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基金销售】多地5A景区-强制保险- 默认投保,门票竟含保费

查看信息来源】   12-18 18:12:25  

  OTA平台将景区门票捆绑保险这一乱象早已不了了 之,但在景区“直营”渠道,这一捆绑趋势却似有东山再起之势。

  最近,北京商报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在全国340家5A级旅游景区中,仍有部分景区在“自营”渠道的购票环节中捆绑了保险,有游客在购票时面临保险选项无法取消的尴尬。更有甚者,景区直接将保险设为默认勾选,游客若不细心发觉并手动取消,保险便随门票一同“被购买”。

  回望近年来,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景区门票捆绑销售保险;2020年,保险监管职能部门更是重拳出击,展开了一场被视为史上最严的意外险市场整顿,直指捆绑销售这一行业顽疾。然而,如今景区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保险缘何仍在捆绑?赋予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缘何成了难事?

  调查:8家5A景区捆绑花样多

  “船票里是包含保险费用的,是不会扣除出来的。”

  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在漓江风景区的“漓江售票处”微信公众号这一线上购票渠道中,部分船票购买选项标注有“含保险”字样。当记者询问能否取消保险时,该景区的客服人员给出上述回应。

  进一步来看,漓江风景区船票购买界面提供的215元的“【磨盘山-阳朔】三星级”和360元的“【竹江-阳朔】四星级游船”选项中,虽然显示“含保险”,但并未说明保费与承保的保险公司,甚至保障责任等信息。 图片来源: <a href=桂林市 漓江风景区线上官方购票界面" style="border:#d1d1d1 1px solid;padding:3px;margin:5px 0;" />

  上述客服人员也表示,相关保险的款项为2元。不过,其表示,该保险为赠送,根据票价说明,写明了含游船意外伤害险一份。

  当记者询问,2元的保险费用是否实则为游客承担,且无法取消,该人员推荐记者和专门的客服咨询。

  “你倒把我问到了,我不清楚。”记者拨通相关客服热线后,并询问上述问题,该客服也表示,保险取消不了,船票全包的。并且,该客服同样不晓得相关保险是由哪家保险公司承保。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漓江风景区,有景区直接将保险进行明码标价,并同门票捆绑销售,不能线上取消的同时,也提出了“不买保险只能到线下购票”的不得人心要求。那么,疑似在票价中捆绑销售保险,仅是极个别情况,还是5A级旅游景区的普遍操作?北京商报记者随即对国内340家(截至2024年12月18日)5A景区的官方购票渠道进行了实测。整体而言,疑似捆绑销售的景区共8家,相关景区分别位于广西、贵州、广东、重庆、甘肃、山西等地。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线上渠道中,经实测,景区门票涉嫌捆绑销售的情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游客线上购票时需要承担保险费用,且无法取消保险;另一类是默认捆绑了保险,假如不用,则需手动勾选取消。

  具体来看,部分景区默认将保险与门票进行捆绑,但游客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取消购买保险。如黄果树瀑布景区、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金佛山景区、丹霞山景区、贵州梵净山旅游区等。

  好比,游客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官方线上渠道购票时,在提交订单界面,会捆绑有一份“景区意外险”,显示为10元。当记者填写完身份信息后,在身份信息旁会出现“正隆保险(平安)10天”字样,并且进行了默认勾选,假如不用购买保险,则需要取消该选项的勾选。 图片来源:黄果树瀑布景区官方线上购票界面

  广西德天大瀑布景区的官方线上购票渠道在选择“日场票”(成人票)后,会提示“为了提升您在景区的游玩安全保证,该票型默认选取景区意外保险服务”。进一步来看,该景区默认勾选的保险为“德天瀑布景区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并在保险名称下方标有“本模块为保险投保界面,由中元经纪所有、管理并运营”。

  值得强调的是,正隆保险与中元经纪分别对应的是正隆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元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元保险经纪”),两家公司均具有保险中介牌照,在行业“摸爬滚打”的时间均已超过十年。其中,中元保险经纪为人保金服全资子公司。 图片来源:德天大瀑布景区中旅趣边关小程序官方线上购票界面

  另外,出现“由中元经纪所有、管理并运营”相关描述的还有重庆金佛山景区。在金佛山景区微信公众号官方购票渠道中,点击成人套票(西门门票+往返巴士+往返索道)这一选项后,显示价格为180元。在提交订单时,会默认勾选有“重庆金佛山景区旅游意外险”,价格为10元。该选项旁标有:本模块为保险投保页面,由中元经纪所有、管理并运营请仔细阅读等重要内容。 图片来源:金佛山景区官方线上购票界面

