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2025】深化提升行动进入收官年 国企改革重点-圈定-

查看信息来源】   1-6 2:20:01  
2025】【管理人员】【国有企业

  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收官之年。不久前,国务院国资委接连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一系列重点任务被“圈定”。其中包含,统筹优化企业科技创新相关规划、组织、考核、激励、合规免责等体制机制;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底前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等。

  强化激励

  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第壹次月背采样返回、深地塔科1井成功突破地下1万米、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2024年,一项项重大创新成果涌现,国有企业创新动能更加充分。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2025年全面强化创新能力体系建设,更好施展在增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关键作用。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强化行业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强化目标导向的条件研究,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头底层技术。

  “要善于用系统思维提升科技攻关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日前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四次专题推进会上强调,创新联合体的“盟主”要主动施展作用、明晰利益联合机制,围绕市场目标导向,强化科技攻关力量配置,推动不同层面的技术要素与市场要素系统集成,鼓励更多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中施展更大作用,更深水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优化科技成果披露、评价、评估、交易机制,推动流畅企业内部成果转化通道;加快建设之中试验证平台,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探索组建场景应用创新增进中心。

  推进会提出,链长企业与用户企业要双牵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增进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融通发展。要充分重视开放市场和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采购力度。

  ——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健全科技型公司梯度培育体系,着力缔造龙头型、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以创新创造为导向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

  推进会明确,鼓励以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为龙头,以市场化方式推动重组整合。

  “2025年国资 国企改革 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优化创新体制机制,预计支持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将继续推出,科改示范行动深化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联合体将加快建设。”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顶级研究员刘兴国称。

  优化布局

  加大重组整合力度

  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等新央企亮相,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加快并购重组、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新设合并成立“四川能源发展集团”……2024年,一项项整合重组落地,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在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的布局比重超70%,2024年1至11月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占投资总额比重第壹次突破40%。根据此前制定的目标,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要达到35%。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2025年要切实抓好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抓好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当前,很多央企已在加紧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例如, 中国广核 集团研究制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方案,提出了核能领先、核燃料安全保证、 新能源 倍增、数字化跃升、核技术突破、科技型环保强基和未来产业启航七大产业发展计划。对照国家战 新产业 分类,中广核“6+1”产业基本都属于战 新产业 范畴,战 新产业 营业收入占比超75%。

   中国船舶 按计划、分阶段推进重组整合,有序整合集团内 新能源 、动力机电、试验研究、特种船等业务,实现集约化发展。目前,管理的二级单位户数已由“两船”重组时的147户减至84户,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减至70户左右,优化幅度超过50%以上。

  多地也明确并购重组路线图。例如,《上海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力争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 新材料 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人民币。

  刘兴国判断,2025年各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将有序推进,新增投资将更多聚焦于“三个集中”,譬如 工业母机 、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工业 机器人 、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将明显加快。

  考核向深

  推行管理人员调整退出制度

  2025年底前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明确要求。

  在刘兴国看来,这一制度的普遍推行是基于两方面改革的切实需求。一是市场化改革,需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用人机制;二是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强能力的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记者了解到,目前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相关制度建设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就是要着力解决有制度没动作和覆盖广度深度不够的问题。

  “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适用对象是管理人员而非普通员工。”苟坪解释说,“末等”不等于“末位”,不能简单划比例,更不能搞“一刀切”;“退出”的类型主要是指退出“原岗位”,“退出”的情形主要是指通过强化考核评价,对认定的考核末等或不胜任的管理人员实行常态化“退出”,而不是贪污腐化等个别情形或到龄退休、主动辞职等“退出”。退出岗位后,还要加强培训和引导,强化人岗匹配,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

  “其实以前就已经有相关的动作,现在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好比连续两年考核为C的就需要考虑调整现岗位。”有央企人士对记者表示,考量到新业务的发展特点也设置了容错机制和免责机制。不过他也坦言,目前是“摸着石头在过河”,有些细则尚待进一步完善。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研究制订相关工作指引,强化政策指导,着力解决基层不敢改、不会改、不想改问题。

  在创新优化改革推进落实机制方面,苟坪举例称,为适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任务需要,集团公司要对不同子公司实施不同 的管控模式,对原创研发类子公司要建立长周期的投入机制、考核机制和宽容创新失败的机制。

  新的一年,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改革也将继续深化。

  国资委明确,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着力解决目标设置科学性挑战性和结果兑现刚性的问题。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根据企业发展阶段、行业周期、市场形势等实际,兼顾历史水平、战略规划、同业对标等原因,合理确定契约目标。

  “对于‘军令状’中明确的目标任务,要坚决做到‘干得好就激励、干不好就调整’,不搞变通、不打折扣,把‘刚性考核兑现’执行到位。”苟坪说。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2024】  【2025】  【银行业】  【董事会】  【董事长】  【大换血】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反补贴】  【反倾销】  【赤藓糖醇】  【双反调查】  【汽车工业】  【汽车零部件】  【十字路口】  【可转债】  【信用债】  【发行量】  【城投债】  【利率债】  【收益率】  【梁文涛】  【投资机会】  【首席经济学家】  【人工智能】  【商品市场】  【天然气】  【世界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管理人员】  【国有企业】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