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老鼠仓】每经热评︱湘财证券原总裁被罚没1842万元 遏制-老鼠仓-需强化监管机制
【查看信息来源】 1-12 19:56:39
最近,重庆证监局对湘财证券原总裁、顶级顾问孙永祥开出了重磅罚单。这起案件因涉及“老鼠仓”行为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公告,重庆证监局对孙永祥合计没收违法所得721.29万元人民币,罚款1121万元。这一处罚不仅彰显了监管层保护市场秩序的决心,也体现了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力度。
“老鼠仓”作为一种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的犯法行为,长期以来是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重庆证监局此次开出的高额罚单,是监管层近年来加强资本市场执法力度的重要体现。处罚金额之高,不仅对涉事人员形成了有效震慑,也向市场传递出严厉惩戒犯法行为的坚定信号。其实,近年来,监管机构在打击“老鼠仓”行为方面获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仅2025年开年短短7个交易日内,监管机构已开出至少6张针对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罚单,涉及 光大证券 、国都证券、 国金证券 、 招商证券 、中山证券和湘财证券等许多家券商。这一密集的执法动作彰显了监管机构对非法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尽管近年来的监察管理力度明显增强,但“老鼠仓”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仅靠单纯的事后查处仍不足以完全根治这一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完善防范机制成为燃眉之急。
首先,需要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具体而言,应督促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明确从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强化对投资决策和交易执行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老鼠仓”行为发生的存在性。
其次,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从业人员的监察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信息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查处异常交易行为,是提升监管效率的重要方式。同时,强化与司法机关的协作,构建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的查处机制,也能够确保对犯法行为的打击及时、精准。为了强化惩戒效果,还可以探索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将严重非法的从业人员列入名单并实施市场禁入,进一步提高犯罪成本,形成更强的威慑力。
另外,外部监督力量的引入也是完善防范机制的重要环节。应优化举报机制,鼓励内部员工、外部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通过设立举报奖励制度,提高举报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监督体系。举报机制不仅能弥补监管资源的不足,还能增强市场整体的自律意识,从而在全行业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
“老鼠仓”行为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普通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也要挟着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全面、有效的防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