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中润光能】全球光伏电池排名大换血,这家企业新上榜
【查看信息来源】 2-18 9:54:25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全球光伏电池出货TOP5排名“大换血”。
2月17日晚,行业资讯媒体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全年电池片出货排名,前五名分别是 通威股份 (600438.SH)、中润光能、捷泰科技、英发睿能、 爱旭股份 (600732.SH)。
与2023年的排名相比,除了 通威股份 的老大地位仍保持不变外,2-5位均发生变化。
其中,2023年位列第贰的 爱旭股份 掉至第五;中润光能、捷泰科技分别较上年前进一位,2024年分列第贰和第叁;第四位为新上榜企业英发睿能;原第五位的润阳股份跌落榜单。
根据InfoLink调研,2024年前五大电池片供货商的全球总出货量为162.8 GW,同比下滑约10.7%,结束了过去数年高速增长的 势头。
其中,传统PERC电池片累计出货约53.5 GW;新一代技术TOPcon电池片则加速赶超,累计出货达 109.3 GW,占总出货量的67%。
2023年,该机构统计的前五电池厂家总出货量达到近182 GW,同比增长约56%。
针对该排名的下降, 爱旭股份 对界面新闻记者回应称,一方面,其业务向组件端倾斜,去年 BC电池 暂未向市场单独销售,ABC组件出货量环比实现高速增长。当前该公司的电池业务主要为PERC和 TOPCon电池 片。
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价格低位时, 爱旭股份 调整了产品结构,且对订单质量有一定筛选。这部分业务基本以现款现货的模式推进,从而使电池板块资金周转保持较优的水平。
“预计2025年组件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 爱旭股份 对界面新闻表示。
InfoLink Consulting也在排名分析中表示,与其它厂商不同, 爱旭股份 在2024年并未全力转向TOPCon,仍将PERC产品作为出货重心,成为少数P型出货占比超过85%的企业,在同业竞争中走出独特发展路径。
不过,也因BC技术产品还在市场培育期,叠加低廉的价钱市场, 爱旭股份 预计2024年净亏损47.5亿-58.5亿元人民币。
前五之中的新面孔英发睿能是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光伏新秀,总部办公地位于安徽,专注于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该公司隶属于英发集团,近两年在业内逐渐活跃。界面新闻曾在去年12月走访英发睿能,该公司当时称,持续保持着满产的状态。
英发睿能拥有安徽天长、四川宜宾和印尼三大生产基地,业务重心主要在宜宾。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英发睿能完成宜宾PERC生产基地的改造,成功投入生产N型210R矩形电池片,其 TOPCon电池 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三。
英发睿能的大股东中有很多国资身影,尤其是宜宾国资。英发睿能旗下三大业务公司分别是英发德耀、英发德睿和英发德坤,它们的股东方也均有国资背景。
尤其是英发德睿。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于今年2月14日注册,注册资金高达10亿元人民币,英发德耀持股50.1%,宜宾五粮液集团旗下 新能源 投资公司持有其20.01%股份, 隆基绿能 (601012.SH)旗下隆基乐叶持有其19.9%股份。
去年11月, 隆基绿能 与英发德耀、宜宾高新区签约合作建设年产16 GW HP BC电池 片项目,英发德睿即该项目的落地企业。
2024年电池片出货排名中,分别上升一位的企业有中润光能和捷泰科技。
中润光能在2024年上市折戟,于当年6月28日取消上市申请后IPO终止。
2023年5月15日,中润光能IPO已经被受理,半年后已通过上市委会议。该公司业务单一,主营高效 太阳能 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上会稿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中润光能拥有电池片产能45.04 GW,年末电池片产能规模将扩大至超过50 GW。
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称,作为老牌电池厂,中润光能在市场转向N型技术发展之时,不仅顺应趋势推出主流产品外,亦持续供应PERC产品,精准覆盖细分市场与主流需求。同时海外老挝生产据点选址证明为当前最佳输美途径之一。凭借灵活的产品布局,中润光能在上半年出货位列第壹,全年来到第贰。
招股书曾透露,在国外市场,中润光能于柬埔寨建成2 GW单晶PERC电池片产能、1.2 GW组件产能;于老挝建成5 GW单晶PERC电池片产能,并于老挝进一步投建4 GW光伏电池片产能、3 GW组件产能,老挝基地产能将在2024年开始逐渐建成投入生产。
捷泰科技是 钧达股份 (002865.SZ)下属子公司。 钧达股份 原主业为汽车饰件,为寻求转型收购了捷泰科技,从而进入了光伏领域。2022年捷泰科技位列全球光伏电池龙头第五,2023年升至第四,保持着每年晋升一位的节奏。
InfoLink Consulting表示,该公司凭借果断且迅速的布局,在TOPCon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国外市场对 TOPCon电池 需求激增下,成为海外客户的优先选择品牌之一。2024年,该公司N型电池出货占比迫近九成,展现强劲成长力。同时,母公司 钧达股份 前瞻布局阿曼5 GW 电池项目,除满足内需外,亦有望辐射周围市场。
去年11月, 钧达股份 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预计阿曼项目将于2024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并于2025年建成投入生产。该项目建成后,将构建海外稀缺电池产能,满足中东欧美等高价值市场需求。
“捷泰科技的前瞻战略,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先人一步,扩大市场优势。”InfoLink Consulting认为。
但在低迷的产业环境下,去年 钧达股份 业绩由盈转亏,预计亏损5.5亿-6.5亿元人民币。目前, 钧达股份 已二次递表,计划于港交所上市。
通威股份 已经八年连任电池片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壹。该公司拓展组件业务的同时,仍维持电池板块的高市占率。
2月14日,备受业内关注的 通威股份 50亿并购润阳股份一事告吹。在此次榜单中,润阳股份也跌落前五。
去年,润阳股份历时两年多的上市进程最终宣告失败,一时间危机重重。后续, 盐城市 国资控股的悦达集团对其进行了增资,一定水平上给了润阳“喘息”的余地。
在最新公告中, 通威股份 和润阳股份双方仍保持了合作的可能,称拟探讨项目公司多晶硅业务的经营合作:由 通威股份 提供专业技术及管理支持等方式,协助项目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提升,优化润阳项目公司多晶硅业务产业竞争力。
InfoLink Consulting称,2024年,光伏电池产业在供应过剩的阴影下艰难前行。高效电池产能的高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价格战持续升级。
TOPCon电池 片价格从年初的每瓦0.47元一路下探至12月末的0.28元,下跌幅度高达40%。在成本压力与上下游价格挤压下,电池企业无不在盈亏边缘挣扎,即便是技术领先者,也难以独善其身,行业深陷寒冬之中。
“所幸,2024年底,市场价格触底的迹象逐渐显现,为长期承压的企业造成一丝曙光。”该机构认为,随着光伏行业的自律机制逐步成形,在协会的牵头下,企业间的产能自律机制开始建立,各环节的生产配额限制逐渐出台,对新增产能也形成约束。未来,供应过剩的格局有望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亦开始朝向修复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