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财联社】国有大行躬身入局来势汹汹 个人消费贷要成新晋-内卷之王-?业内 - 市场空间未见顶
【查看信息来源】 3-20 12:57:06消费贷市场也要迎来近身搏杀了么?
最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外印发,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强调要“强化信贷支持”。财联社记者了解到,作为信贷投放的主力军,连日来,多家大行随即相继发布相关专项计划,瞄准 新能源 、房地产等领域,大力进军消费贷市场。
与大行股份行大举进军巧合的是,银行个人消费贷价格近期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据财联社记者报道,开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利率下行趋势明显,相关产品利率已经接连跌破“2.6”、“2.5”两大关口。市场最低利率,已经快速下探至2.4%一线。
消费贷市场,会否像个人房贷、普惠小微等业务中曾经出现过的情形一样,在大型银行下沉后变得“极致内卷”?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给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有市场人士表示,尽管近期消费贷利率不断下沉,但“这个市场仍然没到见顶期,当下还有空间”,还没有真正到“极致内卷”的水平。
但多名银行业人士强调,发力消费贷虽然在现今情境下是“不得不为”,但贷后风险管控仍需巩固。
大行凶猛!部分银行个人消费贷年增速超过70%
3月19日下午, 农业银行 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高度重视提振消费的行动方案,施展该行“横跨城乡、点多面广”的优势,正在持续加大个人贷款投放力度。
“今年, 农业银行 个人贷款业务延续良好发展势头,目前个人贷款余额已超9万亿元人民币,成为第壹家买入该台阶的金融机构。” 农业银行 相关人士表示。截至3月17日,该行包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达1.33万亿元人民币,年增量达270亿元人民币。
在走访中,除了 农业银行 之外, 工商银行 也向财联社记者晒出了“消费类”成绩单。工行相关人士向记者指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工行正在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创新服务模式。截直到今天年2月末,工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7万亿元人民币。
3月19日, 光大银行 相关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积极响应相关号召,推出服务支持提振消费专项工作方案,全面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援力度。截直到今天年2月末, 光大银行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信用卡贷款余额近3700亿元人民币。
如果单纯查看上述数据,市场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对照信息来看,就可以看到近两年大行在消费贷领域的“凶猛”之势。
财联社记者查询公开数据发现,截至2023年末, 农业银行 、 工商银行 等许多家大行的个人消费贷余额均在三四千亿的水平。其中,部分银行此项业务年增速高达70%以上。说白了,正是在这两年来,大行其实已经在消费贷领域加大了投放。
某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坦言,近两年来的确是国有大行、股份行在消费贷领域开始发力的时期。过去,这些大型银行依托政府投资、对公等获得不菲收益,对消费贷相对轻视。如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叠加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号召,未来一段时期内,国有大行、股份行将会在消费贷领域强势发力。
八仙过海多点开花,不同银行发力重点不同明显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结合各自特点,近期在消费贷领域,不一样的银行也有一些发力的关键。
中信银行 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正深耕大额消费场景,将 新能源 汽车消费、家庭装修等作为重点,助力居民消费升级。目前, 中信银行 和多家 新能源 汽车品牌展开深度合作,发布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好比,在降低购车门槛方面, 中信银行 可以提供“零元首付”方案;针对有车一族, 中信银行 发布了“以旧换新”贷款方案,贷款流程持续简化。
光大银行 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他们正围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三大经济”,结合不同区域特点,加大创新力度。好比,光大信用卡启动了“冰雪去嗨节”品牌建设,围绕冰雪场景不断拓展缴费首单、电子账户等服务。同时,和民政部门、社区借道进行合作,进一步极大支持引发消费的力度。
农业银行 则把目光瞄准了房地产。该行相关人士相财联社记者介绍,农行正在紧抓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积极变化契机,围绕居民高品质购房需求,进一步极大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增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邮储银行 的关键则放在信用卡消费、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方面。 邮储银行 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介绍,正在持续施展信用卡的消费支持作用,通过 线上线下 联动,开展支付立减、商圈消费优惠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福利。同时,针对预付费消费纠纷多发的问题, 邮储银行 依托央行相关技术,搭建了安全可控的智能合约场景平台,并在数字人民币APP模块中率先推出面向电商和健身行业的智能合约预约消费服务,能够确保未消费资金始终归属于消费者我,让大众能够放心消费。
“面向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专业教育需求,我们推出了‘优学贷’产品”,工行相关人士表示,他们正在加强对不同社群消费特征的深入研究,持续创新产品,以不断激化多样化、不同化消费潜力。
个人消费贷业务要成新晋“内卷之王”?
在记者调研中,多家银行给予的反馈就是,当前加大消费类贷款投放,不仅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提倡和要求,也是银行业寻找下一个信贷增长新空间的必由之路。随着信贷需求环境的变化,更多国有大行、股份行也不得不躬身入局,加大消费类贷款的业务拓展和信贷投放。
“相比国有大行,城商行过去才是消费贷的主力军。这是由银行的特点决定的,大行过去有自己的壁垒,中小银行早已在消费贷领域搏杀多时。”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坦言,而如今,随着更多大型商业银行大张旗鼓的杀入,未来消费贷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不过,有券商银行业分析师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尽管大行加入消费贷领域的竞争不可避免,但对银行而言,仍然需要加强风控管理,以减少后续不良。
农业银行 相关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该行将会坚持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全流程的危险监测体系,把风险防控融入到产品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环节,“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在上述江浙沪银行人士看来,尽管当前消费贷利率不断下沉,部分银行甚至低到2.5%左右的水平,但这其实不意味着行业已经到了极致内卷的阶段。国有大行的纷纷加入,其实最先挤压的其实不是城商行的空间,因为后者布局早,在一定区域也建立了优势。国有大行的入局,影响最大的实际上就是各种非法、合法的网络贷款、互联网络贷款款平台,后者长期以来依靠各种夸大宣传、“砍头息”等抢占了很多市场份额,也“毒害”了很多消费者。“过去这块市场大行没有好的产品,一些人自然会被非法中介所引诱,落入高利息陷阱”。
上述人士认为,工行、邮储等大行的相继发力,一定水平上能够净化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正规、价格更正确的消费类贷款,同时更好的提振内需,刺激消费。当然,长远来看,参考信用卡市场的经验,未来一段时期内,正规消费贷市场的内卷恐怕也难以避免,“但目前这个市场还远没有轮到谈内卷的阶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