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吸引力】对话清华大学田轩 - 多措并举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 - 2024年终特刊
【查看信息来源】 12-26 15:42:50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走出先抑后扬趋势,A股在持续数月的低位徘徊后,随同9月24日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而迅速回温。2025年,进一步提振A股,当从何处着手?
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来审视,中国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正是吸引更多外资流入的好时机。要想提高中国资产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亟需哪些措施的推出?
站在更为宏观的视角,提振消费,改善就业,是拉动经济增长与提高居民获得感的关键所在。两者的解决,又当抓住哪个“牛鼻子”?
带着这些疑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展开一场对话。
田轩预期,2025年将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提振市场信心,推动A股的增长走势。
不过A 股要走出相对稳定的上升行情,关键还在于经济的平稳上行。田轩认为,需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理,包含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
另外,投资、消费、出口,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特朗普即将上台,在加征关税预期增强之下,我国出口难免承压,提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
而要想提振消费,关键之一即是改善就业。民营企业是我国就业的主要提供者,改善就业,又需民营企业家信心的提升。
田轩认为,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不仅需要为其提供政策、资金、项目等“硬支持”,更关键的是提供“软支持”,包含公平的竞争环境、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稳定的政策预期、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明确界定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多措并举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稳住楼市股市”,自9月24日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政策出台以来,A股已经有明显提振。你预计2025年A股走势如何?如何进一步稳住股市?
田轩: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强调“稳住楼市股市”,表明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可以预期2025年将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进而提振市场信心,推动A股的增长走势。而在“超常规”逆周期调理等政策作用下,经济的回升向好,将为股市提供更强的支撑,增进估值修复,避免出现大幅波动。
要进一步稳住股市,需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强化超常规逆周期调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优化财政支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公司。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好结构性政策工具和创新的政策工具,满足合理资金需求;放宽社保资金、险资、银行资金投资比例和范围限制,简化市场准入程序,拓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优化外资准入制度,简化跨境投资的审批流程,完善外资服务政策,推进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扩容,持续吸引跨境资本;建立多维度风险监测体系,完善预警机制,及时梳理、处置潜在风险点,设立一定规模的金融稳定基金,非常时期可采取推出平准基金、暂停或取消征收印花税等行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督促其加强市值管理、提升盈利水平、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透明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大对异常交易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同时健全赔偿机制,为受损投资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济途径。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其实,2023年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即被反复提及,目前已经出台系列政策。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田轩: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中长期资金准入门槛,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并提高全国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权益投资比例,优化风险系数规定,创新财税制度,如针对不同期限投资涉及的所得税、印花税、契税及相应股息、红利所得,进行分级分档征税,对长期投资进行适当减免等。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鼓励险资、企业年金等开展多元化投资,如拓展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及其它创新产品投资。
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 养老金 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标准,强化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察管理包容性,引导价值投资。
同时,强化上市公司治理,通过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鼓励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鼓励回购增持等方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加强入市及交易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支持长期资金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和上市公司治理活动中,同时加大非法行为处罚力度,有效控制风险,完善长期收益保障机制。
21世纪: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视角而言,当前全球多数资产都处在高位,中国资产处于历史低位,这是否意味着A股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较大?从数据来看,外资整体流入情况相对有限,要想提高中国资产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田轩: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视角而言,当前中国资产的确处于历史低位,是吸引更多外资流入的良机。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其实不如预期,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均面临一定的外资流出压力。外资流入有限的原因除了有外部环境变化加快,强美元因素外,还有外资入市渠道不畅、内部市场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等原因。
要想提高中国资产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应出台一系列超预期的支持政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制造业和行业龙头,进行核心技术研发,面向海内外实施兼并重组等,提升核心竞争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与国际标准衔接,强化市场监管,严格信息披露,保障市场公正、透明,提升A股市场的国际化和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简化跨境投资的审批流程,完善外资服务政策,降低外资机构的运营成本,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交易效率;推进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扩容,增加更多符合基本条件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的开放,提高外资入市的便利性,丰富投资选择。
未雨绸缪设立平准基金
21世纪:A股在3000点以下时,你曾提出已到平准基金入场时。如今股市已经有所提振,现在还是平准基金入场的好时机吗,如何把握入场时机?
