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操纵市场】经济日报 - 严字当头根治操纵市场

查看信息来源】   1-2 6:23:31  

  不久前,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老总,和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理决定书,决定对二人分别处以1.09亿元、200万元罚款。此前,因涉嫌操作证券市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两人立案。

  通过人为操控扭曲股票价格,引发股票价格暴涨狂跌,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获取利益离场后留下“一地鸡毛”,操作市场的实质就是坑骗。如此行为,严重扰乱市场定价体系,破坏正常交易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站到了全体股民的对峙面,务必严厉责罚重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其关键一点就是要严肃查处操作市场等非法行为,强化震慑警示,增进公平高效,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对于操作市场等非法行为,监管职能部门始终坚持“零容忍”,在行动上更是屡见真章。2024年以来,证券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查办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大幅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操作市场、内幕交易类案件共作出处罚45件,同比增长约10%,处罚责任主体85人(家)次,同比增长约37%,罚没金额约23亿余元,同比增长约9%。

  严打之下,操作市场行为仍时有出现,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利益驱动。虽然近年来对于操作市场行为的罚没金额屡创新高,惩办力度逐步加大,但面对倒腾一只股票就可能实现几个“小目标”的丰厚获取利益诱惑,依旧有人抱有侥幸心理,选择揭竿而起。同时,借助新模式、新技术,操作市场手段花样漫山遍野,操作市场行为日益隐蔽,较难被精准监测,部分人频繁伸出非法的手,换着花样想绕开监管的“眼睛”,试图在股市大捞一笔。

  沉疴还需猛药治,根治操作市场行为,务必有的放,要进一步提高相关非法行为成本。如果仅仅一纸罚单了事,不仅不会让操作市场者肉疼,反而有损执法的严肃性。未来还需巩固对股票价格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追究责任,大幅提升犯罪成本,形成更强的监察管理约束力。尤其是针对部分上市公司“关键少数”违背忠实义务,利用身份职位优势偷看底牌,囤积股票、对倒拉抬、抢先交易的恶劣行为,应依法让其付出行政、刑事和民事多重代价。监管长出“牙齿”,非法者才会心生敬畏。

  覆盖面广、手段隐蔽、涉案金额大,这些因素使得打击操作市场行为不能仅靠某一部门的单打独斗,还需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市场监管、通信管理、金融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数据联通共享、强化重点领域治理、流畅惩办行刑衔接,同时要用好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 等互联网技术手段,精准锁定股票价格操作的钱财链、信息流,强化对交易的全过程监管,“拔出萝卜带出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让敢于以身试法者现原形、受教训、长记性。

  得益于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呵护和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当前A股走势趋稳。乐观预期的持续积累,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容不得操作市场者的破坏。唯有严字当头,对践踏监管红线的非法者惩一儆百,方能加快建设一个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