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塞力医疗】-评论-塞力医疗募集资金归还屡次异常值得关注
【查看信息来源】 1-9 8:37:22
文/吴治邦
塞力医疗 (603716.SH)无法按期归还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的戏码再次上演,这是公司半年来的第叁次“失约”。根据 塞力医疗 1月7日公告,公司前期使用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已届满,公司尚未将5000万元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塞力医疗 并未给出处理问题的具体时间表,仅指出正积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尽快归还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梳理可以发现, 塞力医疗 募集资金的归还异常已成为常态。2024年12月30日晚,公司披露,在2023年8月29日决定用于补流的募集资金仍有3.66亿尚未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2024年7月26日晚,公司披露前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9000万元人民币,尚有8200万元未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从公司历次给出的归还募集资金计划来看,解决方案如同复制黏贴,并未看到公司给出解决的具体时间表。
塞力医疗 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当前公司总共有两批次的募集资金仍在使用。公司累计募资规模为11.69亿元人民币,当前节余金额合计为5.19亿元人民币,而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货币资金仅为2.05亿元人民币,显然有部分资金被公司用作他用。
仔细回顾 塞力医疗 的经营情况及监管信息,这或不只是募集资金未能按期归还那么容易,其中的隐情需要监管职能部门进一步理清。
首先,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有腾挪上市公司资金的前科。根据上海证交所在2023年作出的一份纪律处罚决定书显示,2020-2022年度,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景。控股股东赛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或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以项目保证金、借款或可转股债权形式将资金汇入第叁方企业,公司及子公司与该第叁方企业签订《借款协议》或《可转股债权投资协议》,约定借款利率并付款。上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累计发生额合计3.71亿元人民币。监管职能部门认定,公司将资金拆借给第叁方企业,最终流转至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三季报显示,控股股东所持 塞力医疗 的15800000股被质押,质押率为73%;公司老总温伟所持 塞力医疗 的9150,000被质押,质押率为94.97%。考量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明面上的钱财情况,此次 塞力医疗 未能按期归还的募集资金是否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钱财需求相关?是否有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如果真的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则监管职能部门应当及时出手遏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伸向上市公司的手,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其次,应当重点关注公司业务的可靠性问题。 塞力医疗 在募集资金归还屡次异常的提及公司客户均为公立医院,受限于行业政策等原因、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回款虽有好转但仍不及预期。虽然行业有其特殊性,但正因为是公立医院,只要业务真实,回款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正如公司提及的那样,公司正在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应收款项催收力度,增加公司资金流。不过,公司资金流却持续紧张,部分募集资金的归还问题甚至拖延接近半年无法得到解决。这不由得让外界怀疑公司过往业务和应收账款的可靠性,进一步而言,公司是否存在着虚增业务的情形。
最后, 塞力医疗 此前就有因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不规范被监管职能部门通报批判的情形。公司在未履行相应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的情景下,将募投项目的专项资金从募集资金专户转出后用于临时周转和其它项目。结合公司董秘和财务总监的频繁变动,这说明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上市公司的钱财已经被随心所欲调配,需引起监管职能部门和广大投资人的重视。
总的而言, 塞力医疗 募集资金归还屡次异常的怪相或不只是公司披露的那么简略,当中的隐情值得监管职能部门深究,而投资者更应当警惕可能的投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