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13亿元资金出逃!国投瑞银旗下偏股基金遭巨额赎回,规模跌破清盘红线
【基金公司】13亿元资金出逃!国投瑞银旗下偏股基金遭巨额赎回,规模跌破清盘红线
浏览次数:【80】  发布日期:2024-3-27 9:12:4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基金公司】 【基金规模】 【国投瑞银】 【巨额赎回
 

  华夏时报记者邱利陈锋北京报道

  国投瑞银旗下一只次新基金面临清盘风险,曾是昔日“小爆款”产品,仅成立三个月,就遭遇13亿元的巨额赎回,基金规模跌破清盘红线。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或是“帮助资金”撤退所致。

  盘古智库顶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时间内“帮助资金”能够保证新基金顺畅成立,但同时也遮掩了真实的市场需求,对基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构成要挟。在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情景下,过分依赖“帮助资金”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性,无益于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爆款基”面临清盘风险

  最近,国投瑞银基金发布了一则清盘预警,截直到今天年3月20日,国投瑞银盛煊混合的基金资产净值已经连续3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值得强调的是,面临清盘风险的国投瑞银盛煊混合,曾是昔日“小爆款”产品,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产品,于2023年12月26日成立,距今仅有三个月左右时间,第壹次募集规模为14.02亿元人民币,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1515户。

  资深金融业人士、中关村 物联网 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基金规模骤降,甚至面临清盘风险,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一方面与市场调整有关,当权益市场出现波动和不确按时,投资者可能选择赎回基金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投资策略、基金经理的能力等原因也会影响投资人的赎回决策。

  “基金清盘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会发生一定影响。”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开创人詹军豪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可能会面临声誉受损、市场份额下降等风险,而投资者则可能遭受资金损失等风险。

  从业绩来看,截直到今天年3月25日,国投瑞银盛煊混合A近一周下跌3.56%,C类份额净值下跌幅度为3.57%。

  遭遇13亿元巨额赎回

  仅成立三个月的次新基,为何突然陷入清盘危机?从基金规模来看,国投瑞银盛煊混合在开放申赎后,便出现大额资金“闪退”的情景。

  1月25日,国投瑞银盛煊混合打开封闭期,开始日常的申购、赎回,转化等业务,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该基金就遭遇巨额赎回。直到今天,国投瑞银盛煊混合基金规模已经大幅缩水至5000万元以下,沦为迷你基金,这意味着高达13亿元的钱财选择赎回“离场”,占比超过90%。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或是“帮助资金”撤退所致。江瀚表示,“帮助资金”通常指的是在基金发行期间,为了帮助基金达到最低成立规模而参与申购的钱财,该类资金往往停留时间较短,在保证新基顺畅发行后迅速撤离。

  詹军豪表示,在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环境下,“帮助资金”保发行的现象的确存在,这种做法往往隐藏着一定的危险和问题。

  首先,“帮助资金”通常不是基于长期投资价值的考虑而进入的,而是出于短时间利益或其它目的。一旦这些资金在达到目的后迅速撤离,基金规模就会大幅缩水,甚至面临清盘风险。

  其次,“帮助资金”的存在可能扭曲市场信号,使基金发行市场无法真实反映投资人的切实需求和偏好。这可能造成一些质量不高的基金产品也能顺畅发行,而一些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基金却很难获得市场认可。

  对于“帮助资金”保发行的现象,袁帅也表示,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的不成熟和投机性,并无益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它可能造成基金公司的经营策略偏离长期价值投资,而过于追求短时间的发行规模和市场份额。另外,“帮助资金”大规模撤退,也有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从而影响基金的稳定运营。

  业绩和规模形成良性循环

  从当前的情景来看,留给国投瑞银盛煊混合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如何阻止基金规模缩水,避免短时间内遭到清盘,是其即将面临的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华夏时报》记者3月26日联系了国投瑞银基金相关职员,但未获回应。

  江瀚表示,面对清盘风险,基金要“保壳”,即保持基金规模很多于法定的最低限额,通常需要实施一系列措施。首先,基金管理者需要通过提升投资业绩来吸引并留住投资者,因为业绩的提升是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基金规模的根本途径。其次,基金公司可以通过营销推广、费率优惠等方式来吸引资金流入。另外,基金公司还可以商酌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最后,在极端情境下,基金公司可能需要寻求与其它基金合并或采取其它措施来避免清盘。

  “卓越的业绩是推动基金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詹军豪指出,但吸引新的钱财流入,仅靠业绩是不够的,基金公司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投资者教育工作,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和认可基金产品。

  袁帅也表示,基金公司请“外援”相助,不如提升投资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吸引和留住真实的长期投资者,最终实现业绩和规模的良性循环。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公募基金】公募-退薪-风波再起,真相如何?
2024-6-26【基金规模】800多家私募被-除名- 全市场存续基金规模萎缩 连续两月不足20万亿元
2024-6-26【交易佣金】公募降佣7月1日执行倒计时!协议重签中 - 出了问题找总经理与合规负责人
2024-6-25【基金公司】基金管理人应全力提高避雷技术
2024-6-25【基金公司】30万亿元公募的困局与突破
2024-6-24【綦缚鹏】国投瑞银綦缚鹏 - 现在是配置权益资产很好的时间点!
2024-6-24【发起式基金】今年来发起式基金多达169只 - 市场真给发起式机会吗?发行后持营仍难解
2024-6-24【綦缚鹏】-大家-现在是配置权益资产很好的时间点-!国投瑞银綦缚鹏 - 赚大钱都是磨出来的
2024-6-24【半导体】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 - 6月24日
2024-6-23【基金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密集调研科创型企业 - 头部机构热情高涨
 ● 相关资讯专题
公募基金】  【净利润】  【易方达基金】  【基金公司】  【基金规模】  【私募机构】  【交易佣金】  【负责人】  【基金管理人】  【成分股】  【上市公司】  【投资者】  【綦缚鹏】  【证券时报】  【券商中国】  【国投瑞银】  【发起式基金】  【持有人】  【现在是配置权益资产很好的时间点】  【半导体】  【四大证券报精华】  【调研科】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