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隆基绿能】商业故事 - 光伏专利纠纷愈演愈烈,何以收场?

查看信息来源】   3-7 20:10:53  

K图 601012_0

K图 688472_0]

  2025年2月27日,苏州的一家酒店里,两大光伏龙头 隆基绿能 (601012.SH)和 阿特斯 (688472.SH)携手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光储原创技术论坛”的活动。

  “原创”两个字,十分惹眼。有参会人员说,这是在“内涵”近期行业里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事情”指向最近几个月以来,国内几大光伏龙头企业因为专利纠纷而引发的“江湖情仇”: 晶科能源 (688223.SH)在中国、澳大利亚起诉 隆基绿能 ,后者也在中国、美国进行反诉; 阿特斯 成了被告, 天合光能 (688599.SH)就两项专利向其索赔10.58亿元人民币,这成为A股史上金额最大的光伏专利案。

  专利纠纷在光伏行业里并很多见。早在PERC(背接触钝化电池)技术盛行的时代(2019年至2023年),有关专利侵权的报道就已经屡见不鲜。而以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为代表的N型技术自2024年起开始占据市场主流,专利纠纷似乎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的厂商中,已经有七家卷入专利纠纷中。这其中,绝大部分组件厂商,有着既是原告又是被告的双重身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最近交流中发现,有光伏企业责任人感慨,专利成了竞争的武器。但也有光伏企业责任人坚信,保护 知识产权 也是破除激烈竞争的一种方式。

  其实,在业内看来,每一场专利诉讼的背后都离不开商业利益的纠葛。而眼下行业频繁爆发的专利之争,或许会成为构建光伏行业 知识产权 体系的一次契机。

  专利纠纷演变:从“被告”到“互诉”

  2024年是转折点。

  在此之前的专利纠纷中,中国光伏企业的身份大多是被告,不断面对来自以韩华Q-CELLS(下称韩华)、Maxeon为代表的国外光伏企业所发起的专利诉讼。但自去年以来,几家中国光伏企业则频繁成为维护权益者,其在包含中国、美国、德国等主要光伏市场发起诉讼,对象既包含国外光伏企业,也包含中国光伏企业。

  时间回溯到2019年3月,韩华起诉 晶科能源 、隆基股份(注:彼时尚未改名为 隆基绿能 )和REC侵犯钝化技术专利的消息,将在国内市场寂静些许的韩国光伏公司韩华,拉回视线。这家与无锡尚德、赛维LDK、英利能源等中国老牌光伏巨头们同属一个时代的光伏公司,过去几年却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眼中的“专利悍匪”。从2019年至2023年,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 等头部光伏组件企业均未能逃过韩华起诉。

  这其中,韩华与 隆基绿能 长达三年的“拉锯战”引人瞩目:2019年3月,韩华在美国起诉隆基股份,声称后者使用了其专利钝化技术来提高 太阳能 电池的效率和性能,这一专利,与当时在光伏行业已经全面占据主流市场份额的PERC技术相关。

  然而,韩华对 隆基绿能 的诉讼不止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都是韩华的专利战场,且互有胜负。例如,在荷兰,海牙上诉法院于2022年3月判决荷兰隆基不得实施涉及Hi-M03等多类型组件产品在比利时、保加利亚、德国、法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及瑞士11个国家的直接和/或间接侵犯韩华EP2220689欧洲专利的表现。而在美国的诉讼,韩华以败诉收场——2022年6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发布了韩华美国“215”专利无效案件的上诉判决,判定韩华涉案专利权无效。

   隆基绿能 与韩华的专利纠纷,最终以2023年双方达成专利交叉许可而和解。并且,韩华在这场耗时三年的专利纠纷中,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也未能阻止 隆基绿能 组件出货量排名持续攀升的步伐——2020年至2022年, 隆基绿能 连续三年连任全球光伏组件排行榜首。相对应地,韩华在榜单上的排名一路走低,并于2023年掉出全球组件出货前十的位置。

  其实,在2023年全球组件出货前十的榜单中,国外光伏公司就仅剩First Solar(第壹 太阳能 )一家。而在2024年,中国光伏公司已经全面“霸榜”全球前十二的位置。

  这也成为光伏专利之争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 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阿特斯 在国内外多个光伏市场发起专利诉讼(含反诉)。这其中, 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阿特斯 既是原告又是被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 天合光能 在今年2月所宣布的向 阿特斯 就两项专利侵权的指控,索赔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康德智库专家、隆安上海律师事务所王平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光伏专利诉讼案件的复杂水平高,其核心原因在于技术门槛高,专利涉及材料科学、纳米结构、光学涂层等交叉学科,需依赖第叁方技术鉴定机构(如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的详细比对。“虽然专利侵权诉讼过程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专利密集型公司的市场价值会发生复杂的影响,可是企业为保护其技术创新成果,也将会更加积极地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光伏大佬激辩:专利成竞争新武器?

  在本轮这场专利之争中,涉事其中的光伏大佬们的态度颇受外界关注。

  在“中国光储原创技术论坛”期间, 隆基绿能 总裁李振国和 阿特斯 老总瞿晓铧一起出现在媒体镜头前。

  “我挺伤感,中国光伏进入了‘黑暗森林’时代,专利成了竞争的武器。”瞿晓铧向包含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十多家媒体表示,反对光伏企业以专利保护之名,行恶意竞争之实。

  李振国则呼吁,要通过自主创新和中国原创技术为企业、为光伏产业穿越周期贡献智慧与力量,而不是通过商业目的“拿来主义”及“劣质低价”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置阻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 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阿特斯 的专利纠纷中,外界争论的一个细节是,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 用的是“买来”的专利技术。有报道指出,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 所诉TOPCon专利,几乎都源自于此前所购买的韩国LG公司的光伏专利包——自宣布完全退出光伏制造行业后,LG公司于2022年9月将745件专利转让给了 晶科能源 ,2024年3月, 晶科能源 又逐渐将部分专利转让给了 天合光能晶澳科技

  “当前国内很多TOPCon基础性专利其实不是中国企业自己研发的,而是外购所得。”一位光伏企业人士之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国外企业对于TOPCon技术研究较早,其所形成的专利更早,后续技术研发很难绕开这些基础性专利。

  但他认为,“但甭管是自研专利,还是外购专利,这其实不影响公司发起专利维护权益的正当性。”

  “ 知识产权 就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我的 知识产权 被人家侵占了,我不去维护权益,你说公平正义何在?” 天合光能 老总高纪凡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部分观点对于 天合光能 的维护权益存在误读,“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维护 知识产权 ,是 天合光能 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光伏行业破‘内卷’、高质量发展的诉求,大伙应该要正确去理解。”

  “光伏行业在国内国外过多的专利纠纷,将可能消耗太多的各种资源,无益于良性互动和发展。”在问及对光伏专利保护有何看法时,通威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汉元近日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行业要思考如何拿捏专利保护的“度”,“这个要一分为二地去理解和面对。既要积极保护创新,尊重专利和 知识产权 ,行业也要形成相互协调,互相理解和尊重的良性的 知识产权 和专利的保护氛围。”

  不过,虽然业内普遍认为专利纠纷的背后离不开商业利益的纠缠,但面对愈演愈烈的“专利战”,整个中国光伏行业和中国光伏企业的确到了要思考如何构建属于中国光伏产业 知识产权 体系的时刻。

  “我们要更好地施展标准引领和 知识产权 的保护作用,强化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协同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李婷近期在公开论坛上透露,工信部接着将会同国家 知识产权 局研究制定光伏行业 知识产权 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推动解决技术路线驱动、原创技术不足等诸多问题。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