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ETF】招行出手了,上调!
【查看信息来源】 2-15 10:36:38
【导读】招行宣布将上调黄金账户认购起点金额
又有大型商业银行上调黄金认购起点金额。
2月14日, 招商银行 发布通告称,自2月24日(周一)起,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由1克/650元起调整为1克/700元起。此前 中国银行 也公告,2月10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调整为700元。
今年随着金价迎来新一轮上涨,再创历史新高,银行不仅采取上调积存金起购点的行径,也采取下调黄金账户利率等方法。机构提醒,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短时间回调风险不容忽视。
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认购起点
也有银行下调黄金账户利率等
2月14日, 招商银行 发布了《关于调整黄金账户认购起点金额的通告》。
招行表示,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相关监管制度,为顺应市场变化,该行将对零售黄金账户业务调整如下:自2025年2月24日(周一)起,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由1克/650元起调整为1克/700元起。
招行还称,调整前已设置成功的定投计划(含普通定投与智能定投)将继续执行,不受影响。调整后新发起的定投计划金额须满足该行最新起点要求。
随着近一年金价的上涨,招行已经屡次调整黄金账户认购起点金额,2024年3月27日招行将黄金账户活期及黄金账户定投按金额认购的起点由500元调整为600元;到了9月30日,又从600元上调至650元。
2025年以来,黄金价格再度高歌猛进,创出历史新高。
在此环境下,除了 招商银行 ,近期, 中国银行 也宣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参考当前市场情况,该行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建立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调整为700元人民币,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已在执行中的定投计划不受影响。
为了应对金价波动,银行不仅采取上调积存金起购点的行径,也采取下调黄金账户利率的要领。
2月份, 中信银行 宣布,将于2月15日起下调个人积存金活期、30天、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年化利率至0.15%、0.25%、0.4%、0.6%、1%,降幅为20—58个基点。
招行也公告称,拟于2025年2月12日起调整黄金账户业务相关的利率,包含黄金账户活期、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九个月期、一年期产品年化利率,分别调降至0.01%、0.1%、0.1%、0.2%、0.3%。
另外,招行还将自2月17日起把黄金账户活期买卖交易点差从之前的2.4元/克调升至3元/克。
市场人士表示,银行上调积存金业务起点金额,或下调相关利率等,主要是为了顺应市场变化,满足监管要求。这些举动有益于降低投资人的购买热情,抑制短时间投机行为,减少投资者因金价波动造成的潜在损失。另外,黄金属于非生息资产,银行需要对黄金二次投资赚取收入,但随着金价创新高,相关黄金业务的波动性加大,银行获取稳定利差收入的空间下降,由此选择调降积存金利率以增加获取利益空间。
金价迎来新一轮涨势
机构提示高位振荡风险
今年金价迎来新一轮上涨,2月份,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价格双双突破2900美元/盎司大关,但近期出现高位振荡。
国内金价方面,2月14日,上海黄金交易所SGE黄金T+D日盘报收于685.80元/克,SHFE黄金期货报收于688.40元/克,但夜盘均出现下跌。
很多机构认为,金价或存在短时间回调风险。
华泰证券 宏观首席经济学家易峘表示,随着黄金的逼仓行情告一段落,短时间黄金价格可能面临振荡。但中长期看,驱动黄金资产相对表现的结构性因素不仅未消退,反而随着对美国财政可持续和经贸风险升温的担忧有所加强,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黄金都有望维持相对表现。
中信建投 证券称,短时间而言,主流逻辑和交易情况能否继续催化金价,均存疑。当实际利率无法解释的金价上涨幅度达到8%附近,金价上涨可能暂停;从美国债务模型看,金价已超过95%预测区间上沿;央行购金节奏与金价呈明显负相关,即金价大幅上涨后,央行未必追高,更可能逆势调理;美国抢进口和多头逼空,价差、头寸和库存信号已经不算友好。
申银万国期货认为,从短时间视角,尽管当前黄金的长线逻辑较为明确,使得黄金整体显现为易涨难跌的格局,可是本轮由关税担忧所发酵的现货紧张行情或一定水平透支了今年市场对黄金的向往,在以下情形下出现对行情的短线修正:一是贵金属方面的关税政策进一步明朗化;二是COMEX库存增速放缓;三是快速接近市场的心理价位3000美元/盎司。
融通基金提醒,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短时间回调风险不容忽视。在金价持续上涨的环境下,市场情绪虽然高昂,但仍需保持谨慎,警惕可能发生的回调压力,避免“追涨杀跌”。另外,黄金作为“硬通货”,在资产配置中具备抗通胀、分散风险的作用,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产品特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