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ST美讯】主板新规下首家 - *ST美讯触发5亿市值退市
【查看信息来源】 12-30 21:00:09
上市已近29年,证券简称变化过15次,其间数度戴帽摘帽ST、*ST,还曾被冠以PT股的“标记”……今天,随着又一个一字跌停,* ST美讯 (600898.SH)这家几经浮沉命途多舛的沪深A股“老公司”,还是未能再续写它的故事。
自沪深交易所新的主板《上市规则》将市值退市标准由3亿元调整为5亿元后,* ST美讯 成为第壹家触发这一条款的上市公司。今晚,公司再发交易异动风险提示公告:目前,公司及控股方未规画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等重大事项。公司董秘办也于今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应该是注定要退市了。”
此前不久,* ST美讯 刚刚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理决定书》,因2020、2021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受到相应惩处。
* ST美讯 “锁定”主板新规市值退市首例
12月30日,* ST美讯 继续一字跌停,报收于1.11元/股,总市值为3.17亿元人民币。* ST美讯 董秘办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以这个价格收盘后,今天已是连续第12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人民币。之后即便股票价格有起色,也无法在第20个交易日限制期内,让市值翻回5亿元(以上),应该是注定要退市了。退市后,公司将进入全国股转系统(两网及退市公司板块)。”
根据《上海证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上市公司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在上海证交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情形的,上海证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
此前,* ST美讯 股票12月13日收盘价为1.73元/股,对应市值4.94亿元人民币,首日低于5亿元人民币,直到今天其市值均在5亿元以下徘徊。据计算,剩余8个交易日中,即便公司每日均能涨停,其在第20个交易日的市值也仍将低于5亿元人民币。
交易类强制退市不设退市整理期
* ST美讯 今晚公告再次强调,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将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除将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 ST美讯 还有其它退市风险:公司前三季度净收入为负且营业收入过低、截至三季度末的净资产为负,若至年底仍未扭转上述状况,则有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的危险。
相关公告还显示,* ST美讯 的控股股东山东龙脊岛已质押了持股总数的59.38%;其一致行动人北京战圣投资有限公司则质押了持股总数的99.99%,当前该质押股份还涉及诉讼。
同时,* ST美讯 也在今晚的异动公告中再次明确:经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函核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目前未规画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业务重组、股份回购、 股权激励 、破产重整、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10月15日* ST美讯 公告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理决定书》。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查明,公司2020年、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 ST美讯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156万元罚款;对当时担任老总、总经理、财务总监等相关责任人也采取了相应处罚。因此而利益受损的投资者可发起维护权益诉讼。
最近,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其中,在“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增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章节提到: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公司,大力削减“壳”资源价值。另外还强调,大力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施展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专业调解、示范判决等各类方式,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主体,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命途多舛的沪深A股“老公司”
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 ST美讯 经历了数起数落几度沉浮。
该公司前身为 郑州市 百货文化用品公司,于1996年4月上市,股票简称“郑州百文”(后更名“郑百文”),成为 郑州市 的第壹家上市企业和 河南省 第壹家商业股票上市公司。在1997年,多项经营指标在沪深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位列第壹。但到了1999年,却一年亏损9.8亿元人民币,创下沪深股市的亏损之最,并被曝出大量违规的钱财拆借、挪用行为。短短两年,经历了从“盈利典型”到“亏损大王”的转变。
在生死未卜之际,2000年,山东三联集团宣布,对郑百文进行战略重组。这起重组案在当时的资本市场、司法领域甚至社会上都引发了广泛关注。
重组完成后,公司更名为“三联商社”,但经营状况我们时常处于大幅波动中。2008年,国美电器借旗下公司,拍下三联集团所持被银行申请拍卖的部分股票,与三联集团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股权博弈。至20十年,最高院终审裁定,驳回三联集团上诉,国美成功入主。
由于原有的家电零售业务日渐没落,该公司进行了转型,2017年,公司在收购相关电子企业后,将与家电零售业务相关的资产置出,主要业务更改为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并更名为“国美通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国美通讯又入局较晚,经营状况再度陷入水火倒悬之中,2018年-2023年,公司归属净收入连续六年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仅实现营业收入816.83万元人民币,归属净收入亏损3116.39万元人民币,归属净资产更是低至-1.14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