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侵入式脑机接口风险最高
【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风险最高
浏览次数:【674】  发布日期:2024-3-6 6:06:0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脑机接口】 【科技伦理】 【陈秋萍
 

  ■与有临床需求的治疗型脑机接口相比,增强型脑机接口面临比较大的伦理争议,其合法性受到一些疑问:假如未来一部分人通过科技获得更强的感知、认知或运动能力,是否会危及社会的公平性,形成一个“脑机接口特权阶层”

  科技部官方网站近日发布《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这份由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 人工智能 伦理分委员会编制的文件,旨在指导脑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防范研究与技术应用进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建立的Neuralink(神经连接)公司在这个科技领域投入重金,已研发出名为“心灵感应”的首款产品。上个月这家公司宣布:首位植入“心灵感应”的病患能通过大脑直接控制电脑鼠标。在技术进步的同时,Neuralink也受到了一点关乎科技伦理的疑惑。

  如何确保脑机接口研究和应用符合伦理规范?上海如何开展这个领域的科技伦理审查工作?记者采访了上海科学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秋萍。

  脑机接口技术分三类

  陈秋萍表示,可以把《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看作《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的细化落实。去年9月,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以强化科技伦理风险防控,增进负责任创新。这份文件列出了《需要开展伦理审查复核的科技活动清单》,共有7项科技活动上榜,“侵入式脑机接口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是其中之一。

  所谓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兴技术。它通过记录装置收集颅内或脑外的大脑神经活动,并通过 人工智能 模型等对神经活动进行解码,解析出神经活动中蕴含的主观意图等信息,再输出相应的指令,操控外部装置实现与人类主观意愿一致的表现,并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反馈信号。

  脑机接口技术可分为非侵入式、侵入式、介入式三类。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指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电极等信号记录装置植入大脑,进行高通量的神经信号收集。与通过脑电帽收集信号的非侵入式、将电极等信号记录装置从血管导入的介入式脑机接口相比,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危险最高,存在神经外科手术、植入物放置所引发的长短时间安全风险,包含手术进程中和手术后的组织损伤、感染风险,和脑损伤、炎症反应、骨骼异常生长、电磁辐射等长期风险。

  全流程伦理审查

  如何防控这些风险?陈秋萍表示,根据《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政策要求,建立脑机接口研究项目的全流程伦理审查机制,是将来的方向。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加强脑机接口研究项目伦理审查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对各类科研主体尤其是审查机制还不完善的科技企业具有示范效应。

  目前,上海科委根据中央部署,正进一步规范、强化科技伦理审查工作,旨在让全流程审查机制覆盖各类科研主体。陈秋萍认为,第壹要优化上海的科技治理生态,包含完善相关制度供给、搭建科技伦理委员会管理体系、加强伦理管理高水平团队建设、建立科技活动伦理管理数字化平台等。在此基础上,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例,可以商酌将相关研究的伦理审查工作嵌入项目管理流程,让伦理审查覆盖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管理、项目验收、监督与评估等科研全流程的各个环节。

  增强型“超人”有未知风险

  展望脑机接口将来的应用价值,业内专家说,这种技术将“让病人变成正常人,让正常人变成超人”。

  “让病人变成正常人”显示了治疗型脑机接口的价值,可以为医师提供治疗交流、运动、感觉和心理健康障碍的新方法。如今,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正在将这种技术用于治疗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和意识障碍,帮助高位截瘫、渐冻症、癫痫等患者提高生活品质,或提高自闭症、抑郁症患者与人的交互反应能力。

  陈秋萍介绍,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分为两类:一是控制辅助设备,帮助丧失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病患通过脑电信号操控外骨骼、机械肢体或轮椅,从而增强生活能力,包含恢复读写交流能力;二是改进神经刺激,通过将大脑信号传输到计算机里并进行研究分析,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将提升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

  “让正常人变成超人”则显示了增强型脑机接口的价值。根据科学家的构想,该类技术能让身体机能正常的使用者增强感知、认知或运动能力,通过“人机融合”变成“超人”。《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指出:“由于该技术尚处于发展早期,技术的适用领域、正确的增强水平还不确定,其对人类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存在未知风险。”

  在陈秋萍看来,与有临床需求的治疗型脑机接口相比,增强型脑机接口面临比较大的伦理争议,其合法性受到一些疑问:假如未来一部分人通过科技获得更强的感知、认知或运动能力,是否会危及社会的公平性,形成一个“脑机接口特权阶层”?因此,当该类技术进入应用阶段后,须认真思考它的公平性、可及性等诸多问题,让科技惠及大众。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21【联合健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药房连锁西维斯、Cigna、联合健康
2024-9-20【新铝时代】新铝时代供应链之谜 -歇业-企业缘何成为第一大供应商?
2024-9-19【统计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
2024-9-18【欧盟委员会】欧盟反垄断诉讼悲欢各不同 - 谷歌赢了 高通还要被罚
2024-9-17【俄罗斯】美联储降息50基点可能性再升高!- 今夜看点
2024-9-13【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明年起施行 - 如何实现弹性、自愿,对就业有何影响,基本权益如何保障
2024-9-11【爱尔兰】实缴远超130亿欧元!苹果避税案败诉 - 欧盟避税天堂不再?
2024-9-7【华兴资本】包凡妻子 - 出任华兴资本董事
2024-9-5【委员会】预告 - 国新办将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9-4【上市公司】独董新规实施一周年 - 履职新生态加速形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