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电力设备】鲸观察 - 外延式整合、区域内互补 2025年券商合并重组仍有看头
【查看信息来源】 1-6 22:01:36蓝鲸新闻1月6日讯(记者王婉莹)2024年,证券业的关键词,一定有“并购重组”一席。监管政策提倡,支持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中小机构不同化发展、特色化经营,券商并购重组加速推进。
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当前证券业并购案已经有七起,“国联+民生”“浙商+国都”“西部+国融”“平安+方正”“ 太平洋 +华创”“国信+万和”和“ 国泰君安 +海通”。
从合并路线来看,此轮合并一是以外延式业务扩张或区域内互补为起点推动疆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二是同一体系内推动股权整合以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增强整体竞争力。
业内人士预判,国内券商过去主要通过内生增长逐渐扩大规模,未来在监管的引导下,业内的并购可能会增多,资源整合或将成为券商快速提升规模与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大型券商通过并购进一步补齐短板,巩固优势,中小券商通过外延并购有望弯道超车,实现规模效应和业务互补。预计整合后,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大头部券商+中小特色券商的格局也会逐渐明朗。
预计未来两类券商有较强的被并购预期:一是在强监管、防风险框架下有业务回归根源或风险处置需求的央企资本下属券商或民营券商;二是同一国资体系内推动资源整合,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券商。不过,券商并购重组流程较长,并购效果也有所不同,高层调整、业务协调、团队整合均有难度,需要并购方具有较强的多方整合和管理能力。
12月以来券商合并驶入“快车道”
自90年代以来,我国证券业先后经历了四轮并购浪潮:分业经营、综合治理、“一参一控”、市场化并购。整体来看,券商之间的并购,旨在实现扩大疆土、提升实力、做强做优的目标,政策支持和引导下,行业第五轮并购浪潮袭来。
尤其是去年12月份以来,券商并购进展步伐明显加快,推进中的“国联+民生”、“ 国泰君安 +海通”、“西部+国融”、“国信+万和”和“浙商+国都”均获得了本质进展。
(图片来源:蓝鲸新闻制图)
其中,进程最快的当属“国联+民生”,回顾来看,二者合并进展较为迅速。2023年3月,国联集团以91.05亿元拿下民生证券30.3%股权;2024年4月, 国联证券 宣布拟发行股份收购国联集团等45名交易对手持有的民生证券95.48%股权;9月, 国联证券 公告称,拟发行A股股份购买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事宜,已获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月17日,重组方案即获交易所审核通过;同月,“国联+民生”整合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这意味着,行业首单券商重组注册获批,“国联+民生”合并整合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 国泰君安 +海通”亦是进展较快,仅用时3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公司治理程序,这一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整合案例,涉及多个业务牌照与多家境内外上市挂牌子公司,也创造了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上海速度”。9月5日, 国泰君安 、 海通证券 同步发布关于规画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12月13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合并重组交易方案等相关议案。12月23日,合并重组申请正式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上海证交所受理。12月30日晚间, 国泰君安 、 海通证券 回复上海证交所审核问询,披露更多合并重组关键细节。
另外,“西部+国融”合并正处于规画阶段。6月, 西部证券 公告称,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公司正在规画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具体收购股份比例以最终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12月6日, 西部证券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和收购相关授权事项的两项提案,进入材料申报、监管审核环节。
从进程来看,“国信+万和”官宣合并时间不长,但已更新进度。8月21日, 国信证券 发布公告称,正在规画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收购万和证券。9月4日, 国信证券 再度公告,将以8.6元/股的价钱,将股权收购比例提高至96.08%,收购完成后,万和证券将作为 国信证券 控股子公司,聚焦跨境资产管理。12月6日, 国信证券 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方式,购买深圳资本等7家公司合计持有的万和证券96.08%的股份。
“浙商+国都”也在12月取得重要进展。3月以来, 浙商证券 从重庆信托、国华能源、同方 创投 等多名转让方手上经历数轮收购,目前合计持有国都证券34.25%股份,成为第壹大股东,总耗资约51亿元人民币。7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受理国都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实控人的申请。12月, 浙商证券 公告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公司成为国都证券主要股东,核准浙江交通集团成为国都证券实际控制人。12月,重庆国际信托等8家公司持有的国都证券19.97亿股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全部划转至 浙商证券 。
除上述五组券商外,“平安+方正”“ 太平洋 +华创”则进展相对缓慢。
