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DeepSeek】周末大事以及券商最新研判
【查看信息来源】 2-16 20:57:51【导读】梳理周末大事和券商最新研判
大家好啊,很快又要开盘了!根据惯例,一起回顾一下周末大事,和瞧瞧券商分析师们的最新研判。
周末大事
1.五大金融机构官宣!
2月14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长城 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大金融机构同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财政部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其持有的股份划转至中央汇金。
2月16日晚间,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控股股东财政部将其持有的中国农业再保险的全部股份(占总股本的55.90%),无偿划转给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划转完成后,财政部将不再持有任何中国农业再保险股权,中央汇金将持有中国农业再保险约55.90%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2.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人民币,社融增量7.06万亿元;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7%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18.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为112.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人民币。初步统计,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人民币。
3.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5.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3.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年末高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125亿元人民币。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7.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
4.周末王炸!微信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最近,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被灰度到的用户,可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样,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获得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
对于部分获得测试资格的用户,在聊天界面顶部进入搜索栏,页面会出现“AI搜索”入口,点击后出现输入框,并有“快速问答”和“深度思考”两个选项可选。
腾讯方面表示,腾讯多个产品正在探索接入DeepSeek,如腾讯云AI代码助手、腾讯元宝等,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和服务。
微信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它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有网友评论,“国运级AI+国民级应用,真实的王炸组合”。
5.马斯克:Grok 3将于 太平洋 时间周一夜晚8点发布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Grok 3大模型将于 太平洋 时间周一夜晚8点(北京时间周二12点)发布,届时将进行现场演示。此前,马斯克曾称:“Grok 3具有极强推理能力,在我们迄今为止所做的测试中,其表现优于我们所知的任何已发布产品。”
6.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建银国际。招股书显示,群核科技营业收入由2022年的6亿元增加10.5%至2023年的6.64亿元;2022年、2023年和截至2023年及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年度/期间亏损分别为703.7百万元、646.1百万元、489.5百万元及422.1百万元人民币。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 中信证券 :核心资产补涨有望成为后续看点
当前仍处于春季躁动窗口期,预计4月前外部扰动有限,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有一定改善,市场边际资金结构在起变化,多因素预示着市场风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资产。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预计4月前中美之间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有限,国内经济平稳回升,政策预期逐步兑现,仍然处于春季躁动窗口。
其次,从市场资金面来看,DeepSeek改变了中国资产叙事,同时港股持续上涨引发外资回流预期升温,而国内活跃资金仓位已处高位,极致持仓类型的机构亦有再平衡需要。