田轩:平准基金适宜的推出时机通常是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且已经有的市场机制已起不到较好的调理作用的时候,3000点以下的时候市场下跌幅度较大,严重损害了市场稳定,的确是比较好的入场时机。但经系列支持性政策和创新工具的实施,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成交量和成交额上升,市场活跃度提高,尚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景。
当前,可高度关注市场动态,未雨绸缪研究平准基金的设立和运行机制。当市场存在回调现象,且宏观调控、市场调理也无法抑制下跌趋势时,可推出平准基金。并根据市值情况、波动情况及调控目标设定具体的规模,灵活调整投资策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非理性波动。
21世纪:你是否仍然鼓励设立平准基金?平准基金设立非一日之功,设立平准基金应当优先解决哪些问题?注意防范哪些风险?
田轩:虽然当前市场运行平稳,但2025年将面临外部市场冲击和内部经济压力,为防范大的市场波动出现,仍建议未雨绸缪、事先筹备设立平准基金,目标是在市场出现非理性狂跌时,及时提供流动性,强化市场稳定的保障。
设立平准基金应当优先解决立法与制度设计问题,明确平准基金的法律地位和运作规则,赋予平准基金在特定情境下干预市场的法定权力。另外,需要根据市场规模和流动性需求设定基金规模,通过财政拨款、发行特别国债和金融机构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源筹集,明确不同机构之间的出资比例和分配机制。明确平准基金入市的条件,采用稳健的投资策略,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进行日常运营。加强对平准基金操作的监察管理和披露,确保其操作合规、透明、高效、规范。
应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包含股票市场大幅度波动造成的市场风险,人为失误、系统故障等原因引发的操作风险,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操作市场引发的道德风险,和因长期依赖平准基金可能造成的市场调理机制失灵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不追求短时间收益,而是以保护市场稳定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避免一些违规操作发生。同时,优化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强化上市公司治理等,增进市场自我调理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软支持”
21世纪:资本市场的稳步上扬,背后离不开经济的平稳上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当前提振消费的关键是啥?政策刺激能够起到短时间提振效果,长期提振是否需要进行更多改革?
田轩:当前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包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就业机会、优化收入分配等,同时提高 养老金 、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降低教育负担等,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政策刺激通过减税降费、增加公共支出等方式和实施以旧换新政策、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援力度等行径,短时间内快速直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长期提振需要进行更多改革,包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酬劳在首次分配中的比重,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鼓励和支持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如电子商务、网络直播、文旅融合等,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优化消费环境,包含提升商品和服务品质、优化消费体验,设立消费维护权益的机构和渠道,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等。
21世纪:消费的回暖离不开就业改善与居民收入的提升,民营企业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如何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更多支持,以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继而改善就业?
田轩: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在增进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回暖方面有着无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进一步改善就业状况,不仅需要政策、资金、项目等“硬支持”,更关键的是“软支持”,包含公平的竞争环境、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稳定的政策预期、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明确界定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调整民营经济战略定位,保障民营企业社会身份地位的公正性,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要求,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突破区域限制、行政干预、市场保护等壁垒,加快全国 统一大市场 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增强市场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市场效率。聚焦民营企业运营实际困难,完善市场服务机制,减税降负,帮助各类经营主体解决堵点难点问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信心。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提供信用增进服务,降低信贷成本;同时发展多条理资本市场,鼓励和支持符合基本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尤其是通过降低行政干预,优化让利、收益分配、税费政策,提高民间资本活力,增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强化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法治保障,坚定落实“法无禁止即准入、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市场化、法治化思维,完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机构体系建设。面对先行弄潮儿们的“奇思异想”与“离经叛道”,引导全社会以兼收并蓄的“宽容”文化,来激发、鼓励和呵护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