  其实,多数5A级旅游景区销售保险时,其实不会捆绑或默认勾选。以 张家界 等景区的官方购票渠道为例,提供了含保险和不含保险两个购票选项;也有景区的购票平台仅提供了保险勾选购买选项,其实不会默认勾选。

  另外,对于OTA平台这一销售渠道而言,更是在门票购买时提供的保险选项中,提供有可查看保险责任、保费金额、免责条款等重要信息。

  北京商报记者就门票捆绑或默认勾选保险致函采访多家相关景区及保险中介机构,截至发稿,相关方均未进行正式回复。不过,涉及中元保险经纪运营的上述两家景区均在记者致函采访后采取了整改行动。其中,广西德天大瀑布景区的官方线上购票渠道在选择“日场票”(成人票)后,虽然仍会提示“该票型默认选取景区意外保险服务。”但涉及的“德天瀑布景区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不再默认勾选。金佛山景区在购买相关门票时,则不再出现默认勾选的“重庆金佛山景区旅游意外险”。

  律师:“强制”被保险已触及红线

  “不懂就问,梵净山景区的保险是必选项吗”“小七孔省钱取消勾选保险”“黄果树瀑布门票不买保险攻略”……

  一旦景区门票强制购买保险,可能造成消费者不满,发生抵触情绪,降低旅游体验。并且有社交平台上一度出现了xx景区取消捆绑购买保险的攻略或教程。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捆绑销售保险这一情况还遭到了部分网友的吐槽,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基于黄果树瀑布等景区门票捆绑保险这一情况发帖称,保险该买的还是要买,可是自己想买和捆绑让买就是两码事了。保险是自愿购买,可是其压根没有勾选保险,在订单里面却生成了保险的款项,认真看了下买票的页面,保险是自动勾选的,假如不手动取消,下单的时候就直接打包给钱了。

  “我明白的自愿购买是我想买,然后我勾选,跟着给钱。而不是直接就帮我打包了!感觉跟强制买卖没有任何区别。”上述网友还表示。

  基于有5A景区线上购票无法取消保险,并进行捆绑销售,北京劭和明地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李超表示,很明显这一不给消费者提供选择权的做法,涉嫌构成捆绑保险、强制搭售保险的情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决策权、公平交易权。景区门票强制购买保险、捆绑购买保险,增加了游客的经济负担,影响旅游体验。有些游客自己日常已经买过长期意外险,可能其实不用再额外购买同类型的单次型保险。

  并且,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即便景区说明保险费2元,属于随门票赠送,但不能选择不要保险,这本质同样是一种捆绑销售,侵犯了消费者的决策权。消费者在购买景区游览门票时,应有独立选项单独购买门票,或额外购买保险的权利。经营者不能使用其市场优势地位,剥夺消费者的决策权。

  对于有景区在线上进行门票销售时默认勾选了保险,但可以一键取消勾选,针对这一情况是否同样构成捆绑销售保险,李超也表示,这种设计本质仍然通过打擦边球的形式侵犯了消费者的决策权、公平交易权。这种打擦边球、通过默认勾选保险,再博弈消费者能否注意到可以取消勾选保险的形式,实质仍然是捆绑销售保险,很明显这种做法实则对消费者其实不公平,也难以说是消费者的完全自愿。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也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景区在销售的门票中包含景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首先需要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知晓该情况;其次,应该允许消费者自由选择是否购买景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然,就具有侵犯消费者相关权益的嫌疑。

  如果将景区门票与保险进行捆绑;消费者难于知晓承保的保险公司姓甚名谁,甚至也无法查看保费价格;出现哪些意外可赔、赔偿金额最高为多少也未进行披露,在李超看来,这会造成消费者无法明白了解自己支付保费购买的保险,是哪个保险公司承保,更难以了解保险的具体内容,在啥情境下能够获得什么条理和水平的赔偿。一旦发生保险事故,消费者由于不清楚具体保险内容,不了解保险公司信息,而造成理赔困难甚至不晓得向何处索赔的情景。久而久之,保险公司会出现只积极收保费、不积极办理理赔的现实处境。

  在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看来,捆绑销售保险可能引发消费者对景区及保险公司的信任危机,或因保险责任界定不清等引发纠纷。

  业内:疑为追求利益放弃规则

  老话讲“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由于生活中的危险无处不在,可以转移风险的意外险便应运而生。

  包含景区在内的各领域与保险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正成为一大趋势,背后则是希望通过保险来分担风险。

