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长三角】华为建设全球最大研发基地的这片地方,被很多长三角企业家看上了
【查看信息来源】 12-22 16:20:22“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开始导入人才,他们对优质生活有追求,并且愿意投入,我们很看好这块市场。” 华体集团总裁助理、华体赛事总经理赵相林说。12月20日,作为第五批成员,华体集团正式加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开发者联盟。
同批入盟的还有另外13家企业,业态覆盖生态环保、绿色基建、产业金融、体育文化等领域。2020年8月,开发者联盟成立,开创成员12家,目前联盟成员已增至64家。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在沪苏浙交界处,用老话说,这里是“三不管地带”,以往很多年,周围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现在却不一样了。开发者联盟成员数量不断扩充,涵盖领域愈发多元,这便是变化发生的有力证据。
12月21日,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江苏苏州吴江区举行,“跨域一体·创享未来”2024年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全链接大会同日召开。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吸引力从哪里来?
2024年12月2日,金色的阳光洒满练秋湖。近期,华为员工正式入驻练秋湖研发中心,预计2025年春节前将有更多员工进驻。张海峰摄
试验场的价值
不约而同的,来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各类主体,都想在这片土地上尝试一些“新”东西。
赵相林打算,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落地创新创意的项目,室内攀岩、滑板、街舞、跑酷等不太常见的运动方式,细分市场的小众赛事,都可能在这里找到市场。不单单是单独的体育赛事,与会展、论坛、演唱会等形式的结合都值得探索,赵相林描述,“类似于嘉年华的业态。”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今年第五批入盟企业之一。企业协助各个地方在 新能源 规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中国电建 华东区域总部副总经理张昶表示,希望在示范区缔造分布式能源基地,“自然条件不满足建设大型风光储基地的要求,这是很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打算在示范区开展探索。”
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江正式受聘为开发者联盟专家顾问。研究院牵头同济大学11个学科编制的“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在降碳减排进程中,伍江落地了很多刚从实验室“出炉”的新技术,“通过各种各样分布式能源补充,优化能源系统中的降碳工作。”
第五批新成员入盟授牌仪式。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已推进5年,原先不在发展优先名单上的省际边缘地区,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话语体系中,地理位置的劣势早已转变为资源汇聚的优势,示范区也已准备好肥沃的土壤,孕育创新的种子。
“生态绿色的基底是开展户外运动的前提条件。”赵相林,正因为示范区自然环境优越,风景宜人,水系发达,水网纵横,帆船、马拉松、自行车等都能成为他们未来布局的关键方向。
而 水利建设 和能源建设方面, 中国电建 经常给出跨区域合作、跨平台合作的方案,“毕竟水体是流动的,需要全流域保护和治理。” 张昶说,正因如此,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打破行政壁垒的体制机制探索对于他们开展工作十分有利。
同样受益于示范区“跨行政区划”这一特点的,还有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一方面,“空气的问题、水的问题,都是连在一起的。”伍江说,三个不同行政区各自将一部分行政审批权让渡给执委会,这样一来,甭管是空气的问题,还是水的问题,都能得到统一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如今的示范区生气蓬勃,成果满满——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元荡23公里岸线实现整体贯通,沪苏湖高铁即将通车,水乡客厅标志项目方厅水院初具雏形,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加快建设,。些高能级牵引性标志性的项目,持续推动示范区出形象出功能
从苗圃到森林
何以示范?在这片土地上积累下来的优秀经验,正在向长三角和全国其它重点区域拓展。
推进会上,长三角范围之外,还有9个省份相关责任人到场参会,大家形成共识,推动创新成果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加快从苗圃变成森林。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今年新推出18项制度创新成果,5年已累计形成154项示范区的制度创新实践。今年示范区建立制度创新成果常态化,总结发布工作机制。前三个季度围绕三个领域,共发布10项制度创新经验,包含跨界饮用水水源地共同决策、联合保护和一体管控机制等。
不仅在示范区,长三角范围内,更多省际毗邻地区也在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方面寻求突破。
安徽省 滁州市 委副书记、市长胡春华在推进会上作分享交流,“我们学习借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与南京共同编制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战略规划、 滁州市 毗邻南京江北新区协同规划等25项规划,做到概念性规划、核心区规划、启动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四规统一,共同开展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国土空间发展策略研究,相关成果并入两市国土空间规划。”
远远不到满足的时候,多位专家学者在参会时表示,今后一段时期,是示范区实现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跃升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制度创新的含金量。
各项探索逐渐进入深水区,下一步,示范区要挑战体制机制协同上的“硬骨头”。好比,跨区域标准的统一与互认,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财税分享制度等。在跨域重大项目用地保障,产业园区环评联动改革、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也要探索高效协同推进模式。
好消息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主改、大胆试”的做法获得空前绝后的支援力度。推进会上透露,中央区域办已印发两批改革授权事项清单,赋予示范区18个事项的改革权限,为示范区提供支持。目前,首批11项中的7项已承接落实,其中三项形成了首单案例,第贰批七项正在加快落实。
跨域一体,创享未来,正从口号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