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知识产权保护】合合信息董秘刘忱 - AIGC安全发展需多管齐下
【查看信息来源】 1-15 12:19:54新华财经上海1月15日电(记者王淑娟)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刘忱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成式 人工智能 技术(AIGC)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这一技术革新在为人们生活、工作造成极大便利的同时,由于缺乏科技伦理的规范与引导,滋生出诸多安全隐患,成为不法之徒实施网络犯罪的新工具。2025年上海地方两会期间,他将聚焦“以科技伦理为导向,科技助力AIGC安全发展”建言献策。
刘忱指出,AIGC短短两年便实现从文生文、文生图到深度伪造、文生视频的跨越发展,但也滋生了诸多安全隐患。一是生成式做假造成虚假舆论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数量暴增3000%,这一数据凸显诞生成式做假问题的严重性。
二是电信诈骗技术升级,根据专业安全技术公司对全球7个国家的7000多名被访者的调查,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受访者经历过AI语音克隆骗局,70%的人难以分辨克隆声音与真实人声。
三是 知识产权 侵犯事件频发。AIGC模型的形成和完善依赖大量数据训练,而这些数据往往包含受版权法保护的内容。 人工智能 撰写的文章等AIGC作品存在著作权归属不清的困境,根源在于训练数据可能包含版权保护内容。这不仅可能造成使用AIGC技术创作的作品无法获得著作权保护,阻碍技术施展创作价值,还可能因海量摹写行为稀释既有作品权利人的独创性,要挟他人合法权益,对 知识产权 保护构成严峻挑战。
针对诸多安全隐患,刘忱呼吁,科技助力生成式 人工智能 安全发展需多管齐下,从治理机制构建、技术研究加强、伦理训练与数据集优化,到 知识产权 保护强化等多方面入手,方能引导科技向善,有效应对AIGC造成的安全挑战,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他建议,第壹,多方联合,共同协作打击AIGC虚假新闻,构建各方共同参与、技管结合、分工协作的治理机制。研究机构应落实行业标准;平台机构应通过事前宣导,强化视频制作者的责任感,并开展违规内容检测,防止流传 AIGC 生成的违规信息。
第贰,鼓励企业研发AI防御与鉴伪技术。建议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技企业关注技术在AIGC虚假信息“主动防御”“主动检测”中的应用。“主动防御”方面,利用 数字水印 技术实现AIGC合成内容追踪溯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均可作为 数字水印 载体,验证者通过算法对文本中的 数字水印 进行验证,快速识别机器生成文本内容;“主动检测”方面,引入AI欺诈检测与鉴伪技术,精准识别伪造内容,实时监测并应对AIGC坑骗行为,以技术防御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形式,筑牢安全防线。
第叁,构建伦理训练与数据集体系。目前 AIGC 的导向掌握在训练模型的人类手中,算法偏见的根原本自数据。因此,构建更加公正的数据集是解决算法偏见的根本方法之一。同时,强化伦理训练,让AIGC生成内容更加符合社会伦理规范,避免因数据偏差或模型局限引发的虚假信息输出。
第四,用科技强化 知识产权 保护法律“武器”。为进一步规范AIGC领域的发展,对于发布内容,可从性质上区分营利与非营利。非营利性质需要联合平台,做好发布前的责任提示;如涉及营利性质,需进一步明确AIGC 知识产权 归属,细化侵权责任认定,强化数据 知识产权 保护,例如对模型训练的数据选择、结果输出等环节进行细致定义,降低流程中的数据侵权风险。执法进程中还可引入技术手段对AIGC生成的视频、图像进行版权标识和追踪,为原创作品提供确权服务,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增进AIGC技术在尊重 知识产权 的条件下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