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三一集团】三一重工再谋赴港上市 - 工程机械龙头如何重拾高光时刻
【查看信息来源】 3-1 2:13:27
时隔十年后,工程机械龙头 三一重工 (600031.SH)重拾“赴港上市梦”。
目前, 三一重工 方面发布公告称,正在规画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事项,旨在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强化与境外资本市场的对接,并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我们目前还处于规画阶段,董事会、股东大会都还没有召开。” 三一重工 证券部相关职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对于相关提及“赴港融资15亿美元”一事,该职员强调:“现在只是规画阶段,不涉及这些信息。”
受机械行业发展周期影响, 三一重工 在2022、2023年连续两年营业收入下滑。在业内人士看来, 三一重工 此番再度谋求赴港上市,或意在持续押注海外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3年, 三一重工 海外收入达到432.58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过国内市场收入。目前, 三一重工 印度二期工厂、南非工厂仍在建设之中。
“通过港股上市, 三一重工 不仅可以筹集资金,还能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三一重工 或将面临准入门槛较高、供应链不完善及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两度港股IPO未果
根据公告,目前, 三一重工 正在规画境外发行股份(H 股)事项,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相关报道称, 三一重工 此次计划赴港上市,将最多筹集15亿美元资金(约合109亿元人民币),并已聘请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 中信证券 筹备港股上市交易。
对此, 三一重工 方面在回应媒体采访时指出:“没有企业在发行时把数字说得这么明白,发行通常是说占股本的大概比例,好比A股IPO会给动身多少股的上限,企业会在这期间进行评估,和机构、投资者等询价,才会得出具体价格。”
三一重工 方面在公告中也表示:“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上市不会造成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引发外界关注的是,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 三一重工 为何在此时抛出赴港上市计划?
黄立冲向记者分析称,受多重原因影响,国内工程投资市场不及以往,相关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增长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环境下, 三一重工 通过赴港上市,能够拓展海外市场,优化资本结构,并为其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从风险角度分析, 三一重工 的确面临一定的挑战,包含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国际竞争加剧和汇率波动等许多问题。”黄立冲分析认为, 三一重工 赴港上市,是在国内市场增长受限的情景下,主动寻求突破的必要选择。
记者梳理发现,这其实其实不是 三一重工 第壹次谋求赴港上市。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1年8月, 三一重工 方面便公告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其发行H股计划,拟发行不高于15.41亿股H股,计划募集资金约34亿美元。2011年9月22日, 三一重工 方面表示,由于市场波动,暂时搁置H股上市计划。
2014年, 三一重工 再次规画分拆全资子公司三一重机(中国)有限公司到H股上市,最终同样未能如愿。
不过, 三一重工 并未放弃境外融资规划,并曾谋划境外发行 GDR (全球存托凭据)。
2024年4月3日, 三一重工 方面发布公告,鉴于内外部环境等原因发生变化,公司对经营情况、资金需求状况和业务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充分考虑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建议,决定终止本次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据事项。
海外市场增速放缓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 三一重工 曾创下辉煌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2020—2021年, 三一重工 营业收入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人民币,成为工程机械行业明星企业。其中,2020年, 三一重工 实现营业收入1000.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5%;归母净收入为15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5%。
2021年, 三一重工 营业收入延续增长势头,达到106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归母净收入为120.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04%。尔后的2022—2023年, 三一重工 营业收入分别回落至808.22亿元、740.19亿元人民币,2023年营业收入不及2019年的756.66亿元人民币。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 三一重工 实现营业收入583.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归母净收入为4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6%。
不过,相较国内市场, 三一重工 业绩越来越依赖海外市场。以2023年为例, 三一重工 实现海外销售收入43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8%;海外收入占主要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0.48%,同比增长14.78%。
值得注意的是, 三一重工 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增速已明显放缓。2023年上半年, 三一重工 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24.6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5.87%。而在2024年上半年, 三一重工 海外销售收入235.42 亿元人民币,仅同比增长4.79%。
“ 三一重工 在国外市场的机遇,主要来自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长、供应链和技术优势输出和品牌国际化推进。”黄立冲向记者表示, 三一重工 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具体包含文化不同、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和政策壁垒等。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博弈及全球政治经济的复杂性将给公司国际市场造成不确定性。” 三一重工 方面此前也表示,国内外经济虽同步增长,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原因,可能对销售规模和效益发生影响。
千亿巨头市值大跌
官方网站资料显示, 三一重工 由三一集团投资建立于1994年,2003年7月3日实现A股上市。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 三一重工 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筑路机械、桩工机械等全系列产品。
“三一混凝土机械稳居世界第壹品牌;挖掘机械在2020年首夺全球销量冠军。另外,大吨位起重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成套路面机械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市场占有率第壹。” 三一重工 官方网站介绍称。
记者了解到,三一集团旗下共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 三一重工 、 三一重能 (688349.SH)、三一国际(00631.HK)。早在2022年,三一集团开创人梁稳根曾屡次提及万亿市值目标:在三一集团的第五个十年(2026—2036年)里,集团要实现万亿市值目标。
三一集团方面此前公开表示:“万亿目标指三一集团所有上市公司市值总和,包含三一集团如今的上市公司和未来可能会上市的一些公司,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在市值方面,截至2月27日, 三一重工 总市值约1527亿元人民币,和巅峰时刻的4000亿元相比,市值已跌去2400余亿元人民币。
“股票价格受到宏观经济、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可能会出现大的波动,未能全面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对于市值变化, 三一重工 方面公开回应称,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低碳化、数智化三大战略,强化研发创新,推进制造平台变革,引领行业电动化趋势。
在黄立冲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从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转向更加重视消费驱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这种转变直接影响了像 三一重工 这样依赖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企业的市场需求”。
对于是否有进一步拓展其它国际资本市场计划、如何应对海外市场挑战等许多问题,记者致函 三一重工 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得进一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