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商业洞察

【大模型】北上广深成,有-蓉-乃大

查看信息来源】   3-31 15:10:10  
人工智能】【大模型】【nbsp

  北京有中关村的代码和故宫红墙,撑得起野心也容得下情怀;

  上海靠 陆家嘴 的资本游戏搭配外滩老建筑,摆着国际化的黄金招牌;

  广州把广交会的生意经熬成荔湾艇仔粥,务实主义刻进DNA;

  深圳更不用说,从渔村到湾区的逆袭剧本,直到今天还在续写创业神话;

  当“北上广深”以经济密度定义“一线”标准,成都则以“有‘蓉’乃大”的姿态入局——这里既有航天工业的创新加速度,也有绿道茶席间的生活松弛度。

  去年我们发布《平行世界里的两个成都》后,后台炸了锅。浙江读者说“总算有个地方不用二选一”,北京老哥吐槽“部门里每年跑路三个去成都”。

  数据更直白:2024年数据显示,成都海归流入量第壹次超过广州,排到全国第四;去年两万亿GDP城市序列里,成都GDP增速冲到5.7%。

  选择,即答案,年轻人心中的择城标签已更新为“北上广深成”。这座城市证明:能俘获年轻人的,不仅是天际线的高度,更在于让每个异乡人扎根的容纳度。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特效师阿明:“有需必应无事不扰”下的沉醉式研发

  “北漂”多年之后,阿明2018年来到成都做视觉特效。当《哪吒2》上映后,他不止一次跟别人谈起成都数字文创产业这些年来的变迁与魅力。

  阿明用七年时间见证了成都数字文创产值冲上2800亿元人民币,全市规上文创企业达到3000余家,而且产业赛道还在持续细化、进化。他说,这七年诸如《流浪地球》《哪吒》这样的划时代作品,让众多创业者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有了价值的展现。

哪吒、敖丙登上天府双塔          

  在这个进程中,最让阿明自豪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参与到“成都造”作品的票房奇迹中,而是“造”的进程中,彰显出来的“本地化协作”的魔力。

  他指着窗外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园区说,“你看,好比这个园区就很纯粹,几乎都是数字文创类企业。《哪吒2》制作期间,我们几个合作方的办公地点仅隔百米,过去异地传输三天的数据,现在散步时递个硬盘就能解决。”

  “视效行业虽然小众,但成都的视效人才很有规模了,而且产业链90%的环节都能在这里找到质量上乘的供货商。”阿礼笑称,这种产业成长速度,得益于成都过去十多年的沉淀,“产业技术的迭代、人才的沉淀是一方面,同时这里还有‘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奖励、补助会直接到账,文创产业政策会‘主动找人’,园区服务平时绝不干扰你闭关修炼。因此这些年,我们才能够安平静静地做沉醉式研发。”

成都影视硅谷

AI博士刘帅:硬科技创业不再“孤勇”

  兴隆湖东侧的成都科创生态岛,是成都 人工智能机器人 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正在缔造 人工智能 产业地标。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刘帅还在求学期间,就跟着导师在研发 人工智能 康复整体解决方案。后来,成都科创生态岛开“岛”,好几家 人工智能 相关的企业入驻,刘帅也成为“岛民”。

  “要素齐备、创新活跃,我觉得 人工智能 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很好,做 人工智能 的同行我们时常可以碰面。”政策层面对接的“柔性服务”令他感触颇深,“政府不仅是简单提供补助,还深入调研我们的切实需求。平时不见人,但有需求总是能找到他们。”

  前两天,一场产业链标志性产品的发布会召开,成都的几个 机器人 、大模型产品集中展出,覆盖了特殊任务、工业、医疗等各种垂类。

  再加上很多“熟面孔”的出现,刘帅感觉,在成都发展 人工智能 更有一头猛扎下去的信心了。

  2024年,成都 人工智能 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实现“双千突破”,即核心产业规模达1079亿元、同比增长39%,相关企业1006家, 人工智能 产业综合能力排名西部第壹。

新川之心 机器人 公园

  这两天,《2025年 成都市 人工智能 产业链发展工作要点》印发。成都最新提出,2025年全市 人工智能 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加速缔造全国 人工智能机器人 产业发展高地。

  除了缔造产业园、培育产业集群、建立企业库外,成都将建设目标规模150亿元的 人工智能机器人 产业基金群,投资本地项目很多于30个。  

  刘帅提到,成都在 人工智能 方面,用政策为创新创业者的冒险托底。政策支持让硬科技创业不再“孤勇”,城市与市场主体共同铺就未来。

  前阵子出公差,我也去了一趟成都。

  参加完活动已经夜深,走进一家亮着灯的蹄花汤店,老板娘上菜时,嘴上念叨着:“娃儿些莫跟身体过不去,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嘛。”

  一时间,我不知该笑还是哭。

  成都,没有华强北的玻璃幕墙,但有瞪羚谷的爬山虎办公楼;没有后海酒吧的民谣,但有东郊记忆的厂牌Livehouse。当“北上广深”还在用户口和薪资抢夺人才时,成都提供了一种更具诱惑力的生活范式:

  造出《哪吒》的视效师会骑单车沿绿道环城一周,生物医药博士周末在龙泉山赏漫山桃花缓解科研压力,兴隆湖边上有一群研发具身智能的80、90后甚至00后。

  这种“离宇宙很近,离焦虑很远”的平衡感,正吸引顶尖人才“用脚投票”。

  2024年,海归优先岗位地域分布,成都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2024年,成都在全球知名智库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发布的《2024世界城市名册》中,位列全球第58位,较上年上升了13位,在内地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2024年,成都连续五年稳居新一线城市榜首,连续16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天府五街的写字楼里,90后正在调试即将出口欧洲的 机器人 ;三圣乡的农家乐中,同一批人端着茉莉花茶争论神经网络算法。

  这不是精分现场,而是成都的年轻人正在重构世界对“塔尖城市”的想象:科技可以温暖,奋斗不必悲壮,而理想主义的火种,终将在热辣滚烫的烟火气中生生不息。

  爱上成都,理由很多,归结个中——在成都,工作与生活不必滚烫对峙,代码和茶汤同样值得沸腾。成都正成为年轻人奔赴的 新坐标

  毕竟,海纳百川,有“蓉”乃大。

  文字 | 吴林静

安大互联 - 您值得的拥有的网站建设专家
Email:401112684@qq.com
联系QQ:401112684
官方网址:www.fengbaosun.com
手机搜索:进入手机搜索导航>>

Copyright © 2006 www.fengbaosun.com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