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穿越周期】光伏行业亟待技术创新-穿越周期-
【查看信息来源】 12-20 3:00:56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一度面临价格下跌、供需失衡等引发的光伏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产能增速放缓、应用市场装机增速放缓等困境,如何“穿越周期”成为全行业共同的挑战。业内认为,应加强行业自律,优存量、控增量、提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齐心协力共同增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光伏行业成为新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光伏、 锂电池 、 新能源 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前不久在四川宜宾举行的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光伏行业产能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苏、云南、内蒙古等地。在制造端产量方面,2024年1至10月,多晶硅产量约158万吨,硅片产量约608GW,电池片产量约510GW,光伏组件产量约453GW。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中,2020年至2023年的全年装机量分别为30.1GW、48.2GW、54.9GW、87.4GW、216.3GW,今年1至10月装机量为181.3GW,同比增长27.17%,虽然保持高位态势,但增速放缓。
据 四川省 经济合作增进中心相关责任人介绍,四川多晶硅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电池片产量约占全国六分之一,光伏产品综合产能居全国前3位。2023年,四川光伏产业营业收入2500亿元人民币,形成了成都、眉山、乐山、宜宾光伏产业发展走廊,产业的规模和创新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发展基地,预计2027年产值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作为四川光伏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位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交汇处的 宜宾市 过去高度依赖煤炭、 白酒 等传统产业,“一黑一白”工业增加值占比一度超过60%。近年来,宜宾深度嵌入全国甚至全球绿色 新能源 产业链,动力电池产销量约占全国15%,N型 太阳能 电池产能约占全国7%, 新能源 汽车规模不断提升,推动产业结构由“黑白”向“蓝绿”转型。2022年,宜宾抢抓 太阳能 电池技术迭代“窗口期”,瞄准先进产能,快速进军晶硅光伏产业,英发德耀、四川高景、 横店东磁 、和光同程4家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宜宾产业突围和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两年前还是一片丘陵荒坡的宜宾,如今正在崛起为光伏新城。“目前已累计签约光伏项目17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百亿级项目6个。”宜宾高新区相关责任人介绍,2023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同比增长66%;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
为让各类创新主体聚合发力,宜宾还大力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建设,汇集了12所高校、10万在校大学生,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5家产业研究院。以创新为导向,宜宾还推动教育与产业良性互动,现已建设 人工智能 与 数字经济 、 新能源 汽车与先进制造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累计开设动力电池、光伏等关联专业113个。
记者了解到,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是第壹次在西部城市举办。自2018年以来,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已成功举办六届,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光伏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本次大会上, 宜宾市 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宜宾市 政府常务副市长薛庆介绍说,目前宜宾已签约光伏项目35个,协议总投资金额超1300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超百亿元项目7个,2023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以宜宾高新区为核心的“1+N”光伏全产业链布局。
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对于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大会上作《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全球光伏装机市场将保持高位状态,我国光伏行业面临着“国内产能增速放缓、海外产能逐渐起势”“政策调整给分布式光伏行业造成新变化”“ 新能源 入市面临着电量和电价不明确的双重考验”“海外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等挑战。
数据显示,光伏产品出口方面,今年1至10月,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281.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4.5%,整体呈持续“价减量增”态势;产品出口结构方面,硅片、电池片的出口额占比有所下降,组件出口额占比有所增加,但10月以来,光伏产品价格有所企稳,从央国企招投标等公开数据来看,10月的组件价格已经止跌;企业产能方面,国内产能增速放缓,投入生产、开工、规划项目数量同比下降超75%,但海外产能逐渐起势。
对此,王勃华表示,企业长期亏损危害重重,在制造端,严重影响公司研发投入与技术进步,降低行业长期竞争力,同时会加剧核心人才、核心技术流失风险;在应用端,也难以保障产品供应、产品质量与服务。
业界认为,在全球能源变革和“双碳”的环境下,光伏行业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这时,随着我国光伏企业在国外市场逐渐起势,出海面临的危险也不容忽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世江称,今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需求仍然旺盛,但也要看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已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基于此,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正围绕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应用市场、强化标准引领等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多管齐下,助力光伏行业破局突围。
业届呼吁加强技术创新与自律
光伏行业如何突围?大会现场,行业自律、技术创新、控量提质和合作出海成为热词。
“从自身做起,强化企业自律,共同维护行业协会权威,有规则、有规矩、有底线,共同良性发展。” 隆基绿能 老总钟宝申说,每一轮周期都孕育着技术升级,建议“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标准,整合资源;加强 知识产权 保护,缔造不同化产品,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高景 太阳能 相关责任人提出,行业需要几个维度的自律:首先是品质自律,不管行业还是企业都要高度警惕;第贰要价格自律,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在低成本线拼命增长,可是这种拼命增长时间是有限的,务必要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在价格方面做好自律;第叁是产能利用率自律,如果库存到一定水平,立马拉警戒线,要限制下来,是长跑,不是短跑。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行业整体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宜宾在布局光伏先进产能,强化与科研机构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光伏应用场景。 宜宾市 对地方政府在发展光伏产业中的作用提出了三点倡议:第壹,要当好先进产能的增进者,不妥落伍产能的盲目保护者。引导企业和行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产能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使落伍产能快速出清,引导行业尽快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第贰,要当好场景应用的拓展者,探索“光伏+水电”“光伏+ 储能 ”“光伏+建筑”等应用的开发,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助推能源结构加快转型。第叁,要当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者,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精准提供各类服务,同时助力行业加强自律。
针对目前光伏行业面临的困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认为,要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行业协调,理性规划产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抓住国际机遇;强化行业制度,避免出现低于成本价投标的情景。
以英发德耀为代表的宜宾光伏企业,正在将智能制造、降低成本当作关键突破口。
据英发德耀首席品牌官龙盛介绍,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转化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开展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径。而在四川高景 太阳能 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尝试采用化学除硅除硬+高效沉淀+超滤+反渗透技术,将光伏废水再次利用。
国金证券 表示,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维持10%至15%左右的增速,光伏新增装机区域分布也将持续多元化。其中,中东、中亚、南亚、拉美、非洲等地区因能源转型、日照资源优势等原因,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高速增长,从而带动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
对于光伏行业将来的发展趋势,王勃华分析称,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将迎来“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消费低碳化”“能源生产低碳化”等方面的新机遇,要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优化光伏电站建设招投标机制、优化“走出去”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振应用端需求、加强 知识产权 保护、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同时,我国光伏行业需要与更多行业协同发展、光伏技术的开发需要进一步结合应用端需求,要探索“合作出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