  “购买景区保险一杯奶茶钱都不用,最低1元、2元,可以增添游玩安全感。”有景区相关人士表示,景区内游客安全重于泰山,不论是景区内还是进行一些项目的消费,都会面临潜在的危险,对于景区而言,离不开通过保险来分担其责任。给游客一个保障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景区的经营风险成本。

  不过,在近年来意外险扩面进程中,市场的一些乱象也逐渐显露,搭售、捆绑销售最为典型,引起了保险监管职能部门的重视和重视。在捆绑销售经历过保险监管全面的严厉惩戒下,相关景区在线上渠道仍然捆绑销售意外险。“门票是门票,意外险是不能进行强制搭售的。”有险企团险业务责任人对记者表示,门票捆绑销售意外险明显不合规。

  那么,当前捆绑销售保险的情景仍旧存在,背后究竟是相关保险公司或景区逐利心切还是规模焦虑?亦或是其它原因?景区捆绑保险公司意外险,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保险公司涉嫌默认允许,对捆绑销售视而不管;另外一个便是蒙在鼓里。而业内人士的猜想更倾向于前者。

  “从保险公司角度而言,如果有捆绑销售,即违反了有关规定。保险公司没有充分履行合规义务,没有对景区的表现进行足够监督,造成了不正当销售行为的发生。”在李文中看来,从景区角度而言,捆绑销售景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虽然不合规,可是也不会有啥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有佣金赚通常不会拒绝。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能涉嫌违规行为。即便如此,有保险公司仍然如此操作,一方面说明公司面临业务发展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从形式上规避了监管要求。

  “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于合作平台的销售流程监督审查不严,为了多获取保费而对合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方面,景区平台也为了追逐通过自身渠道销售保险而造成的收益,忽视消费者保护问题。”李超表示,相关景区可能考量到实际操作流程的繁琐水平,加之法律合规意识有限,认为多加几元钱的成本,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不会疑问,因此选择了较为简便的销售程序。

  险企:应做到充分及醒目提示

  因订票时未仔细查看,造成有消费者不明不白地多付了保险费用的情景并很多见。在消费者看来,在未经同意的情景下就直接默认为游客需要保险,这无异于强行买卖,本应是自愿选择,自主购买,却变了味儿。

  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保险机构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进程中,应当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不得存在的情形包含,强制捆绑、强制搭售产品或服务等。

  针对捆绑销售乱象如何杜绝,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景区尤其是涉及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而言,需要直面捆绑销售保险这一问题。

  “针对保险公司而言,应该主动审核景区的业务流程,主动给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的自主选择权,履行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的合规底线。”在李超看来,同时,保险公司应积极督促其合作的旅游景区,自查相关购票页面是否存在强制搭售、捆绑销售的情景。线上购票平台多一个选择键,避免景区的违规动作造成保险公司的合规风险。

  另外,上述财险业资深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需要确保其销售渠道和服务提供者符合合法资质要求。即便景区不直接“销售”保险,保险公司仍然需要确保其保险产品的销售方式不违反合规要求,包含确保透明度、告知义务和消费者知情权。

  下一步,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不仅亟待配合景区在线上销售的门票中“解绑”保险,还应做好保险购买保险提示等相关工作。

  “相关保险机构应当更严格承担合规管理责任,监督相关旅游景区平台合理设置保险销售页面,完整准确做好销售提示流程,确保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做好投保客户的后期理赔服务提示,才能从长远角度提升保险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诚信地位。”李超表示。

  有险企团险业务相关责任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需要谨防的是,在相关保险的销售进程中,甭管是在哪一场景,如学校、公共汽车站、景区等,都应该做到充分和醒目的提示,即做到购买保险的危险提示。好比,景区门票中如果包含有保险,是哪家保险公司承保、保额多少需要写清楚;线下则需要设立提示牌,或景区购票窗口提供有保险相关的宣传信息对消费者进行提醒,同时售票人员有义务介绍票是否包含保险。同时应该告知消费者,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如何获得对应保险的理赔和服务。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基金销售】  【天津农村商业银行】  【天津证监局】  【基金销售业务】  【农商银行】  【财富管理】  【东方证券】  【营业部】  【2024】  【合规管理】  【总经理】  【分公司】  【投保人】  【赣州银行】  【江西证监局】  【老年人】  【上海信托】  【养老金融】  【禽流感】  【杨江英】  【银行业】  【中国银行业协会】  【楼继伟】  【市场化】  【创投基金】  【科技创新】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