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2024】马可波罗募资砍16亿过会 - 隐秘的第一大客户 - 四年计提坏账35亿
【查看信息来源】 2-25 11:16:42这家建筑陶瓷龙头企业的上市之路似乎要注定坎坷……
目前,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1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马可波罗IPO顺畅过会。
二次闯关的马可波罗,也是大幅下调了募资额度。据上会版招股书显示,马可波罗将募资金额由此前的40.18亿元降至23.76亿元人民币,砍掉了补流和特种陶瓷两项募资,减资额度超16亿元人民币,降幅达41%。
去年5月16日,马可波罗首次上会时则被暂缓审议。同时,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要求,马可波罗分析经营业绩的稳定性,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或大幅下滑的危险?
“受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销售价格和销量有所下滑所致。”马可波罗预计,“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2.3亿元至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变动-18.99%至-16.75%。”
值得注意的是,“不差钱”的马可波罗,上市前两年分红超8亿元人民币。如今又迎来了史上最严的IPO募资新规。
1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征求建议稿)》(以下简称《规则》)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标志着系统性募集资金新规范的到来。
该规则明确了募资的使用与变更要求。同时,严格了超募资金的使用,不能被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归还银行借款。
这意味着,即便未来获得上市注册批文的马可波罗,过去利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缺口的做法,已经完全行不通。
四年计提35亿坏账准备
招股书显示,马可波罗专注于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在广东东莞、广东清远、江西丰城、重庆荣昌及美国田纳西州建有五大生产基地。本次上市拟登陆深交所主板。
近年来,受下游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建筑陶瓷行业的切实需求持续下降,反映到马可波罗的净收入则是较大波动。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马可波罗的业绩保持上涨,营业收入从 81.3亿元增至93.65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从9.84亿元增至16.53亿元人民币。
不过,2022年及2023年,马可波罗的归母净收入分别同比下滑8.4%、10.66%;进入2024年后,马可波罗的经营压力依旧不减。
马可波罗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2.3亿元至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变动-18.99%至-16.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收入约为12.8亿元至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变动-5.39%至-0.22%,扣除非我们时常性损益后归母净收入约为11.5亿元至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变动-7.25%至-1.6%。
针对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马可波罗给出的解释是,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和销量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马可波罗的有釉砖平均价格从45.75元/平方下滑至38元/平方,无釉砖平均价格从40.74元/平方降低至35.32元/平方。
值得注意的是,马可波罗不仅要面对来自下游市场需求的不利影响,还要受到同行竞争造成的压力。
随着地产行业下行,近年来,全国陶瓷砖累计产量显现持续下降趋势。
据 中国建筑 卫生陶瓷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为67.3亿m²,相较于2016年巅峰时期全国陶瓷砖产量为102.65亿m²大幅下滑。
到了2024年,全国陶瓷砖的产能已高达122.1亿m²,这意味着建陶行业有将近一半的产能已经开始闲置。
其实,马可波罗自身产能利用率也未能开脱下降的命运,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65%、87.33%、86.95%和84.84%,持续下滑。
就在自身产能利用率的同时,本次过会的马可波罗仍然在募集超20亿的钱财用于产能改造。
马可波罗招股书显示,此次发行募集资金23.7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投入5个建设改造项目。
这时,在行业竞争加剧与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下,赊销已经成了建筑陶瓷企业获客的条件之一,造成应收账款问题高居不下。
早在马可波罗第壹次上会时,上市审核委员会现场问询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应收账款的问题。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马可波罗报告期各期末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22.43亿元、20.28亿元、15.99亿元和15.0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 30.57%、32.53%、29.68%和35.19%。
同期,马可波罗的坏账准备分别为6.19亿元、7.89亿元、10.49亿元和10.62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合计提坏账准备35.19亿元人民币。其中,恒大地产5.1亿元的应收款项原值进行了100%坏账计提。
另外,招股书提及,2024年上半年,马可波罗对融创地产1.32亿元应收账款按10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对绿地地产1.31亿元应收账款按8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有意思的是,针对应收款项,马可波罗同意与其中一些债务人签订协议,可以“以房抵债”和“以车位抵债”。
从2022年至2024年1至6月间,时代地产、绿地地产、中梁地产等许多家房企及其控制下的企业以其开发建设的100套商品房、221个车位用于抵偿马可波罗的应收款项,合计321套,债权原值2.58亿元人民币。
这或许是马可波罗没办法的措施,总比钱石沉大海了强。
砍掉16亿募资
其实,马可波罗IPO的顺畅过会,与两次调减募集资金不无关联。
早在2024年5月,第壹次上会前,缺乏信心的马可波罗,主动对其募资计划进行了第壹次重大调整,砍掉了补充流动资金的募资项目。
原本的募资方案中,募集8.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项目通常是企业为了满足日常运营资金需求、优化资金结构等目的而设立。
不过,这一超8亿元的补流募资,恰恰又与马可波罗IPO前夕,两次大手笔分红超8亿元的钱财十分接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疑问。
招股书显示,2022年3月,马可波罗向全体股东分配利润高达5亿元;2023年3月,公司再次向全体股东分配利润3.23亿元人民币。这两次分红金额合计高达8.23亿元人民币。
有分析指出,马可波罗在准备上市前进行大额分红,极有可能是想赶在IPO新股东加入前,老股东们将此前累计的未分配利润落袋为安。
面对前脚大手笔分红,后脚又开始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的疑惑。马可波罗只能遗憾地取消了补流募资这一项目。
被砍掉补流募资后,马可波罗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从最初拟定的高达40.17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31.58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主动砍掉超8亿元补流募资的马可波罗,也木有完全感动发审委,迎接他的则是第壹次“闯关”无果。
2024年5月16日,据深交所上市委2024年第9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马可波罗控股有限公司(首发):暂缓审议”。
面对第壹次“闯关”的教训,痛定思痛的马可波罗选择了第贰次砍募资金额。
去年10月,为了应对第贰次上会审核,马可波罗再次“挥刀”直接砍去了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涉及金额7.8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原本预计投入的钱财数目可观,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助力企业拓展产品线,提升产品在高端陶瓷板材领域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有意思的是,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作为马可波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第贰次上会前为何又被砍掉?这或许与马可波罗近年来持续下降的产能利用率有关?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马可波罗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65%、87.33%、86.95%和84.84%。
可以明显发现,在地产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下,马可波罗的产能利用率的确也有在下行。
整个上会审核期间,马可波罗把刚开始的募资额40亿元人民币,调减至23.77亿元人民币,募资额砍掉16.4亿,调减比例41%。
对此,马可波罗在招股书中也承认存在相关风险,由于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募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同时,马可波罗还强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将新增一定的折旧摊销费用。公司将面临收入增长不能消化每年新增折旧及摊销费用的危险,进而使得公司业绩受到不利影响。
从这个视角看,马可波罗“两砍”募资项目与金额又不无事理!
