是产业发展中最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底座。
“近几年, 郑州市 也在顺应发展大势,以建立郑州 人工智能 计算中心为契机,夯实城市算力基础。” 郑州市 科学技术局四级调研员楚江华介绍,郑州 人工智能 计算中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支撑运算峰值30000P算力规模,不仅能有效填补 河南省 在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方面的空白,也将为 郑州市 人工智能 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保障。
“从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来看,郑州当前的算力建设仍然远远不够,下一步, 郑州市 还将继续加强算力建设。”楚江华表示。
在 郑州市 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联盟专家委员孙炜看来,郑州的算力基础设施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今年下半年,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已在郑州正式启动。城市算力网、 河南省 算力服务调度平台的逐渐上线,将为 郑州市 算力基础打下坚实的地基,也将为未来 人工智能 的发展奠基良好的条件”。
孙炜特别提到,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算力平台的上线,超万P算力将很快到达“现场”,投入使用,有效缓解算力困境。
在数据建设方面,楚江华介绍,近年来, 郑州市 正在缔造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数港”。“数仓”即数据存储地,“数纽”即数据交易中心,“数港”即数据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 郑州市 不断深化 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仓”扩容,加快缔造全国重要的数据存储地;推动“数纽”成势,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推动“数港”提标,高标准规划建设运营数据产业园区,让郑州既当好全国重要的“空港”,又成为全国重要的“数港”。
放大产业优势
发力AI应用场景与智能产品研发
一是积累强大、稳定、安全的算力服务能力;另一方面, 郑州市 还在聚焦AI场景应用,带动各行各业走向智能化发展。
“ 人工智能 对产业的影响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优化产业未来,二是布局未来产业。”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在论坛上指出, 郑州市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上是具有优势的,“全国的6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当中,河南占四个,其中一半在郑州,这说明郑州具有技术基础”。
这一看法也得到了楚江华的认可:“ 郑州市 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具备全国优势,对开拓智能产品应用极为重要。”楚江华表示,虽然郑州在智能终端包含智能 传感器 、智能装备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还需在智能产品研发上加大力度,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
在AI应用场景方面,孙炜表达了他的期待:“ 郑州市 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 智慧农业 等多个行业拥有许多 人工智能 可以去发力的场景,这也给予了 郑州市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丰富的想象空间。”
据介绍,依托 大数据 、5G通信、 人工智能 、车路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交通模式已在郑州郑东新区“登场”,缔造全新出行模式。另外,在环卫、物流等城市管理领域, 郑州市 也开展了 无人驾驶 车辆的运行测试工作。下一步, 郑州市 将加强“城市大脑”建设,在各行各业拓展 人工智能 的应用场景。
优化产业生态
希望郑州成为 人工智能 人才的优先选择地
谈及郑州如何提升 人工智能 人才吸引力,孙炜认为,“筑巢引凤”工作十分重要。“筑巢引凤不只包含建设人才公寓、算力中心,或配备齐全实验装置,其实也包含郑州本地拥有的条件性研究人才。”
“结合 郑州市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的切实需求, 郑州市 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联盟正在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协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郑州的 人工智能 发展提供适当的人才。我们希望, 郑州市 能成为国内 人工智能 人才的优先选择地。”孙炜表示。
在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龙龙看来,发展 人工智能 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协同。
“企业面向一线需求,因此高校的研究方向应紧贴企业,紧跟市场,方能发生价值。如果人才可以在企业与高校间实现循环流动,问题解决的效率也将有所提升。”程龙龙强调,高校和企业应建立一体化平台,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为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优化 人工智能 产业的发展生态,需要创新平台、专业人才的支撑。”楚江华介绍,近年来,包含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一流院校在 郑州市 开设研究生院;同时, 郑州市 也引进了一批院士在内的 人工智能 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积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