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 信息资讯 > 南财观察 -挖场景、建生态- 深圳数字金融发展有何新趋势?
【数字金融】南财观察 -挖场景、建生态- 深圳数字金融发展有何新趋势?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4-27 22:42:36    文章分类:信息资讯   
专题:数字金融】 【数字经济

  “武学的精义是啥?只有四个字——专心、苦练。”这句源于古龙所写的武侠小说《七种武器》中的“武学秘籍”其实同样适于当下的银行业江湖。

  面对“优质资产荒”、息差收窄、不良率上涨等重重挑战,那些专心于精细化经营、降本增效、创新服务和产品、提升风控、聚焦场景生态等“武器”,苦练“内功”的商业银行或更具备“决战”实力。

  “武器”在手,如何用好?“数字金融”成为赋能关键。近年来各类银行纷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可见一斑。

  深圳金融科技起步早、发展迅速,有着富有特色、模式多元的金融科技类企业集群,如今,这座城市的 数字经济 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突破1万亿元的城市。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近日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数据,截至3月末, 数字经济 核心产业贷款规模1.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5%。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力、 数据要素 积累、 数字经济 产业发展等优势,深圳数字金融的发展显现出许多鲜明特点,由过去的机构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拓展至产业数字金融、场景生态布局等更多领域。

数字化浪潮从零售拓至对公深圳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趋势明显  

  “相比于零售领域,商业银行对公领域的数字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一位来自于股份行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在产业数字金融兴起之前,数字金融主要面向零售端及银行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以手机银行APP为主要数字化终端,提供线上化的 移动支付 、信贷、理财等服务和产品。

  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缔造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强化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条龙”金融服务等内容。

  一般而言,在对公领域,银行以往的授信思路是“看主体信用”,这一方法论下,由于信息不同步的存在,许多中小微企业、科技型公司天然地被排斥在外。

  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后,银行授信有了更多参考思路和工具,有助于弥合产融之间的“数字鸿沟”。

  基于 数字经济 基础及雄厚的制造业背景,深圳在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上具有先发优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介绍,深圳金融业正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产业数字金融,运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 、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可溯化信任和智能化分析,缓解银行保险机构与客户间信息不同步,精准捕捉金融服务需求。

  例如,微众银行依托数字化 大数据 风控、精准营销、精细运营三个数字化手段开展“微业贷”业务,破解服务小微企业难题、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三高”难题。

  除银行业外,深圳保险业也在积极探索将金融科技赋能业务流程。如招商局仁和人寿联合中再推出直保再保 区块链 协同平台,解决数据传输安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

  据了解,该平台底层链选用的便是微众银行牵头研发的金融级安全可控 区块链 底层平台FISCO BCOS。

“挖场景、建生态”背后的理论:双赢

  “场景聚合、生态对接”是深圳数字金融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

  据深圳银行业协会秘书长田淮阳介绍,深圳银行业聚焦普惠、供应链金融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场景。

  例如, 工商银行 深圳分行推出业内首个以满足客户经营管理中“金融+非金融”全方位服务需求为主的一条龙金融生态服务平台; 建设银行 深圳分行缔造“供应链云仓”线上融资服务方案; 平安银行 深圳分行搭建首个 跨境电商 综合服务平台; 中国银行 深圳分行以数字连接为技术支点,以场景嵌入为用户触点,缔造“1+2+3+∞”普惠金融服务新体系等。

  “对于金融生态服务平台的搭建、场景生态的共建,银行与产业能实现双赢。” 工商银行 深圳分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吴世飞向记者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通过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银行能更精确地识别和满足客户需求,便于产融对接合作、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银行能从中收集大量数据,提升风控能力。

  另外,强化场景聚合与生态对接,也有益于提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 养老金 融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能力。

  记者发现,深圳银行业在深耕场景上,不仅仅局限于产业端,“银政合作”也是重要的场景聚合方向。

  “深圳银行业正推进金融服务和非金融场景连接。通过数字化转型,为政务、医疗等多个民生场景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解决方案。”深圳银行业协会秘书长田淮阳表示。

  另外,保险机构也在加强外部合作、数据对接。例如,在理赔后端,深圳国寿与二级以上医院合作首创“鹏心赔”服务,缔造出险提醒、协助报案、电子发票识别、数据自动录入、案件智能处理的理赔服务新模式。

加强数据共享探索数据融合应用

  上述种种案例显示,数字金融是 数据要素 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技术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数据、技术在具体业务的应用实现降本增效,重塑经营模式,破解行业固有难题等是其意义所在。

  除了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深耕场景之外,数字金融在风控领域也有所应用。据介绍,深圳金融业正加快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新型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企业级的危险管理平台,将数字化风控工具嵌入业务流程,全面提升风险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银行保险领域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白名单”等。

  监管方也以“科技+监管”增强监管效能,推动监管流程数字化再造,增强关键监管活动规范性和透明度,推进重要监管活动线上化、数字化,提升监管效能,推进智能分析工具研发,丰富穿透式监管工具箱。

  同时, 数字经济 时代下,深圳金融机构加强信息共享。例如,在保险行业,深圳保险同业公会执行秘书长林红介绍,已搭建深圳专属医疗险平台、升级改造 “深圳车险综合信息平台”、上线“深圳环境污染保险信息平台”等。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表示,未来将加大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和金融数据的融合应用,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加强保险业与卫健、社保、交通、水务、气象等相关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效和防灾减损能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  【兴业银行】  【泰康资产】  【国寿资产】  【成绩单】  【金融机构】  【回报率】  【数字经济】  【北交所】  【排位赛】  【黑马基金】  【华夏基金】  【山西证券】  【中国平安】  【人工智能】  【亚洲金融】  【《财富》】  【科技创新】  【保险业】  【CoreWeave】  【物联网】  【字节跳动】  【服务器】  【大模型】  【度小满】  【医疗器械】  【嘉环科技】  【软件开发】