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保险公司】车险续保切忌掉入骗局,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安全统筹-不是保险

查看信息来源】   12-17 21:52:25  

  近期,有部分车主投诉反映“车险”续保遭遇骗局,购买服务后无法查询到保单合同信息。记者观察发现,很多车主受低价吸引买了机动车辆安全统筹服务产品,因发生交通事故索赔无门,造成个人遭受较大损失且维护权益困难。

  多地监管职能部门连发风险提示,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不是保险,相关权益无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得到保障,遇到事故将面临无法获赔或无法足额赔偿的危险。

  车险保单变统筹服务失事故无法理赔

  陈先生的车险即将到期,有自称保险专员的人主动联系报价。在陈先生提出购买某家大公司的车险之后,该专员提供了一份报价单,随后让他通过一个付款码直接扫码支付。谁知待陈先生查看邮箱中的电子合同才发现,购买的是一份《XXX汽车科技交通安全服务电子合同》,其实不是以往的保险合同。此时陈先生再联络专员,发现已经被拉黑,钱款也无法追回。

  像陈先生这样“中招”的车主有很多,郑先生驾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车辆受损,但保险索赔进程中发现,其在机动车辆安全统筹公司投保的商业险无法索赔。经过监管职能部门及保险公司排查确认,郑先生并未购买相应的商业险,推断其掉入了“机动车辆统筹”骗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类似以“XX统筹”“XX互助”“XX服务”为名与车主所签订的安全统筹业务合同,都不是保险合同,价格普遍也比正式的机动车辆商业保险低。对于此类现象,近期多地监管职能部门接连发布关于“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等的危险提示。

  监管职能部门表示,保险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不是保险业务,经营此类业务的企业未依法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相关权益无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得到保障。

  “‘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经营者失信风险大。”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责任人介绍,此类业务经营者不是持牌保险机构,相关业务缺乏严格的偿付能力、准备金、消费者保护等监管约束,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跑路”等现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可能面临无法获得或无法足额获得赔偿的危险。

  提醒:车主可多种手段查询保险合同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责任人表示,“投保人可利用多种手段检验确认保险合同。”广大车主可通过“金事通”APP查询名下合法有效的车险保单信息,核验是否由具备合法资质的保险公司承保,也可向保险公司官方客户服务电话进行咨询确认,以保障自身合法保险权益。

  “在参保前认真鉴别、仔细斟酌、理性选择”,全面客观掌握“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的危险。业内人士建议,车主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及时向合法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机构投保机动车辆交强险及商业保险。

   广东省 保险行业协会强调,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应加强管理,防止保险代理人、职员参与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发现违规开展类似业务的,应及时向行业协会或监管职能部门报告,并尽快采取措施依法处理。另外,各保险公司如发现有外部企业或人员利用保险公司名义开展“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的,要及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何鉴别“安全统筹”和正规保单?

  1.消费者须仔细查看机动车辆保险公司名称和保单合同,如发现公司名称中带有“统筹”“互助”“联盟”或“汽车服务”字样,保单合同中写有“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等内容,切勿轻易下单签约。

  2.正规保单可在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查询。最明显的识别是保险公司保单左上角印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字样,而车辆安全统筹合同并没有。

  3.“被保险人”在安全统筹合同里称为“被服务人”或“被统筹人”;“保险金额/责任限额”在安全统筹合同里称为“统筹金额/责任限额”;“保险费”在安全统筹合同里称为“统筹费”。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冬芹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