最后,从板块热度和位置来看,科技和主题相关板块的情感指标均处于高位。港股迅速修复估值后,A股核心资产反而成为阶段性“洼地”。配置上,核心资产补涨进程中,锂电和 创新药 可重点关注。
2. 申万宏源 策略:还未到极低性价比,主线行情延续
DeepSeek造成了AI的“iPhone 4时刻”。20十年中国企业尚未突破的产业链环节,也纷纷抢跑,演绎成了主题性机会。2025年DeepSeek突破,AGI最终实现的机率提升,各类潜在应用研发加速,当前可推演的AI时代产业变革,提前演绎股市行情正当其时。国内AI+、科技巨头产业链、港股引领中国资产重估、美股映射都是行情演进的线索。这样的环境下,短时间行情一鼓作气,演绎至各种性价比指标的极端水平是大成功率事件,目前还有一定空间。
宏观环境总体友好,但边际影响有限,基本面改善仍然无法有效外推,顺周期行情缺乏弹性。我们仍然认为,围绕着主线板块做动量行情,好于高切低做轮涨补涨。
产业趋势主题行情尚未演绎到极低性价比区域,A股市场主线不变,继续看好国内AI算力和应用(短时间的关键是AI应用扩散行情)、人形 机器人 、低空经济。继续提示,一季报期间关注两个机会:1. 供需格局改善有望率先验证的方向,关注动力电池、 创新药 和CXO;2. 长期破净公司市值管理方案集中公布,关注回购注销、并购主题。
3.民生策略:一花独放不是春
本周恒生指数已经突破了2023年的高点,而沪深300指数还未收复2024年9月24日大反转之后的高点。从行业上看,除了信息技术以外,港股还有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等行业也都明显跑赢A股。在Deepseek出现之后,中国科技资产成了全球焦点,而恒生科技指数作为相较于美股和A股科技股的估值洼地,成了追捧的对象,由此造成了与纳斯达克指数和创业板指的估值差收敛。目前来看恒生科技与二者之间的估值相对不同也还没达到历史均值水平。从沽空占成交额的比率来看也其实不极端。未来恒生科技指数可能还有相应的重估空间。但更为重要的特征是恒生科技指数的重估其实也造成了港股其它行业的扩散行情,然而A股内部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行情,TMT板块桂林一枝。未来对于A股而言,与AI直接相关的以外的行业能否出现修复更值得关注,而从科技资产的重估扩散到其它资产的重估可能才是未来A股跑赢的关键。
过去一段时期全球市场的焦点始终围绕Deepseek造成的中国资产的重估。当下,在港股和美股内部已经出现了从AI走向更多中国资产的扩散行情,但A股却相对集中。随着节后复工复产逐渐推进,基本面验证的信息将会到来,对顺周期资产形成潜在的催化。历史上看,甭管是2013年的电话端,还是2019年开始的高端制造行情中,单一板块都不太会在市场中桂林一枝。通过转型和概念的扩散、甚至是经济本身的企稳回升都是低位资产修复的契机,顺周期板块的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我们推荐:第壹,未来在国内基本面逐步向好造成预期改善、海外需求抑制因素缓和的环境下,国内顺周期相关的原材料消耗有色(铜、铝)+消费(品牌服饰、食品、饮品、白电、旅游等)+中游制造(锂电、运输设备、工程机械、特材、化学制品等);第贰,在实物资产逻辑下,名义利率将跑输通胀,全球定价、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继续重估,黄金+原油;第叁,低估值+红利,同时兼具中国宏观风险下降的:银行、保险。
4.华安策略:信贷开门红为行情加力
信贷“开门红”,政策预期暖,对后市可继续保持乐观。1月信贷“开门红”如期实现,临近两会市场对于政策发力预期逐步抬升。尽管美国通胀抬头压力可能造成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但对全球市场风险偏好进而对A股的危险抑制顶多是短而快的影响。另外,特朗普近期签署总统备忘录,对等加征关税可能自4月2日起开始实施,或表明4月之前美国加征关税风险明显减弱。内外部均现积极因素,可继续对后市保持乐观。
节后行情正在如期展开,外部风险扰动阶段性落地或影响有限,1月金融数据整体亮眼超预期,市场对两会的宏观政策预期正在逐渐凝聚,反弹行情仍将继续演绎。
行业机会上,成长科技热点不断、表现突出,消费板块有所露头,基建优势方向中规中矩,银行保险偶有爆发,总体上机会不断。
趁着市场反弹β仍在,投资机会上仍将精彩纷呈,我们继续强调三条主线:1)高弹性成长科技,包含泛TMT、 军工 、 机器人 等。2)强季节性效应的基建优势品种。包含工程咨询服务、环保设备、专业工程、环境治理、非金属材料、水泥、通用设备、金属 新材料 。3)具备中长期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其短时间维度弹性弱于前两条主线。
5. 中信建投 策略:本轮科技重估行情与2023年对照
与2023年上半年类似,平稳的宏观环境及积极政策预期支撑市场风险偏好,产业热点催化结构性TMT行情弹性。节后以来,DeepSeek带动国内科技资产重估行情。演绎直到今天,部分投资者担忧短时间行情有过热风险。交易层面,我们将本轮DeepSeek行情与2023年Chat GPT行情做类比:1)TMT指数成交额占比的确触及过热区间,但尚低于2023年高点;且参考2023年,成交额占比高点后,TMT行情并未结束,只是内部分化加剧。2)本轮行情斜率虽快于2023年,但上涨幅度空间和连续性仍不及其一半。3)TMT指数PE估值水平的确已高于2023年,但考量到流动性环境、基本面预期的不同,本轮行情对估值容忍度预计能有提升。
“AI+”中期行情未完,若短时间交易过热内部切换,可考虑什么方向?节后以来,DeepSeek产业链中下游上涨幅度整体好于上游,其中,上游 数据中心 ,中游 云计算 ,和下游智慧医疗、To B端软件应用等表现最为亮眼,也是与DeepSeek基本面最相关的环节。后续不排除目前仍处于低位的端侧C端应用、算力产业链仍有轮动补涨机会。中期看,业绩率先兑现的方向行情则会更为持久,尤其具备数据壁垒、应用优势的港股互联网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另外,除一致预期的“AI+”主线方向外,海外再通胀、国内政策预期有望作为两条结构辅线轮动演绎,关注有色、基建、新消费主题及供给侧政策预期相关行业( 新能源 /化工/钢铁等)。
6.招商策略:从港股东方九龙到A股东方九骏,A股补涨的方向何在?
