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2024】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超抽水蓄能
【查看信息来源】 1-18 5:27:33“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新型 储能 装机规模第壹次超过 抽水蓄能 。锂离子电池 储能 成为市场占比最大的 储能 技术。”中关村 储能 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近日在发布2024年度 储能 数据时表示,2025年新型 储能 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在40.8吉瓦至51.9吉瓦之间,平均为45吉瓦,新增装机量与2024年接近。新型 储能 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多个地方的产业规划中被重点提及,未来行业洗牌将加剧。
新型 储能 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
作为有效支撑 新能源 消纳和电力保供的关键环节,2024年新型 储能 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根据 储能 联盟披露,截至2024年年底,新型 储能 装机规模第壹次超过 抽水蓄能 ,达到78.3吉瓦/184.2吉瓦时(即最大充放电功率78.3吉瓦/ 储能 容量184.2吉瓦时)。
新型 储能 ,通常是指除 抽水蓄能 之外的电 储能 技术,包含电化学 储能 、压缩空气 储能 、熔融盐 储能 等,其中以 锂电池 为形态的电化学 储能 占比最高。风电、光伏等 新能源 发电具有高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稳定供能造成风险,因此需要 储能 辅助电力贮存和消纳。
据 储能 联盟统计,从产值规划看,新型 储能 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多个地方的产业规划中被提及,预计到2030年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从区域分布上看,风电、光伏等 新能源 丰富的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和峰谷电价差较大、工商业发达的省份如江苏、广东、山东,是国内 储能 装机的主力军。
从支持政策看,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已累计发布2470余项与 储能 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政策,其中2024年770项,是上年同期的1.2倍。
中标均价下降幅度趋缓
据 储能 联盟统计,中标价格方面,2024年 储能 系统中标均价下降幅度有所减缓。两小时磷酸铁锂 储能 系统全年中标均价为628.07元/千瓦时,同比下降43%;EPC(工程总承包)全年中标均价波动式下降,全年中标均价为1181.2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27.3%。
从 储能 电池产量上看,2024年1-10月,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 储能 型 锂电池 产量超过200吉瓦时;预计2024年全年产量超过300吉瓦时。 宁德时代 、海辰 储能 、 比亚迪 等企业在全球市场 储能 电池出货量中位居前列。
2024年, 储能 行业的一大新趋势是大型电力央企、国企倾向通过集采的形式采购 储能 设备。 储能 联盟指出,一方面,集采趋势会提高供货商的准入门槛,对产品出货量、项目运行情况、研发实力等要求更高,龙头企业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集采的规模通常较大,对企业吸引力较强,正在成为低价投标的主战场。
陈海生表示,从 储能 商业模式看,容量租赁仍面临出租率低、租赁价格下降、出租周期缩短等许多问题,部分地区开始探索 储能 容量租赁新方案;容量补偿机制不足,与其它灵活性资源“同质同价”的容量补偿机制仍然缺失;辅助服务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多地下调调峰补偿价格。
加速出海进程
发电企业为了减少配储造成的成本负担,通常选择报价较低的供货商,加剧了 储能 企业的 利润困境。2024年末, 储能 联盟召开反内卷闭门会议,近三十家 储能 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探讨反内卷式竞争,反对低于成本价格中标,商讨行业自律公约,并提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技术条件、完善标准体系和提升安全防护水平等措施。
2024年 储能 装机规模快速攀升,市场价格持续下探,内卷式竞争明显。 储能 联盟指出,2024年三季度, 储能 系统中标价创下新低,并第壹次出现低于0.5元/千瓦时的中标价。当前, 储能 系统中标价已低于这一价位,很多项目存在低于成本价中标的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造成安全风险,对国内 储能 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隐忧。
随着国内竞争加剧,中国 储能 行业的出海势头强劲。据 储能 联盟统计,2024年中国 储能 企业签约很多海外 储能 大单,主要来自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出海企业中以电池类企业和光储类企业居多,合计占比超87%。
对于2025年, 储能 联盟预测,新型 储能 新增装机预计在40.8吉瓦至51.9吉瓦之间,平均为45吉瓦,新增装机量与2024年接近。
陈海生预计, 储能 行业2025年将显现五大特征:从 储能 价值看,规模化调养与保供价值将不断提升;从参与电力市场看,随着市场衔接机制不断完善,可参与市场服务向“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模式演变;行业洗牌将继续加剧;技术革新将推进行业向“卷价值”转变;从市场规模看,预计2025年新型 储能 累计装机规模将突破100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