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安泰集团】开年-警报-!山西安泰集团控股股东欠民生银行巨款,3.18亿股突遭司法冻结
【查看信息来源】 2-8 15:02:06
开年之际,山西 安泰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600408.SH,下称“ 安泰集团 ”)便陷入了一场股权冻结风暴。2月6日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李安民先生持有的企业股份约3.1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57%,已全部质押,近日被司法冻结。
安泰集团 方面强调,本案件目前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亦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稳定。
鉴于李安民对公司持股比例较高,为进一步了解未来是否会发生控制权改变,《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公司董秘办,在与职员交流进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 安泰集团 正在跟 民生银行 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从目前看,如果以后打官司,应该不会发生股份被拍卖或控制权转移。
8年前借款埋雷
事件起源于多年前的一笔借款。
2016年6月29日,原告 民生银行 与被告新泰钢铁签署了《综合授信合同》。2018年 3月20日,原告与被告签署《借款合同》,借款额度为24.7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1年。自2019 年起,双方每年签署一次《借款变更协议》,对借款期限及还款计划等进行变更。直到今天,该笔借款本金余额为161,655万元人民币,期限至2025年6月20日。新泰钢铁在合同履行进程中出现违约情形。
基于内部要求, 民生银行 着手处置对新泰钢铁的债权。经过债权债务双方充分沟通, 民生银行 依照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新泰钢铁偿还原告借款本金 161,655万元及至款项全部清偿之日止的相应利息、罚息、复利。并且,向原告支付因实现债权和担保权利引发的全部费用。
另外, 民生银行 还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原告对被告新泰钢铁提供的抵押财产及其它担保方提供的抵质押担保物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
需要强调的是,新泰钢铁为 民生银行 的该笔债权提供了多重担保措施,首先新泰钢铁以其自身的机器设备、土地房产进行了抵押,同时,安泰园区企业为其提供了多项资产及股权的抵质押担保及保证担保,该等抵质押物价值能够覆盖新泰钢铁的债务余额。在此基础上,公司控股股东李安民以持有的 安泰集团 股份317,807,116股为其提供了最高额质押担保; 安泰集团 为其提供了最高额4亿元保证担保。
此次,新泰钢铁、 安泰集团 及控股股东等相关方均收到北京金融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等文书。
控股权稳定性引发担忧
在这场债务纠纷的漩涡中, 安泰集团 的控股权稳定性已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民生银行 此番向法院提出诉求,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 安泰集团 等保证担保方在最高债权额担保范围内对其诉讼请求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目前,法院已实施了相关财产保全措施,李安民持有的317,807,116股公司股份,已经被北京金融法院司法冻结。冻结起始日为2025年1月27日,直到2027年1月26日才会到期。
股权冻结后,未来公司控制权是否会发生改变? 安泰集团 公告表示,新泰钢铁及控股股东正在积极与 民生银行 协商沟通本次债务问题的妥善解决方案,本案件目前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亦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稳定。然而,事实真如公司所言这般乐观么?
记者梳理发现,根据公司2024年三季报披露, 安泰集团 前十大股东中,除了李安民外,其它股东持股比例都很低,且比较分散,没有一家超过2%。
为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华夏时报》记者致电 安泰集团 董秘办,在与职员交流中,记者获悉,应该不会发生股权拍卖或控制权转移。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上述安泰园区企业与 安泰集团 没有关系。
业绩方面, 安泰集团 强调,因案件尚未开庭审理,目前无法确定本次诉讼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据公开信息, 安泰集团 主要从事焦炭和型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2025年1月17日, 安泰集团 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亏的情景。根据披露信息,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收入为-3.25亿元左右,实现扣非净收入为-3.47亿元左右。
不过,因公司为关联方新泰钢铁提供担保,新泰钢铁2024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尚未完成,具有相应的不确定性。相应所计提的预计负债可能会发生变动,这无疑给公司的业绩蒙上了一层更加厚重的阴影。
业绩持续“失血”
记者关注到,对于公司2024年的亏损, 安泰集团 将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钢铁市场持续低迷,下游整体用钢需求不足,钢材价格呈低位振荡。二是焦炭价格受上游钢铁企业挤压也持续走低,且降幅大于原料煤价格降幅所致。
安泰集团 认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积极采取经营改善措施,通过阶段性采取将自产焦炭业务转为受托加工业务模式,规避了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了焦化业务减亏,2024年度整体业绩较上年亏损大幅减少。
但即便如此,近年来,受钢铁、焦化行业及市场波动的影响, 安泰集团 连续三年陷入经营性亏损。从公开数据来看,2022年和2023年,公司归母净收入约为-2.97亿元和-6.78亿元人民币。加上2024年预计亏损的3.25亿元人民币,三年累计亏损额度约13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着实令人担忧。
卓创资讯 焦炭分析师刘璐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国内焦炭产能置换继续推进,整体产能维持增加,以焦炭供应小幅增加为主;下游需求方面,钢铁行业平控政策下,铁水产量仍有下滑预期,焦炭消耗或维持小幅下滑,2月最新关税政策调整对钢材出口形成利空,需求端仍以负反馈为主。另外,国内煤炭供应宽松,2025年焦煤价格重心仍有下行空间,焦炭成本面支撑偏弱。
钢材价格方面, 卓创资讯 建筑钢材分析师谷泓萱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25年钢材价格预计仍有小幅的下降空间,难有明显改善。当前下游的房地产处于低位波动状态,基建稳健发展,在总需求下滑的环境下,钢材主要品种建筑钢材的难有起色,且整体钢材的供应能力较强,钢厂根据利润调整产品结构的情景预计增加,对钢材价格依旧形成压制。
总体来看,2025年, 安泰集团 业绩或难以起色。另外,更为棘手的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不断攀升,迫近红线,债务危机浮出水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飙升至68.7%,相较于2023年底的62.81%,上升近6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带息负债压力集中,短时间偿债能力不足。三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3.24亿元人民币,短时间借款2.48亿元人民币,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98亿元人民币,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0.14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