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信邦制药】7万股东哭晕!业绩暴降,信邦制药涉行贿案背后
【查看信息来源】 3-10 16:56:50
在医药行业,企业的声誉和合规经营非常重要。
然而,近期 信邦制药 (002390.SZ)却因子公司贵州科开医药有限公司(简称“科开医药”)及其实控人安怀略涉案行贿一事,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子公司涉案,影响尚不确定
信邦制药 子公司科开医药及其实控人涉案一事,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科开医药是 信邦制药 持股99.9964%的子公司,对 信邦制药 的营业收入贡献超过30%,可谓是 信邦制药 的重要“支柱”之一。
2025年2月26日, 贵州省 开阳县 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立案受理了科开医药单位行贿罪、安怀略行贿罪一案。
3月4日, 信邦制药 针对子公司被立案发布公告称,预计本次诉讼事项不会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发生重大不利影响,但鉴于诉讼事项尚未结案,公司暂时无法准确判断具体影响,并表示直到今天,公司及科开医药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科开医药在 信邦制药 的业务疆土中占据着无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科开医药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22.78亿元、净收入为9450.25万元、净资产为24.82亿元人民币,分别占 信邦制药 2023年度相应指标的35.26%、26.71%、34.75%。尽管 信邦制药 试图抚慰市场情绪,但一旦科开医药罪恶成立,将来的影响恐怕难以轻易估量。这不禁让投资者和业界对 信邦制药 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市场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也其实不乐观。3月3日, 信邦制药 股票价格一度跌超5%,随后股票价格仍下跌,截至3月6日午间, 信邦制药 的股票价格为3.97元/股,市值77亿元人民币,市场情绪暗流涌动。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被法院确认商业贿赂事实,可能会对 信邦制药 的医药批发业务发生一定影响,短时间影响较大,长期影响较小。
实控人安怀略行贿,业绩持续下降
科开医药的实控人为安吉,安怀略为公司董事,也是安吉的爸爸。安怀略和安吉,同时也是 信邦制药 的实控人。安怀略曾任 信邦制药 老总,后于2022年4月辞职,仅担任公司顾问。
据 贵州省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委网站1月17日晚播出的《纵深推进—贵州正风肃纪反腐》第贰集《聚焦重点领域》专题片披露,原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小林的贪污腐败案与科开医药和安怀略有关。2013年5月, 信邦制药 启动与科开医药的重大资产重组。根据王小林的交代,安怀略在这个收购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安怀略反对与某国企的兼并重组,王小林出面阻止后,转而支持由某制药公司对科开医药的并购,安怀略和该制药公司责任人张某某共同劝说王小林改变决定,并向其行贿巨额财物。
回顾过去,2014年3月, 信邦制药 以发行股份及现金的形式并购科开医药,安怀略作为科开医药的股东之一,成了 信邦制药 的交易对手之一。随着交易完成,同年3月, 信邦制药 增发募资,安怀略通过设立贵州金域实业投资合伙公司(有限合伙)(简称“金域实业”)认购 信邦制药 约1894.87万股股票,晋升为第贰大股东,随后被聘任为 信邦制药 总经理。两年后,他接任老总一职,正式掌控 信邦制药 的“方向盘”。
在安怀略的领导下, 信邦制药 通过并购和业务拓展,在2014年-2017年间实现了业务规模的较大增长,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34.81%、68.8%、23.38%、16.39%,净收入分别增长259.79%、20.45%、41.08%、29.82%,看似一片繁华景象。
然而,繁华背后却隐藏隐患。2018年, 信邦制药 因高溢价收购的中肽生化业绩承诺期过后业绩“变脸”,计提了15.37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造成当年巨亏12.97亿元人民币,给公司造成了繁重的打击。
而2018年-2023年期间, 信邦制药 的净收入也呈波动趋势,分别为-12.97亿元、2.36亿元、1.74亿元、2.73亿元、2.24亿元人民币,2.87亿元人民币。
机构股东减持,困境重重
信邦制药 的主要业务以医疗服务为核心、辅以医药流通及中医药制造,作为 贵州省 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其发展历程其实不是一帆风顺。
2020年7月,原第壹大股东西藏誉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哈尔滨誉衡集团收到法院民事裁定书,其破产重整申请被受理,造成西藏誉曦持有的 信邦制药 全部股份被质押并被司法冻结。这一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信邦制药 被上海新世纪评级列入观察名单。
为了应对股份冻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信邦制药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终止多个项目建设,将募集资金余额补充流动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在2020年转让中肽生化等许多家子公司股权,获得7.5亿元转让款;2021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5.12亿元人民币,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53.78%下降到2021年的低于30%。然而,这些操作虽然在一定水平上缓解了公司的钱财困境,却也未能阻止 信邦制药 在2024年面临的困境。
2024年, 信邦制药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仅为8616.98万元-1.2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降70%-58%。对于业绩下滑, 信邦制药 归因于医药流通板块、医疗服务板块营业收入下降,综合毛利率下降;虽然公司加强了成本管控,期间费用有所降低,且非我们时常性损益事项增加,但仍然难以挽回净收入大幅下滑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机构股东也在“逃离” 信邦制药 。截至2024年9月末,基金持股1,354.65万股,持股比例0.73%;而基金持股比例近年来持续下降,已由2022年3月的5.07%,降至2023年末时的1.87%,而后又降至0.73%。
信邦制药 此次子公司被立案是否牵涉上市公司业务、可能对公司造成多大影响,公司未来走向何方?市场将持续关注。(《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