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平安证券】事关已撤回IPO - 保荐机构领罚单

查看信息来源】   1-27 11:13:49  
昆腾微】【平安证券】【纳芯微】【科创板】【IPO】【保荐机构


  不久前,广东证监局连发三份监管函,对平安证券和2名相关责任人开出监管罚单,该罚单直指2020年一单取消的科创板IPO项目。

  广东证监局表示,平安证券是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腾微”)第壹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为避免昆腾微第壹大股东向管理层及员工低价转让股份事项构成股份支付,平安证券项目组为昆腾微设计解决方案并推动实施,以遮掩真实交易。该事项造成昆腾微申请第壹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2020年以来,昆腾微曾四年三次“闯关”资本市场,从科创板IPO转战创业板IPO,再到谋求被上市公司并购,但最终均铩羽而归。

试图帮助遮掩真实交易被罚

  资本市场的严监管态势持续收紧。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以来至少已经有5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而领到监管罚单。

  1月24日,广东证监局开出3张罚单,对昆腾微冲刺科创板IPO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对该项目组的实际团队责任人彭朝晖、签字保荐代表人李广辉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平安证券是2020年昆腾微第壹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广东证监局表示,为避免昆腾微第壹大股东向管理层及员工低价转让股份事项构成股份支付,平安证券项目组为昆腾微设计解决方案并推动实施,以遮掩真实交易。上述事项造成昆腾微申请第壹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李广辉作为该项目的签字保荐代表人,彭朝晖作为该项目组实际团队责任人,参与沟通设计了上述解决方案。

  1月份以来,还有多家券商投行业务违规遭罚,包含华英证券、 东吴证券 等,个人与机构同时领罚单的特征颇为明显。

  一名投行人士分析称,监管趋严的态势不减,从诸多的罚单案例来看,监管层对投行业务的处罚对象已经扩大到公司、分管投行业务的责任人、签字保荐代表人和内核责任人等。

屡次冲刺资本市场无功而返

  资料显示,2020年8月11日,昆腾微申请科创板IPO获得受理,当年12月25日审核状态变为“终止”。上海证交所表示,2020年12月24日,昆腾微因发行人取消发行上市申请或保荐人撤消保荐,上海证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在终止之前,公司已对外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意见。彼时,公司的保荐机构为平安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在取消上市申请两年后,昆腾微又转向创业板IPO发起冲击。2022年12月30日,公司申请创业板IPO获得受理,2023年8月4日审核状态更改为终止(取消),此时公司的保荐机构更改为民生证券。

  昆腾微的主要业务为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音频SoC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应用领域包含消费电子、通信、工业控制等。

  昆腾微在2023年6月份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单个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20%,第壹大股东JING CAO(曹靖)的持股比例为15.25%,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上述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昆腾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7亿元、3.15亿元、3.0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收入分别为4780.28万元、8309.16万元、6512.89万元。

  在昆腾微取消创业板IPO之前不久。2023年7月17日, 纳芯微 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收购JING CAO(曹靖)、北京武岳峰亦合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伙公司(有限合伙)等10名昆腾微股东33.63%的股权,以达到收购昆腾微控制权的目的。

  若该并购计划得以实施,昆腾微无控股股东、实控人状态将发生变化, 纳芯微 将取得公司控制权。根据公告,昆腾微整体估值不高于15亿元人民币。

  2023年7月至8月, 纳芯微 又逐渐与青岛学而民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江苏疌泉元禾璞华股权投资合伙公司(有限合伙)等20名昆腾微的股东签署意向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20名股东持有昆腾微的33.97%股份。

  综上, 纳芯微 已与昆腾微的30名股东签署了意向协议,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昆腾微67.60%股份。

  时隔1年多之后, 纳芯微 拟收购昆腾微控制权的事项最终未能成行。

  2024年8月9日, 纳芯微 公告表示,自意向协议签署直到今天,公司聘请中介机构对标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相关工作,同时与相关各方就股份收购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洽谈,但鉴于商洽进程中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截至公告披露日,交易各方仍未能就本次收购事项达成最终共识,无法签署正式收购协议。经公司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本次收购。

  作者:唐燕飞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