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开源证券】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政策加码 - 银行发力同时须防这些风险

查看信息来源】   3-18 20:28:17  
开源证券

  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成为近期热点。

  3月17日,央行、财政部等多部委出席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其中多项举措受到市场关注。

  在此之前,中办、国办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金融多举措支持消费。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提振消费贷以增进消费需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主力军。据记者了解,近期银行纷纷发力消费贷业务,从多元场景渗透,到不断调低消费贷利率,再到适当放松个人消费贷还本续贷,大中型银行率先参与。

  但这时,如何防范过度借贷、资金挪用、不良率攀升也成为业内人士的担忧。

  多场景发力消费贷

  此次监管发布的政策明确,要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

  近期以来,多家银行纷纷推出消费金融增进方案,深入多元场景。

  好比, 建设银行 发布的《消费金融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强化覆盖消费全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要在消费全领域持续推进信贷产品创新。该行推出“养易贷”专项贷款产品,融入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消费热点领域。

   邮储银行 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行动方案》中明确,提高服务能力,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推进白金卡权益升级。 中国银行 则推出“万千百亿”惠民行动。在新兴消费领域,该行提出,积极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金融服务和场景深度融合,支持平台经济创新发展。

  在切入多元消费场景中,支持“以旧换新”成为银行的重要举措。

   建设银行 支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优化汽车金融服务,延伸洗车、加油等消费服务链条,深耕汽车、家装、家电等消费重点领域。

   农业银行 也紧密对接各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紧跟消费市场需求,持续发力惠民生、促消费,助力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消费贷业务会更重视细分场景的挖掘。素喜智研顶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未来银行会更加重视细分场景的拓展与挖掘,结合政策所引导的消费方向,及时调整消费贷产品的具体细则,并持续扩大场景生态的“朋友圈”。

   邮储银行 研究员娄飞鹏建议,银行应紧密关注消费热点领域,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消费金融服务潜力。好比,国内的假日经济、冰雪经济和文化旅游等领域显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金融机构可以围绕这些领域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利率不断下探

  政策还明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

  近期来消费贷产品利率也不断走低。记者了解到,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贷利率降至新低,普遍在2.5%~3%区间,“3”字头消费贷利率产品较为少见。

  好比, 民生银行 北京地区一名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该行推出限时领取优惠券活动,在3月7日~28日期间,在“民易贷”额度内提款可获赠利率优惠券,用券后年化单利2.65%起。

   江苏银行 近期推出“限时尊享优惠年化利率”活动,满足条件的顾客能申请最高100万元额度、最长3年期限且年化利率低至2.58%的消费贷产品。另外, 邮储银行建设银行 等许多家大行也纷纷下调消费贷产品利率。

  “近期,银行纷纷通过降低消费贷利率、提高额度的形式吸引客户,其‘以量补价’的意图较为明显。银行向客户提供更高额度的消费贷款,能够在一定水平上对冲利率下行对银行利润造成的压力。”一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在政策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合理提高消费贷额度、降低利率、延长期限下,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贷利率有望进一步走低。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分析,消费贷的成本与政策性利率密切相关。如果政策利率存在下调空间,银行在消费贷利率方面也有相应的调整余地。另外,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还将持续一段时期,因此当前消费贷利率仍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

  暂未支持无还本续贷

  此次政策还提出,针对暂时遇到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基本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

  据记者了解,当前大部分银行暂未就上述政策展开相应举措,不过此前已经有银行放宽还本续贷申请。

  有银行可以申请展期但要求较为严格。 建设银行 职员表示,“建易贷”支持申请人进行展期,只要申请人的资质变化不大,申请成功的机率比较大,不过要提交的审核资料比较复杂,除了基本资料外,还包含个人公积金账户、银行流水,同时须证明申请人不存在多方贷款的情形。

  关于无还本续贷个人消费贷问题, 招商银行 信贷人员对记者表示,贷款人“闪电贷”如果即将到期,银行将发放新的优惠贷款利率,根据申请人的资质给予不一样的折扣力度,但还不支持直接在原有贷款产品上延期,“快到期前可以还清重新提款”。

   中国银行 客户经理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无还本续贷政策还未在该行落地,贷款人要实现所谓的“续贷”,仍需把旧的贷款还清。

  诸多风险与挑战

  发力多元场景、不断压低利率、开展个人消费贷金融纾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大力开展消费贷业务的同时,如何防范过度借贷、资金挪用、不良率攀升也成为业内人士的担忧。

  博通分析金融领域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货币适度宽松使利率下行,银行资金成本降低,为降低消费贷利率提供了基础。银行间竞争激烈,通过降利率、提额度吸引客户,有助于减轻消费者利息支出压力、增进消费和扩大内需。但低利率环境下,部分银行可能放松客户筛选标准,造成信用风险累积。

  “当前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而消费贷利率的进一步下探可能会进一步挤压银行的收益空间。”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顶级分析师艾亚文表示,另外,消费贷利率的持续走低还可能引发零售贷款不良率的上升。

  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此前出现消费贷不良率攀升。2024年上半年, 工商银行 消费贷不良率由上年末的1.34%升至1.65%, 浦发银行平安银行 等许多家银行的消费贷不良率也同步升高。

   平安银行 近日披露的首份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也显示,该行在零售业务继续显现缩水迹象的同时,个人贷款不良率同比有所上升。2024年该行零售金融收入712.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25.9%,营业收入占比从58.4%降低至48.6%;零售净收入为2.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缩水94.8%,贡献率为0.6%。个人贷款不良率由2023年末的1.37%上升0.02个百分点至2024年末的1.39%,环比上一季度则下降0.04个百分点。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贷相关政策一再放松,可能会造成跨市场套利现象,例如部分消费者可能将低利率的消费贷资金违规用于偿还房贷、投资股市等限制性领域。

  记者了解到,此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因个人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限制性领域而被监管处罚,例如去年9月, 兴业银行 深圳分行因违规发放个人消费贷款被罚款50万元。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