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闲钱理财- 稳健是根本 风险需留神

查看信息来源】   12-25 0:25:59  

  对上市公司而言,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成一定收益,但也隐藏风险。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已经有逾百家A股公司披露拟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或证券投资的相关公告。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上市公司手中的“闲钱”,多倾向于购买风险低、流动性好、收益较稳定的理财产品,部分公司偏好证券投资,亦有公司两者兼顾;具体投入金额则视各家“财力”,从千万元至百亿元(上限)不等。对于投资目的,大部分公司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资金收益为目的,以期为公司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不过,市场对于上市公司“闲钱理财”也一直存有争议。“毋庸置疑,合理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对上市公司而言有着诸多益处,但也要防范潜在风险。”业内人士表示,相关上市公司需重视一旦投资失败所引发的钱财损失和由此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和过度依赖理财忽视公司主要业务发展、理财资金使用不规范等情形,这些都会对公司高质量发展造成挑战。

  稳健理财仍是主流

  12月23日晚, 三一重能 披露,公司在2025年拟使用最高额度不高于55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12月20日晚,电投入生产融披露,公司及所属企业拟在单日最高余额不高于60亿元范围内,购买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12月10日晚, 隆基绿能 披露,预计2025年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单日最高余额上限为300亿元……

  大量案例显示,一批A股公司在最近披露了2025年度“闲钱理财”相关计划,明确资金使用额度及具体投向。记者了解到,委托理财、证券投资是上市公司“闲钱理财”的两大主要投向;风险、收益、流动性等则为主要考量因素,部分公司还对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例如, 广宇集团 明确投资的理财产品期限为短时间(不高于12个月), 隆基绿能 明确不投资股票及其衍生产品等权益类高风险理财产品。

  就上市公司披露的理财进展公告来看,其中不乏收益可观者。12月20日晚, 冀中能源 披露,公司已赎回2023年12月5日起息的固定收益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财达证券 睿达10号(认购总金额2亿元)中的1亿元;并拟再以1亿元认购 财达证券 睿达10号。公告显示, 冀中能源 此前投资购买的 财达证券 睿达10号产品,年化率达4.8392%。

  再看 华源控股 ,12月20日晚,公司披露了前12个月内使用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情景。公告显示, 华源控股 偏好银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期限多为百天以内短时间产品。以公告披露的 利润情况计算, 华源控股 过去一年理财收益超过百万元。

  “从积极的视角来看,正确的理财活动可以为企业造成多重益处。”业内人士表示,适度的理财活动可以让企业的闲置资金“活”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额外收益;同时,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理财产品,可以助推企业对冲通胀风险,提高整体资产收益率,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弹性和抗风险能力。

  记者了解到,部分上市公司2025年度“闲钱理财”规划中还明确了安全性较高的委托理财与收益较高的证券投资的配比。

  例如, 金溢科技 2025年闲置自有资金投资总额度上限为10亿元人民币,其中不高于8亿元用于委托理财,不高于2亿元用于证券投资。 厦门信达 2025年拟使用不高于50亿元(任意时点的交易金额,下同)进行委托理财、不高于10亿元进行债券投资、不高于8亿元进行除债券投资外的证券投资。

  警惕理财“暗礁险滩”

  然而,上市公司的“理财之路”其实不是一帆风顺。12月23日晚, 税友股份 披露,公司提前赎回委托理财产品—— 东吴证券 东瑞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确定投资亏损1053.43万元。

  对于投资理财进程中的“暗礁险滩”,最直接的危险便是资金损失,尤其是在选择高风险高收益产品时,企业可能面临本金无法收回的困境。而这些损失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则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上。

  查询2024年三季报可见, 台基股份 等许多家公司受投资亏损影响,拖累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台基股份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1890.67万元人民币,公司解释称,主要是购买的理财产品投资亏损所致。

  “理财活动可能造成的财务报表波动值得关注。”前述业内人士称,当理财产品的市值发生大幅变动时,可能会对企业的季度或年度业绩造成明显影响,增加财务报表的不确定性。而这不仅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还可能引发监管机构的重视。

  更典型的案例则是某煤矿机械企业的理财“暴雷”事件。该公司6月披露,公司3亿元购买并逐渐到期的信托理财产品,仅累计收回2956.34万元人民币,其余款项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危险。这也引来上海证交所火速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理财资金是否规范使用也是监管关注的焦点之一,且有公司因此而“受罚”。近期,因自有资金理财不规范等原因, 聚飞光电 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经深圳证监局查明, 聚飞光电 使用自有资金理财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且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超过授权额度。

  具体来看,2021年度, 聚飞光电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期间持有的理财产品最高余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但未履行董事会审议程序并实行临时公告,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2023年至2024年,公司部分期间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额度超过公司股东大会授权,不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有关规定。

  “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也非常重要。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理财相关信息,包含理财产品的类型、期限、收益率和可能面临的危险等,以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前述业内人士称。

  面对“闲钱理财”所造成的 利润与风险,上市公司群体应当如何权衡?首要之举就是建立健全的危险管理体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危险承受能力,制定正确的理财策略,严格控制理财规模,避免将过多资金投入高风险领域。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筛选和评估,优先选择风险可控、流动性好的产品。

  而对于理财资金规模,上市公司也应当坚持“以收益覆盖风险”的准则,合理控制理财资金规模,以确保主要业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更要避免陷入“靠理财挣钱”“靠炒股挣钱”的误区,即过度依赖理财、炒股收益造成企业忽视主要业务的发展、忽视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最终丧失核心竞争力。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闲钱理财”无可非议,但唯有审慎决策,严控风险,方能在资金运作的博弈中拥有更大胜算,为企业经营发展“锦上添花”。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上市公司】  【股份回购】  【投资者】  【理财产品】  【市值管理】  【东北证券】  【A股公司】  【华维设计】  【问询函】  【必要性】  【会计师事务所】  【财联社】  【ST股】  【资格罚】  【审计机构】  【换所潮】  【大全能源】  【节水灌溉】  【解禁王】  【达摩克利斯之剑】  【后备企业】  【华阳智能】  【电子雷管】  【微特电机】  【重大资产重组】  【资本市场】  【吉林证监局】  【李立国】  【振兴发展】  【山子高科】  【管理制度】  【内幕信息】  【信息披露】  【董事长】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