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流动性】流动性承压 纳川股份-无主-又-无钱-

查看信息来源】   12-28 1:56:37  
纳川股份】【子公司】【流动性


K图 300198_0

  本站记者庄灵辉卢志坤北京报道

  “公司资金流极为紧张。”目前,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198.SZ,以下简称“ 纳川股份 ”)在一份公告中坦陈其“无钱”窘况。

  对于资金流紧张的原因, 纳川股份 表示,主要受公司所投资PPP项目、BT项目应收账款长期拖欠、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影响。在此环境下,该公司及子公司逾期银行债务金额累计已近1.7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 纳川股份 维持“无主”状态已超3年,今年来该公司多位董监高人员辞职,同时该公司承认其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火上浇油的是,该公司全资子公司近日因“未批先建”被罚近200万元。

  资金流极为紧张

  资料显示, 纳川股份 主要业务主要包含管道与 新能源 两部分,其中管道业务涉及给排水管材研发制造销售、管道修复、管道工程服务、管网投资运营,相应管材产品主要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雨水收集、引水、给水、排水、中水回用、工业、燃气及核电等领域。

  2020年, 纳川股份 引进战略股东三峡集团,成为“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实施践行者之一。当年年报显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生态”)与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资本”)成为 纳川股份 第贰大股东,两者为一致行动人关系,持股比例超15%。其中,长江生态为长江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

  2021年, 纳川股份 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志江向长江生态转让5.01%股份。当年4月,随着相应股份转让完成, 纳川股份 更改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无主”后, 纳川股份 业绩持续承压。

  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 纳川股份 营业收入连续3年下滑,2023年度营业收入已不足4亿元人民币。对照来看,2020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8.95亿元人民币,2019年之前,该公司多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同时,2021至2023年, 纳川股份 归母与扣非净收入均连亏3年。其中,扣非净收入分别为-1.10亿元、-2.98亿元、-3.10亿元人民币,亏损持续扩大。

  今年前三季度, 纳川股份 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17%;归母净收入-0.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42.62%;扣非净收入-0.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45%。

  业绩承压的同时, 纳川股份 近日坦言,公司资金流极为紧张。

  “受公司所投资PPP项目、BT项目应收账款长期拖欠、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影响,公司资金流极为紧张,致使公司及个别子公司12月应付的部分银行PPP项目贷款、流动贷款利息未能如期偿还,造成银行利息欠付及贷款逾期。” 纳川股份 近日指出,公司及子公司逾期银行债务金额累计约1.69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3年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22.45%。

  对此, 纳川股份 表示,因上述债务逾期,公司及子公司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费用,造成公司的财务费用增加,存在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或资产被冻结的危险,可能对公司财务情况及日常生产经营发生不利影响,并对公司今年度业绩发生影响。同时,债务逾期事项可能会造成公司融资能力下降,加剧公司资金流紧张局面。

  “公司正积极与银行、金融机构等相关方沟通,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逐步化解债务逾期问题。” 纳川股份 表示,公司将采取有效措施尽全力保障生产经营,继续加大非主业资产处置力度,努力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子公司“未批先建”

  其实,今年6月底,在回复年报问询函时, 纳川股份 就坦言,若持续受到下游客户回款不及时的影响,公司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据彼时披露信息,截直到今天年5月底, 纳川股份 货币资金余额为5595.29万元人民币,其中受限资金3871.93万元人民币,存在一定的钱财压力;有息负债约12.99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到期金额约5.55亿元人民币,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

  资金承压环境下, 纳川股份 全资子公司近日还因“未批先建”被罚款。

  最近, 纳川股份 控股子公司长泰县纳川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泰纳川”)收到当地住建部门出具的《行政处理决定书》。

  相应决定书显示,在未经许可情境下,长泰纳川在其建设的长泰县主要乡镇场区污水管网等设施建设工程(三期)中私自施工建设。相关工程已处于施工后期且属于大型工程,因此相关机关按工程合同价款2%的标准对长泰纳川处以罚款,为197万元人民币,同时对直接责任人处以19.7万元罚款。

  “本次处罚预计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影响。” 纳川股份 表示,根据行政处理决定书,长泰纳川仍保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同时,公司将引以为戒,持续督导子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另外, 纳川股份 此前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累计发生的诉讼、仲裁金额合计约为1.09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4.40%,所涉案件共38起。

  其中, 纳川股份 及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仲裁案件共2起,涉及金额合计409.34万元;作为被告的诉讼/仲裁案件共36起,涉及金额合计约1.05亿元人民币。

  高管接连辞职

  “无主”后直至去年,除总经理两度变更和少数董监高人员辞职外, 纳川股份 管理层基本保持稳定。

  相应稳定情况于今年发生变化。今年以来, 纳川股份 已经有8位董监高人员辞职,不考虑换届因素,相应辞职人数已超过去三年总和。

  今年2月份, 纳川股份 董秘姚俊宾辞职,辞职原因为个人原因,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4月份,该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肖仁建和董事、副总经理傅义营均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

  今年5月份,因工作安排, 纳川股份 总经理吴晓晖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该公司随之聘任刘鑫宏担任公司总经理。同月,该公司董事史晟彦、董事熊永生辞职,两人辞职后均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辞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

  今年6月份,陈志江申请辞去 纳川股份 第五届董事会董事、老总、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辞职原因为个人身体原因。

  今年7月份, 纳川股份 副总经理傅义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今年10月份, 纳川股份 财务总监汪海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陈志江的辞职造成 纳川股份 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因此其辞职报告将于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发生出新任董事后生效。陈志江辞职时, 纳川股份 还表示,老总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将在两个月内完成新任老总选任及法定代表人的工商变更登记工作。但直到今天,该公司老总及法定代表人仍未变更。

  近期 纳川股份 召开了2024年第贰次临时股东大会,但只补选了连佩菱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并选举林惠霞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主席。而早在去年10月,陈志良就因个人原因辞去 纳川股份 第叁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

  在此之前, 纳川股份 于今年7月份召开第壹次临时股东大会,但并未审议人事相关议案。

  就相应问题,记者致电致函 纳川股份 董秘办采访。对方表示,年底领导工作安排较多,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