A股在春节以来上涨幅度大幅落伍于港股,主要源于本轮外资对我国科技资产“认知差”和“估值差”的双重修复驱动港股科技资产上涨。根据外资重估中国科技资产的理论,外资可能重估A股中国硬科技制造资产。A股东方九骏(9家科技制造领域公司: 宁德时代 、 比亚迪 、 美的集团 、 中芯国际 、 迈瑞医疗 、 立讯精密 、 中兴通讯 、 药明康德 、 中际旭创 )目前上涨幅度落伍,估值处在历史底部区间,存在估值修复和补涨可能。
除此之外,1月金融数据超预期,经济仍处在修复的通道中,在现今极低利率环境和中高回报资产荒环境下,低估值的传统经济领域的沪深A股也有望迎来重估,从而使得A股权重指数也开始补涨。
7.华西策略:“春季行情”正当时,“AI+”仍是配置大方向
市场展望:“春季行情”正当时,“AI+”仍是配置大方向。当前DeepSeek行情与2023年初ChatGPT行情类似,但基于市场的学习效应,本轮行情演绎更为迅速。 云计算 、IDC、AI算力、AI应用等各子板块普涨,TMT板块成交拥挤度也超过了2023年初ChatGPT行情水平。
展望后市,TMT短时间微观交易结构拥挤或放大行情波动性,但中长期科技仍是配置主线,“ 人工智能 +”政策红利叠加各领域AI应用商业化提速,本轮“AI+”投资有望从此前的海外映射向国内AI产业链景气度转变。
8.海通策略:科技龙头驱动下,AI主题热度到哪了?
2025年A股春季行情正在途中。借鉴A股历史,春季行情年年有,并且牛市中春季行情上涨幅度更大。当前A股市场情绪活跃,在DeepSeek和人形 机器人 等主题的催化下,TMT和机械行业交易热度较高。类比美股七巨头概念,本轮中国科技行情也由部分科技龙头公司驱动,其交易热度也处于高位。
展望未来,类比美股市场的七巨头(Magnificent7),受益于AI、半导体、高端制造等科技产业发展趋势,A股及港股中也有望涌现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科技龙头,中国版“M7”概念正逐渐形成,这些上市公司投资确定性相对更高。另外,政策加码下存在预期差的地产、消费医药也值得关注。
9.信达策略:牛市第贰波可能有三阶段
始于春节前的上涨,有很大的机率发展成牛市第贰波上涨。随着资金、盈利状态和板块结构的变化,这一波上涨大概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壹和第贰阶段是起步期,会受到春节和两会季节性的影响。一季度季节性确定性较高阶段是春节前1周到节后2周,这有望成为第壹阶段。从下周开始,进入节后第3周,两会前第2周,胜率和赔率会有所下降。挫折过后到4月中,将会进入两会后数据验证期,此时板块表现可能会扩散。5月之后,季节性的影响减弱,基本面的影响重要性上升。假如是盈利驱动的牛市,关键是验证经济恢复和盈利兑现。而假如是资金驱动的牛市,关键是观察居民资金流入强度。
近期投资者观察到港股走强,这说明去年10月中旬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减仓的过程已经结束,可以驱动港股月底或季度的上涨。但假如想要继续发展为更持久的牛市,需要观察到居民资金更强的流入。历史上,外资对A股牛熊市的影响是次要矛盾,居民资金的流入流出和牛熊市更相关。
10.东吴策略:IP爆发背后,中国资产定价新叙事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中国资产的定价逻辑也将逐步转变。宏观现实和科技突破是当前资产定价的两个维度。从宏观现实来看,房地产、基建、传统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而新动能尚在形成进程中,难以完全对冲旧动能下滑的影响;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出现结构性的供给过剩,使得盈利的拐点仍需等待。但另一方面,科技突破为中国资产注入了成长性和想象力,或将逐渐成为定价中国资产的关键。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美国科技封锁其实不能阻止中国AI能力进步,引导全球重估中国科技资产价值;而文娱IP类资产在实现“走出去”后,也有可能存在得到全球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