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富邦华一银行】又一外资行全面押注对公赛道
【查看信息来源】 2-25 7:21:46继花旗之后,又一外资银行退出了中国个人业务。
2月24日,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中国”)发布消息称,该行已与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邦华一银行”)签署协议,将向富邦华一银行转让该行的个人业务,范围涵盖个人客户持有的账户、存款、贷款和相关财富管理产品。预计本次转让将于2025年第叁季度完成。
下一步,对公业务将成为大华银行我国的关键。
强化核心业务
针对此次调整,《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大华银行中国方面。该行有关人士称,此举是大华银行中国为了强化核心业务优势,更好地满足核心客户需求而做出的决策,也是为了更高质量地推进在我国的业务发展。
大华银行中国方面透露称,自2月24日起,该行已着手与相关客户沟通,逐步为客户提供详细的过渡安排和支持信息。“通过大华银行中国网站、‘大华银行尊享财富’微信公众号、电话手机手机短信和客户信函等官方渠道,确保客户都能够及时了解业务转让的进展及对其账户的影响,确保客户账户和业务的平稳过渡。”
谈及大华银行中国个人业务的员工将如何安置,大华银行中国方面称,该行高度重视员工的权益,已遵循合法合规的准则,向受影响员工公开、透明地披露了相关信息,包含员工安置方案。大华银行中国正采取积极稳妥且循序渐进的形式推进相关工作,尽力帮助受影响员工平稳过渡;同时,积极与富邦华一银行合作,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受影响员工创造适合的就业机会。
近年来,多家外资银行逐渐调整在华个人业务。
早在2013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先后关闭了在华的零售业务。2016年年底,澳新集团宣布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零售和私人银行业务出售予星展银行。2021年4月,花旗方面宣布对其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称将针对包含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13个市场,寻求退出个人业务的计划。
不过,对于中国市场,这些银行均表示看好。大华银行方面指出,大华银行中国深耕本地市场四十余年,且持续看好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大华银行集团也先后两次对大华银行中国增资,并且在2019年加大了对本地合作伙伴恒丰银行的投入。“依托集团广泛的东盟贸易网络,大华银行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将东盟企业‘引进来’,共同把握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跨境商机,推动可持续发展。”
深耕对公
大华银行中国此次调整后,将继续在中国深耕对公业务。这与此前的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决策一致。
此前,花旗中国方面表示,花旗在中国市场即将展开以企业机构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新篇章。
在大华银行中国方面看来,中国是大华银行在东盟之外的主力市场。该行方面称,为帮助更多企业把握中国—东盟机遇,大华银行中国自2018年开始,就积极在中国推动战略转型,专注于深化对公业务,扩大本地战略合作,以施展大华银行中国核心业务优势,提升业务效率。自2018年推出战略转型以来,大华银行我国的财务表现稳定,经营状况稳步上升,近五年来境内营业收入稳定增长,2024年跨境业务相较2018年增长57%。
大华银行中国方面称,接着该行将继续立足于中国与东盟不断深化的合作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互联互通和可持续两大战略领域持续发力。
在对公业务领域,大华银行中国将帮助企业“联通东盟最发达的贸易网络”,施展中国-东盟网络和行业优势,帮助企业打通投资贸易通路和产业上下游资源,为跨境发展的每个环节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