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董事长】实探节前消费贷市场 - 银行克制促销 - 中介隐秘揽客
【查看信息来源】 1-7 4:32:39着力于春节前的消费旺季,多家银行近期推出大额信用卡、备用金等产品的限时促销活动,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同步开启,有的银行消费贷利率最低降至2.68%。但与2024年9月份消费贷“价格战”激烈时相比,当前各家银行推出的利率优惠活动显得更为克制和理性,低至“1”字头的利率已难以寻觅。
在各家银行争相揽客的同时,很多贷款中介也活跃于市场当中,他们打着银行的旗帜以超低利率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记者近日走访位于北京十里河、亮马桥等商圈的多家贷款中介公司,了解到其营销套路:前端营销人员抛出远低于市场价的利率诱惑借款人上钩,又以银行面签为由将借款人带到中介公司办公地点,而后由更为老练的职员说服借款人与中介公司签订相关合同并获取借款人重要隐私信息,同时从中收取服务费。
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多家银行近期密集发布声明,与不良贷款中介撇清关系,多地金融监管职能部门也发出风险警示。但部分银行基层机构及业务人员欠妥合规意识,加之当前贷款投放压力较大,且金融信息存在不对等性、贷款中介违规行为较为隐蔽,造成此类乱象仍然存在。
拓宽消费信用产品
“当前我行主推‘乐分易’信用卡分期产品。” 农业银行 北京市 西城区一家支行的顾客经理向记者推荐,“利率每月0.25%,最多可贷30万元人民币,最长使用期为5年,可用于购车、装修、旅游等大额消费,额度使用了才计息。其中,5万元额度可支取现金,可作为备用金来使用。”
“现在有优惠活动,办理并消费满500元可返还1%的刷卡金,最多可返500元人民币,消费满5万元可赠300元蛋糕消费券。”该客户经理说。
另外,记者了解到,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银行推出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一些银行的消费贷最低利率可见“2”字头。
招商银行 推出闪电贷10周年活动,客户可申请到的最低利率为2.78%。另外,1月2日至26日,每周五发放1000张2.68%利率券;1月18日发放1万张118元利息券。
民生银行 北京市 西城区一家支行的贷款经理对记者说:“1月27日前申请我行民易贷,最低可享2.76%的优惠利率,最多可贷20万元。其主要面向代发工资客户、贵宾客户、按揭客户、部分在合作单位上班的顾客和在北京缴存公积金的顾客等。”
另外,国有大行部分分行也在辖区内展开利率优惠活动,利率降至3%以下。 建设银行 湖北分行2025年1月1日起派送利率为2.9%的个人消费贷优惠券,但全省仅有600张,最多可贷100万元人民币,最长贷款期限为5年。
记者了解到,开年以来多家银行推出的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与2024年9月份消费贷“价格战”激烈时相比,显得更为克制和理性,低至“1”字头的利率已难以寻觅,大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维持在3%以上。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营业网点了解到, 农业银行 的“网捷贷”最低利率为3.1%; 中国银行 的“中银e贷”最低利率为3.4%,最多可贷20万元; 建设银行 “快贷”最低利率为3.45%。多家银行职员对记者说,仅有部分客户可申请到最低优惠利率,银行在贷款利率及额度的审批中会综合考虑借款人的工作单位、收入水平、名下房产等信息,和社保、公积金的缴存情况。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年初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是惯例,且临近春节消费旺季,用户贷款需求增大,适合推出相关营销活动。目前处于利率下行周期,2025年大概率存在降息空间,银行提前放贷可锁定较高利率的贷款。另外,受零售贷款不良情况影响,银行开始优化零售贷款结构,提高消费贷准入门槛,现阶段对优质客户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贷款中介趁机揽客
在银行集中开展消费贷营销活动之际,很多贷款中介趁机揽客,假借银行之名声称可提供2%左右的超低息贷款。
“近期我们推出一款低息消费贷产品,利率仅为2.16%,最多可贷50万元人民币,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号称是 杭州银行 直贷中心职员的贷款经理小谢向记者介绍。
在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表达了用款需求后,小谢对记者说办理该业务需到银行面签,无法线上办理,要求记者携带身份证前往指定地点。
在小谢的引导下,记者来到 北京市 向阳区新华国际广场,但其周围并没有 杭州银行 的营业网点。手机地图显示,距此地最近的一家 杭州银行 网点行车距离为7.8公里。
在记者对小谢的银行职员身份发生疑问后,她口风一转,表示其所在的企业为助贷公司,与 杭州银行 合作开展贷款业务。