隐秘的第壹大客户
就在建筑陶瓷行业竞争加剧与销售价格下跌的同时,马可波罗的第壹大客户也使出了“洪荒之力”。
据招股书,2024年上半年,马可波罗前四大客户分别为华耐家居、中海地产、保利地产、久善家居,销售收入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率分别为8.15%、3.51%、2.97%及2.48%。
而在2021年至2023年,华耐家居与恒大地产均分别为马可波罗的第壹大和第贰大客户,其中,来自恒大地产的销售占始终保持在4%以上。
但随着恒大地产的暴雷,马可波罗已将恒大地产5.1亿元的应收账款原值进行了100%的坏账计提。
如今,长期占领马可波罗第壹大客户榜单的华耐家居,已经显现出了交易数据的异常——销售金额与预收账款反向波动。
详细情况是,华耐家居对马可波罗的购买金额大幅上升的同时,作为其重要子公司的华耐立家建材有限公司(下称,华耐建材)对马可波罗的预付款金额则是下滑。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马可波罗对第壹大客户华耐家居销售金额分别为6.63亿元、5.62亿元、6.78亿元和2.96亿元人民币。同期,收入占比分别为7.1%、6.52%、7.64%和8.15%,整体显现出上涨趋势。
与之对应的合约负债/预收款项,同期分别为10.04亿元、9.15亿元、8.25亿元和6.31亿元人民币。占流动负债的比率分别为15.03%、20.88%、19.28%和16.38%。
记者了解到,合同负债/预收款项为根据合同约定预收的经销商推荐工程的危险保证金和预收的顾客货款。其中,预收的危险保证金,等收到工程客户支付的货款后,解冻还原为经销商的预付货款。
针对报告期合同负债/预收款项金额显现持续下降的 势头,马可波罗的解释为经销商推荐工程业务逐渐减少。
但上述解释,却与 2021年后华耐家居的采购金额持续增长相互抵触。
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 年,来自华耐建材的合约负债则是逐年减少,由2021年1.7亿元人民币,降低至2022年7000万元人民币,到2023年又降至5197万元。
按马可波罗的说法,华耐建材因推荐的工程业务持续减少造成预付款项大幅下降,对应来自华耐家居的采购金额应该是同步下降。
但其实,2021年和2023年华耐家居向马可波罗的采购金额分别为6.63亿元和6.78亿元人民币,二者金额十分接近的同时还在微增长。
对应的合约负债/预收款项则由2021年的1.7亿元人民币,降至2023年的5197万元人民币,减少了近1.2亿元人民币。
上述第壹客户华耐家居的销售金额与预付款项间的异常。增加了《产业资本》对华耐家居经营情况的进一步关注。
企查查显示,华耐家居建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法人与实控人同为贾锋,2022年的员工人数23人。
据历年年报披露显示,华耐家居缴付社保的人数由2019年的35人,降至2023年的0人。
要知道,华耐家居在2023年向马可波罗采购了高达6.78亿元的瓷砖等商品,但其为员工缴付社保的人数却为0。这又是怎样做到呢?
值得注意的是,华耐家居实控人贾锋,还同时担任了广东华美立家投资控股集团(下称,广东华美)法人。而在广东华美的重要股东之列不仅出现了马可波罗实控人和核心高管的身影,第贰大股东还是 箭牌家居 控股股东。
企查查显示,广东华美第贰大股东为 佛山市 乐华恒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后者为 箭牌家居 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27%。
而第叁大股东为黄建平,也就是马可波罗实控人,持股比例13.51%;第五大股东则是马可波罗现任总裁谢悦增,持股比例7.66%;第六大股东同样来自于马可波罗,其现任监事会主席邓建华,持股比例5.86%。
来自马可波罗的三位高管与 箭牌家居 实控人谢岳荣均为广东华美的董事。
针对实控人与核心高管参股广东华美的情景,虽然在马可波罗的招股书有所披露,但并没有进一步详细披露第壹大客户华耐家居与广东华美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关系?
若结合报告期内第壹大客户华耐家居对马可波罗采购金额增长的同时,来自前者的预付款项却大幅下降的异常情况,或许就不难明白这其中的复杂关联!
以同样与华耐家居关系“特殊”的 箭牌家居 (001322.sz)为例,2022年10月26日登陆深交所主板,在上市后随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业绩“两连降”。
据公告披露, 箭牌家居 上市后首年的2023年归母净收入下滑了28.43%,2024年又预告业绩下滑83.52%~88.23%。
难道马可波罗也会要步 箭牌家居 的“后尘”?《产业资本》将持续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