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食品安全】春节将至,福建市场监管局发布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消费提示

查看信息来源】   1-22 16:03:25  
食品安全】【消费者】【经营者

  1月22日,据“福建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春节的临近,电商平台、线下商超纷纷抓住节日商机,开启了形形色色的“年货节”。其中,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是大家在节假日里休闲和茶饮时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

  数据调查显示,每周食用两次及以上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人群,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脏病、癌症和其它疾病的危险,小小的坚果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撑起一把保护伞,并且,常食用坚果还具有四大益处:①降脂护心②健脑益智③养颜抗老化④对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食管癌等都具有一定作用。

  如何选购

  散装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选购具有一定风险,在一定水平上考验着消费者的“眼力”“嗅觉”和“味觉”的判断力。在选购此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时应仔细观察其是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颗粒、形态,并且正常视觉下无可见外来异物;气味纯正,不应有酸败等异味;试吃咀嚼时,口味应纯正。另外,还要评估并观察贮存环境和可能的贮存时间。

  总之,由于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变质,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原味、低温烘烤、非油炸、低糖低盐,并且新鲜度高的,假如是预包装的就以小包装为佳,食用起来更加健康安全。

  食用指南

  ①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为高脂肪高热量的营养食品,每次不宜食用过多,每天吃10~20克为宜。

  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表面如果出现霉斑,并嗅之有霉味或哈喇味,则不宜食用,因其可能存在致癌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或油脂酸败氧化所致。

  ③不一样的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其营养成分不同,在食用时应注意食用种类搭配的多样性,这样既可以达到营养均衡,也可以防止单一元素摄入过量,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④特殊人群食用需注意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也是日常最常见的过敏食物之一。特殊人群食用可能会造成过度的免疫反应,通常会伴有呕吐、腹泻、便血、湿疹或胃肠道等症状,过敏反应严重时可造成休克甚至去世。因此,患有食物过敏的人群在食用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致敏原摄入。

  儿童食用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尤其要小心。幼儿吃坚果卡喉的事情时有发生,尽量在家长的看护下食用;特别注意避免在又哭又闹、大声说笑时食用,避免可能引发呛食而堵塞气管。

  如何贮存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一次不宜购买太多,短时间内未食用完的坚果最好存放在密封贮存罐中,置于阴凉通风处,也可分装小袋,置放冰箱冷冻室,以防氧化变质。

  通过以上的消费小贴士,希望对大家在选购、食用和存储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时有相应的帮助。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