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江苏省】江苏省社融规模再次全国第一背后 - 科技贷款增长了四成
【查看信息来源】 1-26 8:56:17江苏省 社会融资规模又一次全国第壹。
根据人民银行 江苏省 分行1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2024年, 江苏省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89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2.36万亿元人民币,两项指标均高于浙江、广东,位居全国第壹。《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 江苏省 社会融资规模一直维持全国第壹。
值得强调的是,在一系列信贷数据中,有两项数据的增长极为迅猛: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9%,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1.9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1.8个百分点。
是啥推动了 江苏省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与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长?
科技类贷款与制造业贷款逾额增长
根据人民银行 江苏省 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朱庆提供给《华夏时报》记者的数据,2024年, 江苏省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89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2.36万亿元人民币。至2024年末, 江苏省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高出同期全国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1.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3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速在各行业中最高,同比增长41.9%,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1.9个百分点;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5.2个百分点;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公司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4个百分点;养老相关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个百分点;数字金融方面,分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4.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个百分点。
各项信贷数字增长的同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下降。2024年12月当月,江苏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42%、3.68%,同比分别下降42.5BP和49.3BP,处于历史低位。
“我分行开展的四季度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银行借款利率水平指数分别降至40.6%、38.3%,均处于50%以下‘下降’区间,持续处于较低水平。”朱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政策在发力
而在一系列信贷数据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9%,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1.9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1.8个百分点。为啥?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科创金融方面的发力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2023年7月1日起,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施行,宣布2025年力争科技类贷款余额在“十三五”基础上翻番。《意见》提出了五方面十六条具体措施,其中就强调要增加科创领域信贷投放。要求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施展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对科技型公司融资、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的增信作用。鼓励符合基本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拓宽信贷资金来源渠道。推动科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鼓励银行机构创新开发信贷产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大力发展 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
具体而言, 江苏省 财政厅在2024年3月下发《关于实施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的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委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援力度,破解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江苏决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下称“贴息贷款”)。针对 江苏省 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 专精特新 ”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省财政对符合基本条件的贷款,给予贷款金额年化1%的贴息。贴息贷款总规模200亿元人民币,单户贷款额度最高2000万元人民币,贴息资金先预拨、后结算,实施免申即享机制。
另外, 江苏省 财政厅于2021年设立“苏科贷”,为“苏科贷”备选企业库内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信贷支持。今年初, 江苏省 财政厅、省科技厅又联合印发《 江苏省 “苏科贷”工作方案(2025—2027年)》,对上版“苏科贷”政策产品提档升级,加力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对投向种子期、草创期科技企业的符合基本条件的贷款,由风险补偿基金提供85%的危险补偿,提高银行支持成长期科技型公司的积极性;对其它科技企业符合基本条件的贷款,风险补偿比例最高可达80%。
“一是加快落实总行再贷款政策。我分行加强沟通协作,督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型公司和设备更新项目的融资对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更多落地江苏;二是推动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点》,提出更加扎实具体的工作举措,进一步提高科技金融服务质效;三是创设”苏创积分贷“政银产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分类定级,帮助银行对创新型公司精准画像、提供不同化融资支持;四是支持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牵头推进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就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出台《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对区域中心建设和发展的金融支持。”人民银行 江苏省 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李军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了人民银行 江苏省 分行在推动科技金融上的努力。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逾额增长的背后,同样是政策在发力。
2023年5月, 江苏省 政府发布了《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18条措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银行保险业支持制造业的力度,保持制造业信贷合理稳定增长,完善制造业企业融资产品和服务,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落实不同化制造业信贷政策,改进制造业信贷服务激励约束机制,施展保险风险保障作用。其中提出要健全制造业企业续贷转贷机制,优化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多形式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防范化解制造业企业债务风险。去年9月,江苏又印发《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其中有降低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设备担”等申报门槛的具体措施。
“下阶段,人民银行 江苏省 分行将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强化正向激励等举措,持续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