随后,小谢率领记者来到该公司的办公场地。记者看到该公司入口处的墙壁上悬挂着近20家银行的名称标识,“这些银行都是我们的合作机构,我们会根据客户资质匹配到适当的银行。”小谢向记者介绍。记者看到一间洽谈室的玻璃门上贴着“快优融咨询”几个蓝色大字,另外未发现其它明显的企业标识。
记者来到洽谈室后,由该公司营销主管贾经理接替小谢向记者介绍详细的业务办理流程。“我们为银行筛选客户,需要测评一下您的信贷资质,请您提供身份证和征信查询报告。”贾经理表示。
记者以重要信息仅提供给银行为由,要求与银行职员沟通。贾经理表示:“银行面签环节需要客户在我们公司职员的陪伴下到银行网点进行。去银行之前,我们要先评估客户资质,并根据客户需求匹配一家适当的银行。”
“2%左右的贷款利率其实不是所有客户都能申请到,需要我们提前与银行方面沟通。公司会先与客户签订贷款服务居间合同,也需要客户提供身份信息。”贾经理说。
在整个沟通进程中,记者发现贾经理的说辞与小谢此前的介绍存在较大出入。另外,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办理业务进程中需收取相关服务费用,收费标准为最终批贷额度的1%。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位于北京十里河、亮马桥等区域的多家贷款中介公司。这些公司的营销策略大致相同:前端贷款营销人员先抛出极具诱惑力的低利率吸引借款人前来办理业务,在借款人到达贷款中介公司后,则由更为老练的职员说服借款人签订相关合同并留下重要隐私信息。
警惕低息诱惑
记者同期走访了位于 北京市 向阳区、丰台区、西城区等许多家 杭州银行 营业网点,该行职员均表示,未与任何贷款中介机构合作,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收取客户材料或评估客户资质。该行职员提醒,做贷款务必要到银行营业网点直接咨询和办理,万万不可听信贷款中介的介绍,避免挨坑被骗,也不要把个人隐私信息、征信信息随意泄露给他人。
记者观察发现,近期被贷款中介强行“沾边”的银行不止 杭州银行 一家。春节前夕,很多贷款中介活跃于市场当中,他们打着银行的旗帜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多家银行近期密集发布声明,与不良贷款中介撇清关系,其中不乏国有大行分支机构。多家银行明确表示,不会收取除贷款合同约定之外的任何费用,例如“中介费”“介绍费”“手续费”“包过费”“代办费”等。
这时,多家银行提醒,如果借款人收到营销贷款业务的陌生电话、手机短信或微信广告等,请注意识别身份,优先选择附近的银行营业网点进行咨询。
监管职能部门对此类乱象已屡次发出风险警示,并定期展开执法行动。例如,2024年10月15日, 上海市 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牵头开展“清链3”执法行动,通过对一家手机短信群发系统运营商的深入检查,梳理出19家贷款中介公司,并对这些公司开展了现场检查。经查,12家贷款中介公司涉嫌通过该手机短信群发平台、以银行机构名义进行夸大宣传,1家信息公司存在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犯法行为。
贷款中介乱象防不胜防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说,第壹,当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信贷投放难度加大,部分银行的基层机构和客户经理欠妥合规意识,他们希望通过贷款中介来获取客户;第贰,金融信息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收费等情况了解有限,寄望通过贷款中介获取贷款,或对不法贷款中介的骗术缺乏识别能力;第叁,贷款中介行为隐蔽,如果借款人不配合,较难被查处。另外,监管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空白。
业内人士建议,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可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强化与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协同,严厉惩戒不法贷款中介,提高其非法成本。银行机构要增强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全行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发展观,杜绝与非法贷款中介合作;加强对基层机构、客户经理日常行为的规范和排查。同时,对于部分相对规范的贷款中介,实行总行准入,从源头上严格把关。
如果消费者有贷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办理相关业务;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件、账号密码、交易验证码等信息,不随意向他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旦发觉自己被坑,应保存好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