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小市大城】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性 -小市大城-新余给出探索样本

查看信息来源】   3-6 20:22:47  
新余市】【确定性】【小市大城

  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大环境下,寻找确定性增长成为各个区域着重探索的方向。有着“钢城”之称的江西新余,在承压前行的磨砺中,以其坚守和韧性,给出了可供借鉴的创新样本。

  工业之城的韧性与逆周期布局

  3月1日,“投资新余”启动仪式暨2025年 新余市 “双招双引”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大会(下称“发展大会”)在当地的地标仙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举行。在发展大会现场,上海第壹财经发布了 新余市 投资环境报告(精华版),对当地的产业特色和投资环境做了一次深度透视和显现。

  “如果要用主题词来解码这座城市的特色,首先是韧性。”第壹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于舰发布上述新余投资环境报告时提出,“因钢设市”的新余,以钢铁和锂电产业为引擎,逐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形成了以高端制造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不仅展现出工业底盘稳,产业抗风险,政策连续性、包容性强等特点,也凸显出 新余市 工业发展的韧性和潜力。

  韧性的条件是稳定的工业底盘。作为 江西省 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新余当地的粗钢产量占全省的36%,已基本形成了“铁矿石采选—炼铁—炼钢—轧材”完整的钢铁产业链。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134家,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人民币,钢铁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工业近五成,是 新余市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压舱石。

  这时,经过近40年的发展,被称为“锂电之都”的新余也已形成包含锂盐、正负极材料、 锂电池 、废旧 锂电池 综合利用等较完整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锂盐加工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锂动力与 储能 电池产业基地,也是推动当地甚至全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2024年, 新余市 锂盐产量20.4万吨,其中氢氧化锂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超五成, 锂电池 产量16.9GWh。韧性的真实写照是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这些新余经济的压舱石和主引擎,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行业的低谷,也让新余的GDP增长承压前行。

  然而,通过“企业内部优化、政府外部护航”的合作模式,新余韧性应对市场的波动与外部冲击,实现了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上述 新余市 投资环境报告举出的两个例子颇为典型:作为新余钢铁行业的代表,新钢集团历经六十余年浮沉,从1958年建厂推动新余工业化,到深陷资源困境、技术输血重生、改革脱困蜕变,最终依托宝武重组实现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这个路径串联起新钢三次重大转折与两次重生,也是新余工业跌宕变革的缩影。作为新余锂电行业的龙头, 赣锋锂业 则从2000年 新余市 河下镇的一家金属锂小厂起步,紧抓 新能源 机遇,深耕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在 新余市 政府“产业合伙人”式的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赋能下,逐步崛起为全球锂电行业领军企业。

  平稳渡过行业的周期与转型中的厚积薄发,需要耐心和时间。而新余的政府以连续性、与时俱进的政策负担负责起了引导者的角色。

  2023年, 江西省 委十五届四次全会赋予新余“以转型促发展,缔造新型工业强市”的战略定位,明确转型方向——过去以制造业起家的新余,未来也势必以制造业当家。在此环境下,新余对标 江西省 “1269”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6313”行动计划,全力提升钢铁、锂电 新能源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新材料 、食品医药六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根据这样的战略定位和行动计划,新余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出台了一系列连续稳定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从产业引导到人才引进,再到技术研发,保障产业全周期的稳健发展。

  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政府用顺畅的沟通机制与企业尽力弥合信息差,保持着紧密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在企业经营遇到过不去的槛时,当地的服务又充分展现出了政策的包容性和专业性,因地制宜地为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

  面对行业的低谷期,有人选择退出,而沉淀了数十年的新余政府却看到了逆周期布局的机遇。这也是他们近年来持续加码政策扶持的动因。今年,新余更是更新了从招商到人才支持等全面的政策,并强势打出了“投资新余”的品牌,旨在为产业聚力,也为经济发展引入“活水”。

  在2月28日举行的“投资新余”新闻发布会上, 新余市 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舒永忠表示,新余紧扣“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点,制定了《 新余市 关于增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新余市 招商引资负面清单》等“1+3”文件体系,创新缔造“投资新余”品牌,构建“1+5+N”工作体系,推动“投资新余”品牌化、拓展招商资源全球化、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化、创优营商环境高效化、提高招商队伍专业化。

