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新型储能】亿华通控股股东易主 - 氢能产业的-抱团取暖-还是-绝地反击-?
【查看信息来源】 3-14 10:06:43
新华财经上海3月14日电(记者郭慕清)不久前,亿华通(688339.SH)控股股东易主一事在 新能源 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
公告显示,旭阳集团拟以定州旭阳氢能(下文简称“旭阳氢能”)的全部股权换取亿华通A股股份,折合对价18.53元/股。同时,旭阳集团拟出资不高于5.5亿元认购亿华通A股股份,亦按上述价格对价。此次交易完成后,亿华通的控股股东将更改为旭阳集团,实际控制人将更改为旭阳集团的实控人;旭阳氢能则成为亿华通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曾经的“氢 燃料电池 第壹股”,亿华通建立于2012年,2020年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正式上市,2023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曾经一度风光无限,然而近年来却深陷亏损泥潭。此次与旭阳集团的重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争议与不确定性。从股市反应来看,3月13日,亿华通复牌后股票价格开于涨停价29.08元/股,收盘则为26.2元/股,上涨8.13%。 3月14日,则显现下跌趋势,开盘25.6元/股。
此次重组事件,是氢能产业的“抱团取暖”还是“绝地还击”?上海一家氢能公司责任人表示,此次亿华通与旭阳集团的联姻,从表面上看是一次优势互补。旭阳氢能作为全国第五、 京津冀 地区最大的高纯氢生产商及供货商,拥有稳定的“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盈利模式,能够为亿华通提供上游氢源支持,降低 燃料电池 全面的成本。然而,这种合作能否真正解决亿华通的亏损问题,仍存在诸多疑问。
“首先,氢能产业的补助政策和区域示范项目是当前企业盈利的重要支撑点,但政策的可连续性和覆盖范围存在不确定性。一旦政策补助退坡或示范项目结束,企业的 利润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其次,尽管旭阳氢能的加入能够优化亿华通的上游供应链,但在下游市场拓展和应用场景创新方面,双方是否能够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仍有待观察。”上述氢能公司责任人表示。
从行业角度来审视,氢能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整体的商业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亿华通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过去五年业绩均为亏损,累计亏损超9.64亿元人民币。其中,2020年至2023年,该公司分别净亏损0.23亿元、1.62亿元、1.66亿元和2.43亿元人民币。2024年,预计净亏损3.7亿至5.2亿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扩大。其亏损扩大反映了整个行业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在全国两会期间,亿华通老总张国强公开表示,当前氢能产业还面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产业链资金垫付压力大、氢能保障能力不足、行业规模小等许多问题,建议政府要加大产业链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支援力度,加快拨付奖励资金进度、跟踪监督奖补资金拨付到位情况。另外,积极发展氢能高速示范应用,可助力突破氢能与 燃料电池 汽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同时,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积极开展 储能 领域和发电领域商业化推广、逐步探索冶金、化工领域替代应用等多措并举,推动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亿华通控股股东易主事件,是氢能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它既反映了行业在发展早期的艰辛探索,也揭示了企业在面对困境时的战略选择。未来,氢能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产业链布局,拓展应用场景,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氢能才能真正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成为 新能源 领域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