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持续发挥
【京津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持续发挥
浏览次数:【435】  发布日期:2024-4-25 16:20:5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新华财经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王艳刚)近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与校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大格局: 京津冀 协同发展10周年记》(以下简称《 京津冀 10周年记》)。十年来,随着 京津冀 三地创新“软环境”不断优化, 京津冀 地区创新发展势能日益强劲,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专利实现量质齐升,标志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表示, 京津冀 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始终以夯实协同创新基础、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和强化创新能力为目标,着力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软环境”,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共同推动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地区创新能力、活力稳步提升。

  《 京津冀 10周年记》表示, 京津冀 三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共建,通过大力推进 京津冀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采取大学“育种”、中心“育苗”、企业“育材”、区域“成林”发展模式,缔造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开展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加速推动前瞻性创新;持续深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建立起 京津冀 协同创新“1+3”联动工作机制,探索出按出资比例共享税收与运营业收入益、按创新贡献分配增值收益等多种区域利益共享模式,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日臻完善,符合 京津冀 协同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逐步发生。

  《 京津冀 10周年记》指出, 京津冀 三地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准则,推动创新策源地与创新承接地良性互动,深化拓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模式,积极破除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堵点,在多领域加强协同合作,促使人才共享成为常态、资本关联日趋密切,创新要素实现互通共融,协同创新态势愈显蓬勃,兼具创新活力与协同效应的创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着创新合力不断凝聚,三地持续深化创新合作,联手攻克一系列“卡脖子”难题,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长安链”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日益彰显,创新产出质量稳步提升。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3【交通运输】来智博会,看-智慧交通-新图景
2024-6-20【永康控股】永康控股递表港交所 - 去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旗下品牌卷入天津港垄断案
2024-6-15【政务服务】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前海-专区正式启动
2024-6-14【营商环境】优化-软实力- 增强-硬实力-
2024-6-14【政务服务】乌兰察布市 - 以信用-软实力-赋能营商环境再升级
2024-6-14【政务服务】网上办事,不能为难老百姓
2024-6-11【服务中心】去奉贤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遭遇-线上约不着,线下要秒杀- 企业办事号源紧张,问题在哪儿?
2024-6-6【政务服务】织好为民服务-一张网-
 ● 相关资讯专题
交通运输】  【天津港】  【自动驾驶】  【智慧交通】  【智博会】  【永康控股】  【新加坡元】  【集装箱】  【港交所】  【政务服务】  【跨境通】  【跨境通办】  【营商环境】  【硬实力】  【软实力】  【乌兰察布市】  【老百姓】  【服务中心】  【奉贤区】  【政务服务平台】  【数字化转型】  【信息技术】  【一张网】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