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宜安科技】增收未增利 - 富士康难言摆脱苹果依赖症
【查看信息来源】 3-22 2:52:50
首批多元化转型显成效的果链头部企业已尝到甜头。
尽管苹果iPhone过去一年市场表现稍显乏力,但部分果链龙头的业绩反而增长不错,而这主要得益于非果链业务的驱动。
最近,代工组装iPhone产品的果链巨头 富士康 母公司鸿海精密(以下简称“鸿海”)交出了一份颇具张力的年度成绩单。鸿海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全年公司营业收入、净收入实现双增长,且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鸿海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净收入双增长,但第四季度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在这家代工巨头的业绩图谱中,AI服务器成为表现最亮眼的增长极,却也隐藏利润博弈的问题。
已走出苹果依赖症?
过去一年,苹果iPhone的市场表现一般。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7%,达到12.2亿部,在连续两年下滑后实现了反弹。不过,同期iPhone出货量下降1%至2.259亿部。iPhone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0%下滑至2024年的18%,同时2024年iPhone在中国市场份额降至15%。
富士康 作为iPhone主要的组装代工商,其业绩高度依赖于iPhone系列的市场表现。过去一年iPhone产品出货量、销量乏力的表现,也可以从鸿海的财报中窥见一二。
鸿海业务营业收入构成包含“消费智能产品”“云端网路产品”“电脑终端产品”“元件及其它产品”几大类。记者梳理鸿海去年的财报了解到,鸿海公司几大品类的业务中,以智能手机、电视、游戏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智能产品”业务表现疲软,该板块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3.35万亿元新台币下滑至2024年的3.17万亿元新台币。
不过,鸿海整体业绩表现硬是不错。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鸿海营业收入实现6.86万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净收入达1527.1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7%。
过去一年,由于AIGC(生成式AI)芯片需求的狂飙,英伟达业务得到了快速扩张,其带动了相关产业链。鸿海由于拿到AI服务器大单,其业绩表现也颇受外界关注。
鸿海财报显示,其亮眼业绩主要由以服务器、网通产品为主的“云端网路产品”表现带动,该板块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1.38万亿元新台币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2.06万亿元新台币,增幅近50%,营业收入占比也从2023年的22%提高至2024年的30%。这时,“消费智能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4%下滑至2024年的46%。
鸿海老总刘扬伟表示,2024年全球大型云服务商(CSP)及品牌客户对AI服务器的切实需求“明显增加”,带动AI服务器业务营业收入同比激增150%,整体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他特别提到,鸿海作为“AI服务器共同开发伙伴”,参与了客户下一代产品的研发,目前AI服务器市占率已超40%,并强调“四成只是保守目标”。
值得留意的是,当前“消费智能产品”业务仍为鸿海营业收入第壹大板块。
此前,鸿海预计到2025年,其“云端网路产品”业务将有望追平iPhone制造部门的销售规模。而iPhone制造部门的销售规模届时能否被“云端网路产品”业务赶超,记者将持续关注。
不可忽视的是,鸿海在iPhone组装市场的份额也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Steven Tseng表示:“可预见的是,鸿海仍将是顶尖的iPhone组装商,但其市场份额正逐渐被 立讯精密 和塔塔集团等竞争对手蚕食。鸿海的销售增长与电子制造业同行保持一致, 云计算 领域的强劲增长抵消了消费电子领域的疲软,但由于iPhone组装业务的拖累,公司的收益能力和估值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也有代工产业链人士对记者分析,未来,苹果仍是鸿海的重要客户(尤其在iPhone、Mac等高端产品代工方面),苹果对鸿海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季节性波动”而非长期增长依赖。但需警惕的是,苹果对供货商的议价权和库存转嫁策略(如2018年iPhone X订单砍单事件)仍可能对鸿海(业绩)造成短时间冲击。
净收入和毛利率下滑的隐忧
尽管全年业绩亮眼,但鸿海2024年第四季度却显现“营业收入增长、利润下滑”的分化现象。其当季实现营业收入2.13万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15%,但归母净收入同比减少13%至463.26亿元新台币,这也是鸿海自2023年第贰季度以来第壹次出现净收入下滑的情景。这时,鸿海2024年第四季度的净利率也从上年同期的2.87%收缩至2.17%。
“营业外收益减少是利润下滑主因。”鸿海财务长黄德才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缺少了2023年同期的“活化资产一次性利益”,加上受到“权益法投资认列损失”及汇率波动影响。
另外,可以看到,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25%,进一步压缩鸿海的收益空间。
获得大量AI服务器订单,成为推动鸿海营业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然而,AI服务器的高单价(由于制造和采购成本上升)也给毛利率造成了压力。财报显示,鸿海2024年毛利率为6.25%,比上年6.3%的毛利率微微下滑。黄德才直言:“服务器产品销售增加,影响了毛利率的表现。”
这折射出AI服务器行业的矛盾——尽管GB200这些产品单价是传统服务器的数倍,但其采用的系统级代工模式(涵盖机柜、液冷等整合方案)利润率反而低于标准化产品。刘扬伟在问答环节坦言:“AI服务器门槛在于研发投入和全球交付能力,鸿海的优势在于提前卡位下一代产品开发。”
刘扬伟预计,未来AI服务器的单价将持续提升,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公司毛利率,但从长远来看,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得到加强。他还进一步指出,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在推动各行业产品结构的变革,尤其是生成式AI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AI产品的效率和价值。随着AI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增加,客户对高端AI产品的切实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从而带动毛利率的提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鸿海将加强垂直整合、扩大规模效应并优化产品组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毛利率。
对于2025年(的业绩走势),鸿海释放了乐观信号。刘扬伟表示,AI服务器将进入“逐季增长”阶段,全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万亿元新台币,占服务器总营业收入比重超50%。目前,鸿海正加速量产英伟达GB200这些高端机型,并在GTC大会展示其最新AI解决方案。
TrendForce集邦咨询展望称,2025年,AI服务器产值有机会提升至近2980亿美元,占整体服务器产值比例进一步提高至70%以上。
随着AI服务器需求的爆发,越来越多的电子制造企业也开始布局AI服务器市场,如广达、英业达、纬创等,都在加大对AI服务器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抢占市场份额。这表明整个行业都在积极向AI相关领域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获取新的增长机会。Steven Tseng表示,鸿海将来的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AI服务器,同时在这一领域,它正与广达、英业达和纬创等其它原创设计制造商展开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