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重庆燃气集团】特许经营不是特权,公用事业收费要明明白白
【查看信息来源】 2-15 22:29:02
重庆市 市场监管局官微近日发布关于 重庆燃气 集团燃气收费问题调查情况通报。通报称,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逐渐反映 重庆燃气 集团燃气收费异常。经查,该企业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许多问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职能部门拟依法对其犯罪行为给予从重处罚,责令 重庆燃气 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合计810万元。
燃气费直接关联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任何收费问题都会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 重庆燃气 集团就因多计多收费用受到查处并被责令整改。
2024年4月19日, 重庆市 政府新闻办举行燃气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针对市民反映的燃气气表计量、收费情况进行了通报,指出 重庆燃气 集团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换表工作组织无序等六大问题,强调多收取的燃气费将全额退钱。
大量消费者举报投诉,监管职能部门介入调查,地方政府公开通报并给予追究责任等处罚。在经历了这样的前车可鉴之后,本以为涉事企业会痛定思痛,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但现在随着 重庆市 市场监管局再发通报,意味着 重庆燃气 集团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作为企业,相似甚至同类型错误一犯再犯,背后原因值得剖析。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抄表力量配备不足反映出其在基础运营环节的投入欠妥和规划不得人心。抄表员人手不够,为了完成任务,就容易 造成违规估抄、错抄等乱象。这说明企业没有将用户利益放在第壹位,对基础服务工作缺乏充分的注意,在追求经济创收的同时,忽略了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对用户权益的保障。
从监督机制方面分析,涉事企业尽管之前已经被查处,但内部监督显然未能有效施展作用,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后续出现的问题。
更严峻的是,在监管职能部门甚至地方政府指出问题、责令整改之后, 重庆燃气 集团仍然没有汲取教训。这一现象背后是否还有深条理因素?
重庆燃气 集团的收费问题其实其实其实不是个案。近年来,多地爆出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收费乱象,从违规估抄到私自调价,从数据做假到收费不透明,种种问题不一而足。各地公用事业大都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由此造成其实的自然垄断,深究乱象之形成,是否说明公用事业企业长期垄断经营形成的特权思维还相当顽固?是否透露公用事业收费监管体系仍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漏洞?
公用事业收费关系到民生福祉,确保每一笔收费清清楚楚极为重要。
对于燃气企业而言,加大对抄表等基础工作的投入,合理配备抄表力量,强化对抄表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同时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定期对抄表数据、收费情况进行自查自纠,非常必要。这些都是技术性问题,一般来说解决不难,前提是消费者权益优先应成为企业的自觉意识。
监管职能部门也需进一步强化监管。除了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规成本外,还应建立常态化的监察管理制度,增加检查的频次和深度。
在这个进程中,建立智能化监管平台是燃眉之急。利用 物联网 技术实现远程抄表,运用 大数据 分析识别异常收费,通过 区块链 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这些技术手段在当下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收费透明度。
从长远来看,打破垄断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生态的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