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希迪智驾】研发费用逐年下滑!难解亏损之困!希迪智驾欲通过-18C章程-上市!

查看信息来源】   12-24 15:17:31  

  今年以来, 新能源 领域竞争愈发激烈,各大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混战,而在智能驾驶行业,竞速也持续升级,赛道企业加速赶赴资本市场,有行业专家表示,明年或是智能驾驶行业的决胜年。

  其中, 黑芝麻 智能、速腾聚创、如祺出行、文远知行、地平线 机器人 -W等自动驾驶或智能驾驶相关公司已经登陆美股或港股上市,Momenta(梦腾智驾)、纵目科技等相关企业也正在冲刺上市。

  近期,来自湖南的希迪智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希迪智驾”)递表港交所,作为较早在中国自动驾驶商用车实现商业化的企业之一,公司目前依旧处于连续性亏损阶段。此次谋求上市,公司试图借助港交所“18C章程”上市募资。不过,在行业发展依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景下,公司未来依旧挑战重重,IPO或只为阶段性解药。

  估值不断提升

  据了解,希迪智驾是一家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供货商,主要专注于自动驾驶矿卡及物流车、V2X技术及高性能感知解决方案的研发,并提供以专有技术为基础的尖端产品及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计,希迪为中国第贰大自动驾驶商用车技术公司,同时希迪是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唯一一家涵盖所有三大场景的企业,亦是唯一一家专注于产品销售的企业。

  IPO日报注意到,公司此次递交招股书,是采用港交所修正后的“18C章程”,据统计,公司是第四家采用该章程启动招股的“特专科技”公司,上一家通过“18C章程”顺畅上市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企业为 黑芝麻 智能。

  值得注意的是,希迪智驾疑似存在为满足港交所“18C章程”中对上市估值的要求,而利用C+轮融资提升估值的情形。

  2022年10月,港交所第壹次发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简称“18C”)咨询文件,并于2023年正式下发相关机制。其中允许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 新能源节能环保 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在内的五大行业但未完全商业化企业,在满足一定估值条件的情景下于港交所进行IPO或对上市公司SPAC借壳。

  最初,根据“18C”章程的设定,企业上市市值条件分别为“商业化企业最低80亿港元”和“未商业化企业150亿港元”。而在2023年3月,港交所为迎接更多科技企业,第壹次宣布下调了“18C”下企业上市的期待市值条件,其中商业化企业预期市值条件从80亿港元下调至60亿港元,未商业化企业从150亿港元下调至100亿港元。

  2022年6月,公司在完成C轮融资,使得其投后估值达到人民币80亿元人民币,但并无法满足“18C”章程中设定的“未商业化企业100亿港元”的上市条件。

  这时,公司在2024年初的一笔C+轮融资,在提升估值并锁定IPO申请条件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招股书显示,2024年1月,希迪智驾完成C+轮融资,参与者仅为策源广益数字基金一家,融资金额仅为2400万元。

  从金额来看,该笔C+轮融资数目远低于公司此前A1、A2、A3、B、B+和C轮融资中的任意一轮,但却将每股单价从C轮融资时的216.05元/股提升至235.11元/股,同时撬动公司估值从80亿人民币提升至90亿人民币,按彼时汇价则接近100亿港元,满足了“未商业化企业100亿港元”的IPO条件。

  但与不断提升的估值相比,业绩层面,公司目前仍处于连续亏损阶段。

  2021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下称“报告期”),希迪智驾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0.77亿元、0.31亿元、1.33亿元及2.5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分别为1.8亿元、2.63亿元、2.55亿元及1.23亿元人民币,合计亏损达8.21亿元人民币。

  研发投入逐年下降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全球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59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为1.62万亿元人民币,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23%。中国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24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为7788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希迪智驾的积压订单总价值约为5亿元人民币,是2024年上半年收入的约2倍,其同时已向客户交付了123辆自动驾驶矿卡,并收到320辆自动驾驶矿卡和206套独立自动驾驶卡车全面的指示性订单。

  根据车辆用途,自动驾驶可分为商用车、乘用车两类。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场景包含干线物流、港口场景、物流园区、矿区场景、机场场景、末端配送、无人清扫等以自动驾驶卡车为代表的运载车辆。

  而在智能驾驶各细分市场中,由于自动驾驶卡车的运营场景更为简单,一度被视为较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领域。

  此前,卡尔动力总裁韦峻青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未来无人化的卡车应该是盈利的,且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能提升安全性,因为在我国西北部的一些矿区,卡车司机出现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难招聘到熟练的卡车司机。

  不过,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高研发成本与高硬件成本依旧是智能驾驶迈向商业化的槽点,“烧钱快、盈利难”依旧是身处其中的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根据此前文远知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IPO文件,2021—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文远知行净亏损分别为10.07亿元、12.98亿元、19.49亿元及8.8亿元人民币,三年半累亏超51亿元;同期,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约4.43亿元、7.59亿元、10.58亿元及5.17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达27.77亿元人民币,巨额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进程缓慢仍是文远知行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较于研发投入的钱财需求,一般及行政开支似乎成为自2023年以来影响希迪智驾利润的更大因素。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希迪智驾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0.56亿元、0.69亿元、0.98亿元及0.56亿元人民币,分别达到当期收入的73%、222.1%、73.8%和21.7%。

  相较于一般及行政开支的逐年增长,希迪智驾的研发成本分别约为1.12亿元、1.11亿元、0.9亿元和0.35亿元人民币,持续下降,并且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已低于一般及行政开支。

  同时,希迪智驾还存在客户数量有限的问题,希迪智驾的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其总收入89.2%、96.7%、64.1%及97.5%。这也就意味着,其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情况在很大水平上决定于和大客户的合作情况,波动风险较大。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马斯克】  【英伟达】  【CrowdStrike】  【科技界】  【自动驾驶】  【小马智行】  【Robotaxi】  【无人驾驶】  【智能驾驶】  【文远知行】  【IPO】  【盈利春天】  【希迪智驾】  【商用车】  【18C章程】  【研发费用】  【图森未来】  【AIGC】  【特斯拉】  【三季度】  【纵目科技】  【通用汽车】  【淘汰赛】  【成长的烦恼】  【LionElectric】  【破产保护】  【制造商】  【加拿大】  【Ruyi】  【大模型】  【CEO】  【自动驾驶第一股】  【控制权】  【一汽解放】  【比亚迪】  【不出海就出局】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