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金融服务】李东荣 - 数字金融将重塑金融业态和运作方式
【查看信息来源】 12-20 11:35:00“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 数字经济 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效增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赋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创新发展。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数字金融发展仍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数字要素市场发展仍处于早期, 数据要素 机制仍需不断健全等诸多问题”,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任会长李东荣在第 12 届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大会上表示。
李东荣认为,发展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是做强做大 数字经济 ,建设金融强国的一定要求。发展经验充分表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增进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领域发展。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金融的销售渠道与业务模式开始变革,金融服务从线下向线上转移,金融服务的范畴和场景不断丰富, 移动支付 等领域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同时,数字金融的发展还改变了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重塑了金融的业态和运作方式。数字金融是金融与技术结合的顶级阶段,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其特征是技术驱动和数据赋能,显现出融合化、场景化、智能化等特点。数字技术支撑下,金融服务线上化、效率高、体验好,在渠道与营销、产品与服务、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全面升级, 移动支付 、线上借贷、 数字货币 、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创新服务,为客户提供了更舒适的体验,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金融服务有效覆盖难以触及的区域和人群,切实增强了金融服务的广泛性和便捷性,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李东荣还表示,数字赋能有效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能力,助力科技金融发展。 大数据 、 云计算 、 人工智能 、 区块链 等技术在金融风控领域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方式重塑风控模式,可以更加精准刻画客户的危险特征,有效提升风险的智能识别、精准检测、敏捷处置,提高了金融机构应对复杂风险的能力。同时,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数字技术为金融监测预警与分析研判提供信息支撑,实现了金融风险关口前移。
如何做好数字金融,从而助力科技金融发展?李东荣认为,首先,要不断完善数字信用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要加强纳税、社保、水电等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提高可获取数据的完整性,深化信用信息的使用,有效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科创企业及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提高科创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不断降低融资成本。
其次,金融机构应持续推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更高质量增进 数字经济 和实体经济融合。一方面,推动建立跨部门、跨机构、跨领域的数据合规共享机制,改变以往的“烟囱”“孤岛”式的数据治理模式,通过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等技术,加大对数据的使用和挖掘。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数字金融生态。金融机构以往的经营特征是自我为主,自成体系,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需要打破原有的界限,以场景生态为主体,在企业管理、生活娱乐等场景生态中不断嵌入金融服务,在开放的生态环境下解决数字化时代生存和发展问题。最后,还需要加强对 物联网 、 区块链 、 大数据 等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金融机构在服务企业进程中,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和时准确掌握企业情况,调整服务的形式,有效推动企业客户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充分借助技术手段解决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同步的困扰。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数据收集、加工、使用进程中可能存在数据做假、过度收集和数据泄密问题,要运用 区块链 等金融科技技术,切实提升数据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