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新能源】-国补-范围扩大!家电手机汽车换新具体补贴多少?

查看信息来源】   1-8 14:24:18  
乘用车】【新能源

  今天(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责任人介绍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目前总体考虑是,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对于 老百姓 关心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哪些具体细则?

  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助范围更广

  1、享受以旧换新补助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增加到2025年的12类(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补助。

  个人消费者购买上述12类家电中2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助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

  1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助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20%。

  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助1件。

  考量到居民家庭实际需求,每位消费者购买空调产品最多可补助3件,每件补助不高于2000元。

  2024年已享受某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助的个人消费者,2025年购买同类家电产品可继续享受补助。

  2、新增数码产品购新补助。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高于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助,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助1件,每件补助不高于500元。

  3、将符合基本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并入报废更新补助范围,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助限额。

  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前(含当日,下同)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它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 新能源 乘用车,并购买并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 新能源 汽车车型目录》的 新能源 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购买 新能源 乘用车单台补助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单台补助1.5万元。

  个人消费者按通知标准申请补助,相应报废的机动车须为通知公布之日前登记在我名下的机动车。

  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我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汽车置换更新补助支持,购买 新能源 乘用车单台补助最高不高于1.5万元人民币,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助最高不高于1.3万元。

  个人消费者按通知标准申请补助,转让的既有乘用车登记在我名下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通知公布之日。

  4、继续大力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加大对个人消费者在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进程中购置所用物品和材料的补助力度,积极增进 智能家居 消费等。

  2025年,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交售用于报废的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新车的,给予以旧换新补助;对交售用于报废的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并换购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新车的,可适当加大补助力度。

  已预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

  在发布会上,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人民币。对资金需求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部分领域,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

  初步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央财政安排的15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另外,1500亿元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按项目法分配,财政部已经将资金全手下达地方,并明确到具体项目。

  买手机国家补助不限国产进口

  相关责任人在今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优化补助流程,提升消费体验。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增进司司长李刚:我们将以操作简便、好用快捷为目标,合理优化补助申请流程,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消费者的操作环节,同时丰富支付渠道,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便利化的支付需求,提升群众的消费体验。

  另外,支持符合基本条件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参加数码产品购新补助。相关责任人介绍,不论是内资、外资企业,还是国有、民营企业,不论是大型公司还是中小企业,不论是线上平台企业还是线下实体企业,都能够公开、平等地参与补助政策。各地将合理确定并及时更新参与的主体名单,对于严重失信及出现严重非法情形的列入负面清单,不得参与补助。

  打击“先涨价后打折”等价格犯罪行为

  发布会上相关责任人介绍,规范市场秩序,是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价格犯罪行为,和套取补助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壹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助资金。流畅消费者举报投诉渠道,强化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惩戒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和伪造冒用能效水效标识等行为。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