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光伏发电】构建-国企+民企+地方平台-三方合作模式,广州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已达-十四五-初期5倍
【查看信息来源】 3-28 20:54:01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广州报道
向光要电,向绿而行,广州拥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就地消纳条件,分布式光伏可谓是广州立足于自身资源天赋的重要能源发展方向。
3月27日, 广州市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业应用场景推介活动——分布式光伏建设专场宣讲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活动深入贯彻落实 广州市 “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聚焦推动 广州市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向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宣讲广州推进分布式光伏有关政策、绿色技术应用案例,并邀约建筑物屋顶权属单位、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和技术服务企业介绍分布式光伏典型建设运营案例、典型适用场景。
现场设置了分布式光伏建设、绿色金融等现场咨询交流专区,与会者进行了分享交流,推动各类分布式光伏项目、光伏 储能 一体化项目落地,施展科技助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作用。
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超3百万千瓦
春节过后, 广东省 、 广州市 先后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部署,而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正是其中提出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
广东省 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广东全省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业营业收入约为11000亿元人民币,而广州的产业营业收入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的1/5。
广州市 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兼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旭在会上表示,推动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广州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的动力来源。
近年来,广州结合建筑屋顶资源丰富、电网完善、 新能源 接入消纳能力强等特点,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将分布式光伏并入“十四五”能源发展整体规划布局,推动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光伏项目迅速增长。截至2025年3月,广州全市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301万千瓦,是“十四五”早期规模的5倍。
本次活动还安排参会代表实地参观感受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屋顶上已建成投运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据介绍,国际会议中心光伏电站于2020年5月并网,总装机容量为4.19MW,项目利用会议中心BCD三栋会议展览中心和A、E两栋岭南东方酒店屋面建设。
2022-2024年,项目年平均发电量为437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86吨。“通过光伏发电节省电费共70余万元人民币,年均可节省电费约25万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相关责任人介绍。
如今,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日常照明均已实现“绿色化”。光伏组件安置在屋顶后,一方面起到物理隔热作用,可有效降低屋顶温度3~5℃;另一方面,光伏系统按高智能化运维设计,基本实现 “无人值守”。
2024年全年, 广州市 分布式光伏建设装机规模增加约120万千瓦,为广州贡献21亿度 绿色电力 ,直接带动第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
广州市 发展改革委能源处处长屈勇表示,在广州现有的分布式光伏装机中,大部分应用于大中型的工商企业,学校、医院还有普通群众对其还相对陌生,希望通过应用场景的展示和对接,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业,使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品从制造到应用,搭建起畅顺的桥梁,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生态。
“接着,广州要做实产业的规划,在 新能源 和新型 储能 产业激烈的竞争中,通过对全国和全省的产业分析,找准广州在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跟其它的城市错位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健康成长。”屈勇说。
新能源 产业国企民企强强联手
活动上还举行了签约仪式, 广州发展 新能源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智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知名企业高景 太阳能 股份有限公司现场签订花都区分布式光伏三方合作协议,推动国企和民企合作。
广州发展 新能源 集团是 广州市 新能源 产业链“链主”企业,致力于整合本地 新能源 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协同发展,缔造本地 新能源 产业生态。
广州发展 新能源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老总兼总经理余华堂表示,集团已累计投建 新能源 总装机规模约500万千瓦,总资产320亿元;其中建设了91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78万千瓦(含小微分布式),包含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汽丰田、小鹏汽车、福特汽车等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在 广州市 光伏装机市场占有率10%,位居前列。技术创新方面,集团率先应用 无人机 热斑巡检技术,还有智能清洗 机器人 ,并搭建了华南首套风、光、 充电桩 一体智能集控系统,强化集中运营。另外,还搭建了广发小微分布式光伏数智化系统,实现线上快验、线下精核,结算“零距离”。
高景 太阳能 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正式进入光伏行业的民营企业,布局光伏产业链核心环节,构建单晶硅片/硅棒、光伏组件、光伏电站三大业务板块。短短五年时间建立了珠海、宜宾、西宁、广州四个生产基地,为各地 新能源 产业建链、强链、补链起到了良好的增进和助推作用,目前已跻身行业第壹梯队。
国企民企间的联动,一方面加速产业链协同,花都作为广州的工业重镇,拥有大量工业厂房和物流园区屋顶资源,分布式光伏开发可直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十万吨,同时将带动花都区形成 新能源 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动项目落地建成,助力企业造成良好的经济创收,光伏和 储能 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合作协议的签订有助于整合签约各方的资源优势和加强技术合作和创新,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和高质量建成。
三方通过积极构建"国企+民企+地方平台"的合作模式,推动广州 新能源 产业链向"系统集成+智慧能源"方向转型升级,推动一批绿色产业落地,拓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下一步,广州将充分施展推动 新能源 与新型 储能 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机制作用,加大绿色技术和典型案例宣传推广,积极推动光伏项目、节能降碳项目实施,推动 广州市 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