其中,“平安+方正”近一年并未有新的动作。2022年12月, 方正证券 控股股东更改为新方正集团, 中国平安 间接控制 方正证券 。2024年3月的业绩说明会上,针对投资者提问, 方正证券 老总施华表示,会与各方一起,从股东、投资者价值最大化动身,根据方正集团重整投资协议和监管要求,按节奏推进相关工作。
“华创+ 太平洋 ”之间的 股权转让 事宜也较为缓慢,过去一年未见本质进展2022年5月,华创证券通过司法拍卖途径,斥资17.26亿元成功竞得 太平洋 证券10.92%的股权。2023年12月2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对 太平洋 证券变更主要股东的反馈意见。然而,直到今天,该申请尚未获得核准。
中小券商股权流转加速,券商合并传言频现
眼下,券业并购重组显现两条主线,一是以业务或区域互补为起点推动疆土完善,以实现更广阔的市场覆盖,扩大市场份额;二是同一体系内推动股权整合以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增强整体竞争力。
譬如, 国信证券 收购万和证券、 国泰君安 收购 海通证券 ,均为同一大股东或实控人旗下的券商内部整合。而这一类内部整合往往进展较快,确定性高。
国盛证券非银分析师马婷婷指出,同一国资旗下的券商股权关系更明确,合并重组流程更简单,通过上市券商兼其实不是上市企业的模式也不涉及退市等诸多问题,节约时间和沟通成本。
在这一主线下,亦有多家券商存在合并可能,从实控人角度来审视,多家券商的归属关系清晰明了。例如,第壹创业与 首创证券 同属北京国资委麾下; 财通证券 、 浙商证券 实控人分别为浙江财政厅和浙江国资委; 中国银河 、 申万宏源 均为中央汇金系; 天风证券 和 长江证券 同属湖北国资旗下等。
地域互补问题上,如“华创+ 太平洋 ”“西部+国融”均有望在地域上形成业绩互补,华创、 太平洋 两家券商主要业务分别在贵州和云南,合并前景主要是提升西南省份影响力和资源整合互补。 西部证券 分支机构主要在陕西;国融证券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部+国融”两者合并后,有望增强 西部证券 在华北地区的影响力。
在地域主线下,亦有一批券商被市场寄予合并希望。例如,同属浙江的 浙商证券 、 财通证券 ;同属福建的 兴业证券 、华福证券等。
从券商体量上看,头部券商强强联合和中小券商之间的并购寻求跨越发展亦是当前合并的重要趋势。已明确的合并案例中,既有“国泰+海通”这样的头部券商联合,也有“国联+民生”“西部+国融”这样的中小券商合并。
除了券商间的整合,也有一些券商选择了吸收合并其子公司。譬如,去年9月, 东方证券 获得监管核准,吸收合并其全资子公司 东方证券 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后者的所有业务、资产及客户群体全面融入母公司。
中证协数据显示,目前仍有 方正证券 承销保荐公司、 申万宏源 承销保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 长江证券 承销保荐公司和第壹创业证券承销保荐公司等独立运作的投行子公司。未来,这些券商子公司也不排除存在整合可能。
回顾去年,中小券商及外资 参股券商 的股权加速流转,或是挂牌转让,或是司法拍卖。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券商股权流转加速,或将激励其它券商采取更加积极的并购策略,精选并购对象以实现业务上的互补与增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及行业整合的深化,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券商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具有独特业务优势或地域影响力的中小券商,希望通过并购来拓宽业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
预计年内行业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
就2025年并购趋势,很多券商分析师表示,预计年内行业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
一是头部券商之间的期待。我国头部投行与国际投行龙头仍存在一定差距,然而,头部券商合并面临较大难度。 中原证券 非银分析师张洋指出,近年来,头部券商经营稳健,行业集中度保持高位,各头部券商之间体量相近、业务布局相似、整体实力不同不大。因此,仅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并购重组,难以有效解决后期整合中的复杂问题。头部券商间的并购重组还需政策层面在组织架构、人员系统、管理模式等后期整合的关键环节上给予更明确的指导。
不过,随着“ 国泰君安 +海通”的合并顺畅推进,也为国内头部券商合并提供了一定参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国泰君安 +海通”吸收合并进度超预期,有望在行业内发生示范效应,将并购重组事宜尽早提上日程更有益于获得选择权和议价权,未来头部券商合并或将更多涌现,形成新趋势。
二是中小券商。对于中小券商而言,面对增长乏力的问题,主动寻求兼并重组被视为一条有效的破局之道。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券商将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重视深耕特色业务,致力于成为区域性的精品服务提供商,以此实现特色化和不同化的发展策略。
“行业竞争加剧下,并购重组加速行业优胜劣汰,通过选择适合的并购标的实现业务互补,形成协同效应或不同化竞争优势。头部券商可能通过资本使用能力实现外延式整合,而中小券商则重视区域和业务互补以实现超车。另外,同一实控人旗下并购整合及央国企聚焦主业、转让券商股权也有可能催化并购活动。”国开证券非银分析师黄婧指出。
东海证券非银分析师陶圣禹预计,在强监管、防风险框架下有业务回归根源或风险处置需求的央企资本下属券商或民营券商,另外,同一国资体系内推动资源整合、增进高质量发展环境下,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券商也有较强的被并购预期。
中航证券非银分析师薄晓旭指出,预计随着行业并购重组案例逐渐增多,行业集中度也有望随之提升,头尾部券商分化将加剧,行业“头部券商+中小特色券商”格局逐渐明朗。
“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势头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和增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陈规模效应。预计行业内并购重组事项将持续加速推进。”薄晓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