  逆周期加码的智慧来自于深入了解行业的专业性,和尊重行业发展规律的务实和颇具包容性的长远眼光。

  在房地产行业需求减弱的环境下,钢铁受到冲击,但仍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撑起了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锂电产业更是在 新能源 汽车的蓬勃发展中始终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也催生了大规模且全球化布局的制造企业。因此,这些产业在短时间遭受的波动与压力,其实不影响其长期的潜力。

  所谓的传统产业其实不过时,新兴产业也在成熟中大浪淘沙。“工业之城”坚守的,始终是立足于自身基础和优势,主动持续推动高质量转型与创新升级。

  用务实和高效的服务创造确定性

  如果说工业之城的转型和行业的逆周期布局是当地经济的基本盘,为这座城市的动脉注入能量,那么 新余市 政府务实且高效的服务,就像“钢城”的毛细血管,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企业与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和效率。这也成为他们在不确定性中创造确定性的密码。

  新余主打政务服务“亲和有力”。亲和是态度和过程,有力是效率和结果。

  关于新余的营商环境,有这么几个数字:在全国首创“一照通办”,开公司、办手续最快只要2小时;390支“小赣事”团队24小时待命,高效准时;“一业一查一码”减少对企业的打扰,入选国务院减负办典型案例和全国数字化监管优秀案例;首创“政府 大数据 +普惠金融”,去年为企业发放贷款3.25亿元;大力推动“研发飞地”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开辟新路径;获批国家 跨境电商 综试区,首创海关“检验批”监管模式,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大唐新余和分宜电厂四台百万发电机组动力满满,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要素保障。

  亲和有力的服务和开放的市场化理念是自上而下,贯穿始终的。在 新余市 委书记的微信里,留存着大量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的互动信息,这是他通过深入走访后建立的联系。这样的务实和真诚深入人心,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2024年, 新余市 新签约项目271个,同比增加16个,签约金额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其中192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70.9%,实际利用内资6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36万美元。近三年以来, 新余市 新增237户入规工业企业,其中177户为近年来招商引资项目,占比达74.7%。

  在3月的发展大会上,新余更是迎来21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共156亿元人民币。

  作为新余的全球合作伙伴代表,在当地投资8年多的美国雅保中国区总裁徐旸表示,公司取得的成绩不仅得益于新余在发展锂电 新能源 材料领域的突出优势,还受益于政策导向清晰、产业布局完整,和优质的营商环境。“竭尽全力地支持和专业高效贴心暖人的服务”,是这位跨国企业中国区责任人的感慨。

  黑金刚实业老总杨日平也坦言,自己选择到新余投资除了完善的产业配套外,更重视的是 新余市 政府实干的精神和温情的服务。

  在第壹财经研究院的走访中,一家全球化的龙头企业的国际业务责任人提出,在国家出台的一些对外政策方面, 新余市 政府职员知道得比他们还要专业和及时,并会主动将新政策传达到企业方。“即便在一些大城市,也难免存在政府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同步的问题,这中间体现了政府服务的触达度的问题。”于舰说,调研企业家时,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说法,那就是他们从未缺乏政府支持。甭管是要素保障,还是物流和海关的配套服务,甚至在企业出海方面,政府都给予企业服务与帮助。

  产业的长期深耕与转型,政府的专业务实和开放,让这座 江西省 最年轻的工业城市颇具“隐形冠军”的气质。这背后还有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人才的集聚和成熟的 职业教育

  作为曾经的全国 职业教育 示范城市, 新余市 现有职业院校15所,在校生十万余人,构建了从中职到高职及应用型本科的多条理 职业教育 体系,重视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的匹配,推动“产教融合”模式的深度发展。

  开放的新余,也在充分利用“研发飞地”来留住高新技术人才。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推动人才流动与科研合作,形成了“人才在外,科研为新余”的独特模式,在人才的配备上实现了灵活有效配置。

  “政商关系和谐、以工匠精神做产业、以契约精神待企业。”于舰团队在走访调研后如此总结投资者对于新余的评价。这个评价,也是一座城市在不确定性中创造确定性的坚持与探索。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