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泰豪科技】深度 - 持续亏损、不断瘦身的泰豪科技被江西证监局责令改正

查看信息来源】   12-24 10:01:03  
泰豪科技】【净利润】【2023


K图 600590_0

  根据江西证监局在2024年12月18日发布的公告, 泰豪科技 (600590)及其相关高管杨剑、李自强、朱宇华和张小兵因多项违规行为受到行政监管措施,其中 泰豪科技 被责令改正,四位高管则接到警示函。

  公告指出, 泰豪科技 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财务核算不及时、销售费用列报错误和前期会计过失等诸多问题。具体而言,公司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顾客名称和供货商期后结算比例存在错误,未能及时处理对某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影响,销售费用核算不准确,和因股东纠纷未能审计福州德塔,造成2023年财务报表被出具保存意见审计报告。

  为此,江西证监局要求 泰豪科技 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并在收到决定书后的三十日内提交整改报告。若对处罚决定不服,可在规按时间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资料显示, 泰豪科技 建立于1996年,2002年7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业务聚焦于 军工 装备产业及 军民融合 的应急装备产业。

  上市以来, 泰豪科技 显露多元化投资喜好且热衷于并购,在并购驱动下,近二十年来,公司广泛涉足多项业务,包含智能电站、智能电气、智能建筑电气、光伏、装备信息、发电机及机组、 智能电网军工 装备等。由于并购大量采用现金交易方式,公司资金压力也愈加繁重。

  为解决资金需求,公司不断大举借债。2021-2023年,公司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18%、68.49%、67.87%,2024年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为68.86%,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这也限制了公司外部债务融资的空间。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为 45亿元人民币,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短时间借款26.69亿元、长期借款3.4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4.87亿元人民币。面对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较高的有息负债可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风险。

  业绩方面,近些年来公司整体数据欠安。2023年, 泰豪科技 实现营业总收入42.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82%;实现净收入56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38%;扣非净收入为-7.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3.2%。2024年前三季度, 泰豪科技 实现营业收入25.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7.25%;扣非净收入为-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0.69%。

  7月7日晚间, 泰豪科技 曾回复上海证交所就公司2023年年报出具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上海证交所指出,2020年以来公司扣非归母净收入持续为负,非我们时常性损益金额较大,并已连续3年依赖非我们时常性损益实现盈利。2020-2023年, 泰豪科技 扣非净收入亏损达到18.18亿元人民币。

  对此, 泰豪科技 在回函中解释称,近年来,公司持续聚焦 军工 装备及 军工 技术民用的应急装备业务,处置各项非主业股权类资产,剥离智能电力业务。如2021年剥离泰豪软件、2022年剥离智能配电、2023年加快收缩上海博辕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电力IT运维及系统集成业务,造成相关业务收入快速减少。在业务调整进程中,新的业务布局和产业链整合还需要时间来磨合和完善,短时间来看,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施展,一定水平上影响了整体营业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

  《财中社》注意到, 泰豪科技 此前曾多番出售子公司股权。四年间,公司出售股权多达二十余次,勉强平衡了主业的亏损。其中贡献投资收益金额最大的交易是出售德塔公司,此次交易对价为 1.69亿元人民币,预计带给公司盈利8109万元。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监管工作函的回应同时牵出一个新的问题,即公司是否做到了“应披尽披”。 泰豪科技 表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严格根据江西证监局的要求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及时报送书面整改报告。同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以此为鉴,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学习和培训,强化财务核算、完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